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7年05月19日 16:0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胡宇齐

  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纷纷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特别活动,带领游客徜徉历史长河,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持续的“博物馆热”。

  今天的博物馆早已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怀揣敬畏之心,在精彩纷呈的展品中感受文明的诗意、探寻历史的奥秘,已经成为当下流行的生活方式。数据显示,全国博物馆总数超过4000家,年均接待观众超6亿人次。尤其这两年,公众对博物馆的热情大有升温之势,“石渠宝笈”大展引发“故宫跑”,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展又带来“首博热”。不过,与这些特展前的人潮涌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另一些博物馆的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如何找到“正确打开方式”,让更多博物馆活起来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大着力点就在于博物馆发掘自身独特优势,放下身段、消除隔阂。实事求是地说,博物馆的大门虽然都对公众开放了,但许多展品本身还有一道天然的文化门坎。“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并不是把展品一放、配上一段简介那般简单。在刻板单调的展示方式下,观展者很可能就如“外行看热闹”般浮光掠影地错过经典;那些深藏的本足以惊艳世人的重宝,个中妙处与深意难以为人所识,只能渐渐蒙尘。博物馆的作为空间其实很大,比如多设置些义务讲解员、让躺着的历史活起来,比如学会用上新技术、让深奥的文化动起来,再比如巧下心思“接地气”、让阳春白雪能够雅俗共赏……如此一来,博物馆文明方能更好融入社会心灵。

  “以开民智而悦民心”,一百多年前,将建设博物馆当作变革要务的康有为或许并没有想到,博物馆能发展成今天这般模样。参观博物馆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体验,从中获得的知识增长、眼界开阔会在无形中涵养科学、理性、平和的思维,于不知不觉中卸下偏激、盲从、极端化等精神负资产。当博物馆更加热闹起来,当更多国民进入到一个广阔丰盈的世界,社会必会愈发洋溢出浓厚文化气息。而这,正是向更高文明水平迈进的国家应有的精神风貌。

  来源:北京日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博物馆文明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