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银行打通交易新渠道

2017年05月09日 07:21 北京商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随着近两年来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加速扩容,国内的艺术品交易途径也在日趋多元化地发展。艺术银行作为一种已在海外被成熟运作多年的交易模式,如今正日渐被国内市场所接受。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北文中心”)于近日宣布将推出艺术银行服务,通过搭建起直接对接企业或机构的公共空间,将艺术品、艺术家资源精准对接到消费市场。

  面临双重挑战

  所谓艺术银行,即以艺术品租赁为主要业务的艺术机构,因其艺术品租赁业务与商业银行的借款、还款业务类似,所以这种艺术机构也被称之为“艺术银行”。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高速发展,大量资本、艺术品等涌入艺术品市场,从事艺术品投资、交易等业务的机构在规模和数量上不断增长,不少艺术机构、银行以及私募基金等也开始试水艺术银行。早在2006年,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就和徐汇区一起筹建“公共艺术银行”,同年,民生银行也开发出第一款与艺术收藏品挂钩的资产管理产品。隶属北京世纪墙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墙美术馆去年7月也以“艺术银行”的模式在京城亮相。

  “尽管从事艺术品投资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但是截至目前,由于权威认证平台、消费需求等方面的缺乏,艺术银行在国内的发展并不乐观,很少有机构能将艺术银行做出规模和影响力,不少艺术银行甚至成立后不久就销声匿迹。”某画廊经营者邓先生如是说。

  在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艺术银行总经理胡敏看来,如今在国内要想做好艺术银行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是由于市场泡沫严重,国内艺术品通过拍卖市场进行估值,这种估计方式导致艺术品价格泡沫大约为100倍;另一方面,则是艺术品租金偏高,年租金是艺术品总价的10%,很难吸引更多的企业。“北文中心要做的艺术银行就是挤压泡沫,让艺术品实现价值回归。而北文中心艺术银行也将在全品类艺术品库的基础上,依靠北文中心的金融类业务的支撑,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艺术品租赁、交易、投资等业务,以此实现艺术品全产业链的构建及艺术资源的整合。”

  借势O2O整合资源

  2016年,北文中心首次尝试以租赁的方式为北京企业、机构提供艺术品交易服务。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张,如今北文中心已经形成包含艺术品租赁、艺术品交易、艺术品投资在内的三大艺术银行业务模块,通过把艺术品租赁到企业或机构的公共空间,同时进行线上线下的艺术品销售的产业模式将激活艺术品市场。

  胡敏强调:“搭好平台只是一个开始,关键是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资源有效整合。”截至目前,北文中心艺术银行已与中国人保集团等企业达成合作,华夏银行也与北文中心就艺术银行、文投汇等相关业务达成了100亿元授信的银企合作协议。与此同时,凭借北文中心文创板、文投汇、文金所、全国文投联盟、艺术银行、文化产业信用管理公司等业务板块的联动,北文中心艺术银行足以形成一个集租展、评估、销售、金融信贷为一体的艺术品市场流通机制。

  而全品类艺术品库,则是北文中心与国内外各领域艺术家建立广泛合作的一次尝试,胡敏表示,“并通过艺术品租赁、艺术宣传、策展等方式培育国内具有良好艺术造诣的中青年艺术家,建立全品类艺术品库,形成国内艺术品租赁、交易、投资权威平台”。

  让小众走向大众

  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艺术与金融的结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促进艺术品市场与金融行业的共同发展。让艺术品更好地走入大众消费,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艺术银行就像一个杠杆,一方面连接的是小众的艺术品市场,而另一方面对接的则是大众消费市场,如何利用好这根杠杆,可以说是让小众艺术走向大众的关键。”邓先生强调。

  传统的艺术行业资源分散,商业性较弱,流通较慢,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与展示,不仅导致大量的优秀艺术品积压,而且百姓的艺术欣赏水平无法得到提高。艺术银行的建立,离不开北文中心金融类业务的支撑,在全品类艺术品库的基础上,凭政府公信力的强有力推动,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艺术品租赁、交易、投资等业务,实现艺术品全产业链的构建及艺术资源的整合,提升文化软实力,践行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艺术银行肩负培育、扶持优秀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挖掘优秀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品租赁、艺术宣传、策展等方式培育具有良好艺术造诣的中青年艺术家,使优秀艺术作品不在角落里蒙尘,将艺术原作展示在大型机构的公共空间里。胡敏认为:“金融平台的长远发展仍然要立足于艺术品本身的价值上。”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邓杏子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