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梵高吗 他和你想的可不一样

2016年06月17日10:47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最近,子正君去参观了一个不错的展览,简单说叫做“梵高体验展”。这场展览是由荷兰梵高博物馆主办的,通过对高科技的运用,将梵高一生创作的主要作品及创作场景真实再现、高度还原,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一位远去的大师在追求艺术时的心路历程与挣扎的心灵。从展览的细节中也能够看出荷兰人做事用心,他们一定是带着崇敬之心来准备此次大展的。

梵高博物馆馆长阿克塞尔‧吕格尔梵高博物馆馆长阿克塞尔‧吕格尔

  梵高博物馆馆长阿克塞尔‧吕格尔在开幕式上说,油画是很容易被损坏的,所以梵高的画作基本上都是在馆内展出,从未到过馆外的某个地方展示。这一现实与大量的爱好者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作为艺术爱好者,如果不是亲自到荷兰,可能永远见不到梵高的名作,永远也做不到与大师名作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高仿真的油画高仿真的油画
一位观众正在对着镜子画自画像一位观众正在对着镜子画自画像
光感应绘画光感应绘画

  馆方团队创新地对梵高的画作及其工作经历细致无遗的仿制与高度还原,让观众能够触摸艺术家的笔触和质感。不得不说,此次荷兰馆方设计、制作出的梵高画展是一次很不错的体验。观众在观展的同时,还可以在一个小画桌前对着镜子画自画像,仿佛120多年前老梵也是这么画出的自己。在光感应科技屏幕前,观众能够隔空挥手画出不一样的“油画”。当有人在空中用双手来回比划“创作”时,一位外国记者掩着半边嘴笑着对子正君说:“Taiji,Taiji。”没想到太极在此时成为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点。

  展览更多的是通过对关键书信的梳理,同时将它们配音并合成视听画面向人们展示梵高在各个创作阶段和人生历程中的情感、生活,以及创作这些作品时的感受。

梵高的曾侄孙威廉·梵高梵高的曾侄孙威廉·梵高
《杏花满枝》是威廉·梵高最喜欢的一幅画,这是梵高画给他爷爷的画。《杏花满枝》

  子正君认为荷兰人做事情很实在,这次在北京的开幕式上,梵高一生的知己、弟弟提奥的后人威廉·梵高也来到现场,亲自为大家解说。当梵高得知提奥的妻子生下了孩子,他特意为小侄子画了一幅代表着新生的画作——《杏花满枝》,这也是威廉·梵高最喜欢的一幅画,因为那是梵高画给他爷爷的画。

张亮儿子天天模画梵高作品张亮儿子天天模画梵高作品《星空》

  梵高的《星空》,连张亮的儿子天天都在模仿,可见这位只在世37年的画家对后世的极大影响力。梵高在生前预言,他的画一定会卖出去,不错,他的预言在他去世后的几个月内就成为了现实,但他本人和他一生的知己、他的弟弟提奥·梵高却都没能看到。因为梵高去世后不久,提奥也去世了。他们留下了大量的通信,当然,这要感谢提奥的妻子能将它们完好的保存了下来,以至于我们现在还可以感受到当时梵高的生活状况,甚至对于自己疾病的痛苦。

还原梵高《阿尔勒的卧室》,这张床和椅子观众们是可以真的坐下体验的。还原梵高《阿尔勒的卧室》,这张床和椅子观众们是可以真的坐下体验的。
怎么样,与原作差不多吧怎么样,与原作差不多吧

  在一个视听片断中,梵高在给提奥的信中描述了他当时的喜悦心情,他说,有人买他的画了,卖了400元。他很高兴,因为终于可以买车票去看望他的弟弟了。他一生都希望有更多人能够看懂他的画,能够将画卖出去。但始终没能如愿,因为唯一看得懂他的画的只有他的弟弟提奥。梵高因此特别苦闷,一度在信中质疑自己一直以来所追求的艺术是不是没有价值。而他的弟弟提奥一直很支持哥哥,他在回信中提到,他不认为追求艺术与现实价值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并鼓励梵高去追求真正的艺术。

还原梵高的画桌还原梵高的画桌

  我们从这些信中可以认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梵高。当我们大呼看不懂这些画作时,其实梵高心里真的有为什么要画成这样的理由。理解梵高,需要全面,而不仅仅是从碎片化的分析语境中理解。

《嘉舍医生画像》《嘉舍医生画像》

  梵高在一封信中也曾写到这幅画——《嘉舍医生画像》,这幅画的是一位为他治疗的医生。他说他当时真的是豁出了半条命来为这位医生画画。从这一细节当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梵高的精神问题。当时梵高患有精神疾病,心理极度痛苦。他看到病房窗外的景色很美,他就决定将它们画下来。由于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以至于每当他拿起画笔,他的心情都异常亢奋,而这种内心的激动经常表现为自我摧残。激动的原因可能是他的画长时间不被人理解和接受,可能是他的画始终没能卖出好价钱,亦或是生活穷困、感情受挫等等综合因素。每当画画时就越想越激动,甚至多次想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这种心理痛苦对自己身体带来的伤害。

穿过一层层的拱门,仿佛行走在一所孤独寂寞冷酷的病院。穿过一层层的拱门,仿佛行走在一所孤独寂寞冷酷的病院。
左边视频当中的精神病院场景非常阴森,让人感到无助与可怕,也许这就是梵高内心挣扎的现实写照。左边视频当中的精神病院场景非常阴森,让人感到无助与可怕,也许这就是梵高内心挣扎的现实写照。

  我们不能苛求当时的梵高应该多读一些心灵鸡汤,或是想开一些;不能苛求梵高在追求艺术的同时成为一个自解自劝的哲学家,事事都能够想的很透彻。因为毕竟他是一个时代的开创者,而现代的人们只是对他的继承和模仿。开创者往往是孤独的,是不被人理解和接受的。穷困有时不仅仅是金钱的不足,更是追求真理之路上的孤立无援、孤芳自赏。那种精神上的敏感可能来自于一件小事,可能只是一句实际的话,这些都能够刺激到他的敏感神经。

展览现场还有真正的麦田,让人们感受梵高当时创作时所面对的场景。展览现场还有真正的麦田,让人们感受梵高当时创作时所面对的场景。

  提奥开了一家画廊,试图将哥哥的画作以很好的价格卖出去,但最终也是没能如愿。这时提奥说:“我们不能强求人们来买一张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的画。”而这句话正刺痛了梵高脆弱的内心。此时,他开始歇斯底里,开始砸毁东西。后来,再遇到更加想不开的事情,他甚至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最终,由于不能再忍受疾病对自己带来的惨痛折磨,在麦田里开枪自杀。命运总是那么捉弄人,就在他去世六个月后,世人开始广泛讨论梵高的画,纷纷评估画作的艺术价值。

  画家创作的过程是孤独的,有时孤独的可怕。从梵高的人生经历中,我们也应该从中思考,如何才能改善艺术家的创作环境,不让艺术家因为囊中羞涩而放弃自己想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原创评论栏目《艺术爆米花》 作者:子正君)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梵高荷兰一生画作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