融入生活:博物馆要以人和物为本

2016年06月03日10:20   中国文物网  收藏本文     

  作者:胡嘉蕊

  非物质遗产工艺必须得有创新,没有创新只是老一套根本不行,从艺术发展水平和发展规律来说,每一项艺术文化的发展,都会融入每个时代的特点,过去和现代审美差异很大,必须符合现代的审美需求,才能更好的传承文化。

  今年6月11日是第11个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于5月11日的例行发布会正式公布了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针对这一主题,中国文物网采访了北京市博物馆学会秘书长崔学谙。

  博物馆以物为本,还要以人为本

  从1905年中国人自办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开始,中国博物馆的数量逐渐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场馆建设也越来越恢宏。截至2015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 博物馆已达4692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在展示人类文明、促进文化交流、提高公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博物馆存在的最大意义。

  中国是世界博物馆大国,免费开放的场馆已占到总数的85.5%,但是博物馆资源的利用率却不高。据统计,全国博物馆每年接待观众的总数约7亿人次。也就是说,国人平均两年才进一次博物馆。而一些欧美国家的居民,平均每年要走进博物馆三到五次。崔学谙认为:“博物馆以物为本,还要以人为本。” 长期以来,不少博物馆都“以物为本”,把博物馆当藏宝场所,比的是谁的馆藏更丰富。但是,博物馆的更大作用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用这些馆藏资源传播文化,让公众记住历史。因此,博物馆还要“以人为本”,博物馆的发展目的不仅要重视文物标本,更要关注观众,重视观众的体验和感受。

  在采访中,崔学谙说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很多地方的博物馆,用情至深,用意至深。充分表明了习总书记对博物馆的重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博物馆是百姓的终身课堂。

  创新让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虽然博物馆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但不可否认的是,展陈方式陈旧呆板、讲解说明晦涩无趣的情况仍屡见不鲜,让不少人敬而远之,甚至畏而远之。为了让博物馆更能贴近百姓,融入现代生活,崔学谙表示博物馆这些年一直在不断的调整,改变观念,受众定位到普通观众,而不是专业人士,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又不迎合低俗。做到通俗而不低俗也不庸俗。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当观众看完展览,买回创意产品摆放在家里,就是一个对古老文化记忆的传承。崔学谙认为,这样既推动了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传播文化;又发展了产业,增加效益,实现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有机统一。

  崔学谙说:“非物质遗产工艺必须得有创新,没有创新只是老一套根本不行,从艺术发展水平和发展规律来说,每一项艺术文化的发展,都会融入每个时代的特点,过去和现代审美差异很大,必须符合现代的审美需求,才能更好的传承文化。创新是未来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任务。”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文化遗产日博物馆创新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