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与焚琴煮鹤

2016年06月06日07:09   扬子晚报   微博收藏本文     

丁亚雷丁亚雷  南京艺术学院教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丁亚雷画作丁亚雷画作

  转入市场经济之后,许多东西都被市场化了,艺术品也有了市场。这对艺术家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市场的属性要求艺术家必须创作出丰富多样、风格不同的作品。他不能总是去画“红光亮,高大全”外加《毛主席去安源》那样的“样板画”,他要不断的推陈出新。这是市场的属性决定的。于是,艺术有了市场之后,艺术家不仅获得了极大的创作自由,他的创造性也被激发出来了。

  当然,随着艺术市场的出现,新的矛盾也产生了。

  首先,决定艺术品内在价值的因素受到了艺术品表面价格因素的影响,艺术品市场价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成为人们判断艺术品价值的主要参照。虽然这在某种 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这也为炒作、跟风等非艺术手段提供了机会。借此手段,许多毫无艺术性的粗制滥造成了天价艺术品,同时,许多不善此道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却被遮蔽了。在市场环境下,有时候艺术学院的评分标准,也和商学院的差不多了。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了艺术市场之后,艺术家很容易被市场所左右,有时候表现的就像个卖货 郎,一切创作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这使得艺术,这原本属于“成教化、助人伦”的人类精神层面的生活必需品,降格为一种物欲的对象。艺术家和商家这两种 承担不同社会分工的人群,在艺术市场中,被物欲浇筑成了一个相互矛盾的连体儿。

  艺术家在艺术市场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对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但既然是“艺术市场”,自然是由艺术 家和商家共同参与其中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这个市场中让艺术家做好艺术家的事,商家做好商家的事,这确实是需要大家都好好思量思量的。在这个市场中, 如果艺术家做了商家的事,或者倒过来,商家做了艺术家的事,那可能就会造成“严重干扰社会主义艺术市场秩序”的状况。

  比如说,艺术家不安心于创作,整天在市场中转悠。他发现商家低价买走自己的作品,吆喝成高价出售,赚到了钱。于是心有不甘,便亲自出马,要把商家赚到的钱抢回来。商家可能很受伤。但成天纠缠于市场的艺术家,究竟对艺术还能有多少身心的投入,就不可知了。

  反之亦然,商家发现市场上牡丹好卖,让画家拼命画,时不时的还红花绿叶地指点一下画家的创作。短时间看,按照商家的意思进行创作似乎能获得不错的市场行情,但这是以牺牲艺术家的创作自由为代价的,对自由的褫夺最终会缩短艺术家的艺术生命。

  这些焚琴煮鹤的扫兴事,最终都会影响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决不应该出现的。艺术市场究竟有什么属性?应该如何发展?其实,这既是问题也不是问题, 既好回答也不好回答。归根结底,在艺术市场中,艺术家和商家是利益共同体,如何面对和维护共同的利益,是艺术家和商家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丁亚雷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焚琴煮鹤商家艺术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