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民营美术馆差的不只是钱

2016年11月21日11:46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第四届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11月于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开幕了,诸多民营美术馆的管理者和工作人汇聚到了一起,进行了一次集体的有节制的意淫。不知何时,美术馆成了商业和市场热衷的追捧的存在,殊不知做美术馆实际是一件在当下环境长久得不到回报的事。美术馆作为一种公共事业的存在,越来越地在社会中得到关注自然是好事,对于公众而言,有更多可以进入的公共空间进行艺术和文化的学习交流自然也是好事。只不过行业发展初期,良莠不齐、害人害己的事也是自然少不了的,不同于公家系统的美术馆,民营美术馆说到底其实算是个畸形的存在,一个属于不负责任男人在外面瞎玩出来的私生子,照看全靠被抛弃的母亲,长大了一点自己吃苦慢慢熬。作为民非的民营美术馆,当下的政策扶持是欠缺的,喝的是投资企业的奶水,能喝多久不知道,奶是不是有毒也不知道,如今是饿着不少,中毒的也不少。企业按照自己的想法投资了美术馆,开馆初往往是热闹得很,过一段时间就难以为继了。表面上风光亮丽的美术馆行业,人员工资和城市最低水平齐平,人员流动频繁,情怀和理想毕竟不能当饭吃。运营费用的愈加高昂也挫伤了民营美术馆的活跃性。

  看似简单的往往很复杂

  不少企业投资创办民营美术馆往往源于老板的脑子发热,这与当下多数企业还处在家庭作坊和非职业经理人管理阶段不无关系,当然各个民营美术馆的建立还有很多条件的推波助澜,但核心在出资人那里是不会错的。拜金社会环境下的普遍毛病就是,能赚钱的人干啥都能干的错觉充斥在当下,都能投资建美术馆了,这美术馆运营管理才多大点事。毕竟如今环境没谁不是一专多能的,省钱做着业余事的行为到处都是。但是一般投资人为了美术馆的名头又少有不请一两个专业的馆长和执行人员来帮手的,最终多成了美术馆的摆设和议会制君主立宪的君主也没啥差别了,只是这里的议会是投资人罢了。

  美术馆行业在我们这属于新兴行业,人才匮乏是必然会经历的阶段,只不过人才匮乏的条件下也没见着多么重视人才就是了,毕竟人力成本高昂,美术馆不少具体的工作人员还得兼着保安保洁,也可称得上是脑力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说到底,还是缺钱,真要不缺钱的估计是缺脑子了吧。

  不少民营美术馆的投资人,往往有些收藏的恶趣味,当这些用钱砸出来的恶趣味被媒体报导几篇天价购买藏品的稿子,也就似乎成了学术,一个个成了知名藏家。藏家这个词很有意思,不知道什么时候藏家和专家也就划上了等号,尽管如今专家也不是什么太正面的褒义词,但是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还是能够事半功倍的。这种现象也不难推敲大部分民营美术馆的学术定位是模糊乃至于空缺的。老板今天看了木雕很喜欢,收了一批,很好,下个月做展览。老板明天看了瓷器不错,谈了合作,棒棒的,下个月做展览。老板买了村上隆、草间弥生、荒木经惟,太厉害了,下个月做展览,老板真有钱,这个美术馆真土豪。一个纯粹看钱的社会环境下,往往给其他的留下的余地会很少,不是说钱不好,但是拿着钱办坏事那毁人不倦的效果也是很强的。当然,在多如牛毛的民营美术馆里也有那么几个学术定位明确,计划和步骤比较科学的,这类背后往往是职业经理人制度的集团公司,是有计划的作为项目投资进行的谋定而后的行为,不是一拍脑子就想到的鬼点子。这类往往脱离了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的组织,在美术馆投资上,往往选择职业的美术馆管理团队和人员,进行长期的准备和规划,制定健全的计划和方针,也在发展和未来上有着控制范围的预期,但这类往往凤毛麟角,毕竟如今敢和甲方互怼的设计师多没有好果子吃。

  毕竟文化是很难单靠砸钱解决的问题,过去的与发展的都离不开一帮板凳上坐着去研究的,炒冷饭和卖假药的做法讨不了巧,高铁飞速发展的今天,同类型的巡展很难再每个地方都吃得开了,而呼声嘹亮的以次充好大师展也总归会成《狼来了》童话里的小孩,给艺术买单的人才多少呢,不要把好不容易社会努力来的文化发展环境给一次性消费干净了。

  市场多元之下的重新定位

  不难看出在当下艺术市场环境愈加低迷的情况下,更多形式的作品进入了视野,传统的书画美术馆和画廊面临的是更为固有化、年长化、局限性的目标群体。相对而言具有大型的、户外化的、互动性的等特征的现代作品更加能吸引大众的眼球和驻足,大师在如今的吸粉能力越来越差,相较于做直播的网红,艺术的吸引力着实是微乎其微的。

  企业化的艺术事业推进其实是危险的,尤其是在当前环境下,很容易产生一种表面繁华之下的自我意淫,不少地产或者其他领域的集团,希望将艺术产业加入来作为集团上市的加分,然后结果往往不尽人意。而办美术馆则是艺术产业加入的第一步,然而美术馆是不是办得必要,怎么办,这些往往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事,基本对艺术以及文化产业的无知与当年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处于同一状态。由于缺乏对美术馆的明确认知,从一开始就是在一种错误的预期中进行美术馆工作的筹备,必然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好好的一栋大房子,不做商场、不做住宅,就是做点娱乐项目也是好的,偏偏来眺美术馆这个坑,要不就是错误的设定了理想,要不就是理想中有一个错误。

  对于选择了并且对于美术馆行业有明确认知的投资人,明确的第一点便是自己是专业的投资人,投资人不是运营人,选择优秀的职业运营管理者是很核心的,当下缺乏这方面专门的人才,确实是不易的,而一群群海龟却又在另一个环境学习了不适宜国内美术馆行业的知识,多难使用,着实头疼。成功先例确实少有,如今真能说很好运作下去的还是今日美术馆,毕竟多年浸淫了,虽然不是优秀到哪里去,但是存活状况还算是比较好的。另外,能在业内被认看的到的还有如民生投的几家,上海的民营美术馆多得很,能叫出名字当回事的却少有,转来转去也就那几家。原因还在于自身定位和特点的模糊,早期当代意义的民营美术馆建立是一件新鲜事,如今却是烂大街了,有了对比自然也就有了高下,如果不能在一条业内认可的标准上达到,那么寻找自己的特色去扩大也是一条不错的道路,只不过大多民营美术馆如今也就糊糊了事了。

  不要过于自我的自命清高,这是艺术圈最大的毛病吧,什么都看不上之后对资本又俯首跪舔的行为比比皆是,反而对各种实际的现象选择无视,网络化形态和社交趋势已经不是当下的热潮了,已经火了很久了,未来群体的关注点和生活共通部分已经在逐渐脱节于过去对他们的认知。对未来的关注似乎也源于对资本的追捧根源,相比于面向广袤的群体的消费者,从一个投资人那里拿钱确实简单很多,但是持续性和长久性却不考虑,这种“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的指导思想,实在需要慎重对待。

  作者简介:

  文夏,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拓展部总监,原北京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记者、展览评论人,微信自媒体《美术史知识大全》创始人,书画美学研究者。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美术馆差的钱文夏投资人投资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