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界的论资排辈现象:行业操手的资源垄断

2016年10月12日14:16   和讯网  收藏本文     

  闻松

  垄断几乎是各行各业的一个痼疾,美术界亦然。只有占据到一定的位置,才会有相应的资源,而名声、行业地位乃至于作品销售及经济收益等都会向其倾斜。有些人好不容易占据到一定位置,就会力图使所占资源最大化,很难舍得从拥有丰厚资源的岗位退下来。因此,美术界的论资排辈现象与资源的占有直接相关。这在国内不是少数。

  其后果少则影响与之相关的一些人,多则影响某地某行业的发展。

  美术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江苏版画的兴衰就与行业操手的资源垄断有直接的关系。

  江苏水印版画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是不可忽视的灿烂一笔,在1980-1990年代达到顶峰,和四川、黑龙江、云南等地号称国内的四大版画大省。江苏的水印版画、云南的绝版木刻、黑龙江的油套木版画、四川的黑白木刻等四大流派在版画史上都非常具有典型性。同时名家辈出,江苏的吴俊发、张新予等,四川的李焕民、牛文、徐匡,黑龙江的晁楣、张祯麒,以及云南的李忠翔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几乎每届全国性的版画展,江苏入选率及获奖率都是名列前茅。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0年左右。这主要是江苏各地版画家创作热情高,能专注投入。由于国内版画市场一直不太好,作品没有其他去处,因此,能否参加全国及省市美术展览,成了唯一可追求的荣誉。

  在我印象中,江苏省版画家协会几乎每年都召开版画家创作会,并部署相关展览工作。除了省直系统如省版画院、省美协及省直高校以外,苏州、连云港、南通等地版画发展都形成了老中青的版画创作梯队。早年,送评和入展还较为公正,不少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尤其是一些年轻作者)的版画还能够直接送到全国评委手中,参与相对公平的评选,而能有一些出头的机会。而后期,全国美协分配展览以一定量的名额,送评就成了稀缺资源,而能够主宰初评的省版协负责人往往就拥有了生杀大权。

  虽然,全国美协评选未必能真正具有美术史意义,然而在相对同等状况下的评选及展览至少还具备基本的公平性。这是鼓励画家能否创作出好作品的保证之一。一个版画家的兴衰荣辱几乎就维系在能否进入官方展览体系中。而送选过程一旦丧失公平公正性,创作的积极性就必然会受到影响。

  早年江苏省版协负责人为吴俊发、张新予等先生,他们退休后,李树勤继任江苏版画院院长,负责江苏版画的一些事务性工作。那时我作为省内年轻版画家经常参加版画活动。由于创作还算新锐,水准还行,所作的铜版画在省里也不多见,因此,每年的省版画展我都能入选,有一次还获了个优秀奖。然而,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及两年一届的全国版画展有名额配置和条件限制。由于各省选送的名额有限,首先得在省里进行初评,评委基本是由省内一帮老版画家担纲。除了顾及省版画院、美协、省直高校及南京市美协、画院等外,留给各地方市县的名额已是非常有限。若是加上各地版画机构的负责人及知名版画家,一般作者特别是青年版画家就很难有机会送选全国展,更遑论入选或获奖了。这种不以作品优秀与否而以分配名额送选的状况持续了很多年。导致在资源垄断及缺失公平性的评选中,入选全国版画类展览的都是一些老面孔。年轻作者除非有人提携,否则鲜有机会。当然,这种现象在美术界其他领域也或多或少存在。很多版画家对此则是敢怒不敢言,因为资源控制在省版协领导手中。而且江苏作为版画大省,全国每届评委都会有江苏的。以至于省版画院院长李树勤几乎长期担任全国美展版画类评委。由于位高权重资历深,他的意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时南通有一位年轻版画家郑忠,由于他的丝网版画技术精湛,作品为不多见的抽象版画,因此连获了两次全国版画展的银奖及铜奖。在1996年南京举办的全国第十三届版画展上获得了廖修平版画奖,算是风头甚健的后起之秀。而到了1999年全国美展的省内初评中,他只得了一票而未能选送全国评展。当时省内初评评委近20位,是以李树勤为主的老版画家构成。当郑忠向这些省内版画耆老印证时,几乎每位参与投票的评委都说投了他的票。在此情况下,军人出身而性情耿直的郑忠觉得不公,就向当时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负责人宋源文及广军先生投诉。当然,如国内绝大多数相似的事例一样,这种投诉几乎不能改变任何结果。而信息反馈到江苏省版协后,当时李树勤等一帮省内评委顿觉颜面丧失。郑忠后来的结局可想而知。从1999年后,作为曾经多次入选全国版展并获奖的他,就被江苏省版画界心照不宣地封杀,再也未能有一次入选全国展览的机会。郑忠从此不得不放弃版画创作,从事抽象水墨创作。

  郑忠事例绝非个案。1995年,江苏省版协在南艺举办了“江苏省青年版画家邀请展”,邀请了省内创作上有作为有新意的12位年轻版画家参展,本人也忝列其中。而当时参展的年轻版画家到如今绝大多数已不再从事版画创作,其中不乏曾在全国版画展览中多次入选和获奖者。导致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权威性的展览资源长期被作为省版协负责人的李树勤等人垄断,不再给予年轻人以上升通道,或多或少丧失了入选全国性展览的机会,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创作热情。而相应地是江苏版画多年来入选全国版展的多是一些老版画家,画界“常青树”,以及极少数与掌控省版协的李树勤关系密切的作者。这种“老人”长期当政,以至于极有限的展览资源被垄断的情况下,一些有才华的年轻版画家看不到出路,慢慢就放弃了专业创作。这无论是对于版画家个人还是江苏版画都是极为遗憾的,以至于曾经号称全国版画大省的江苏版画每况愈下。近年来无论是入选全国展览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大幅度滑坡,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

  放眼全国,江苏版画由盛而衰的例子绝非仅仅是某省某地的个案。虽然一个画种的衰落也会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若是给予年轻版画家入选全国展览的通道还能畅通,曾经为版画大省的江苏版画就绝不可能是如今的寥落现状。实际上,美术界的公共资源不应由个人垄断。尽可能减少人事的纷扰,才会有一些艺术创新的可能性。而作为文化创新的艺术才会给予社会以智性的反哺。■

  (作者系美术学博士、艺术评论人)

  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美术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