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自由的 但艺术品不是

2017年06月03日 09:2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乍看之下,“艺术自由港”的名头很容易让人以为这里是艺术的自由市场,实际恰恰相反,这里是艺术品的禁锢之地,发生在这里的一切都在昭示:艺术是自由的,但艺术品不是。

  “在自由港,艺术未曾驻足”,这个振聋发聩的断语是对艺术自由港的根本质疑,保税区允许甚至鼓励藏家将艺术品存放其中,成为一种艺术投资和投机买卖的助力,无论是已经成名的大家,还是新人艺术家,都面临着作品从出生就进入“活死人墓”的境地,哪一天能重见天日,不知道。不过很可惜,这种权利让渡多数情况下是艺术家自愿的,毕竟艺术的天雷地火只能带来精神层面的满足,要生活就要让作品进入流通市场,而艺术自由港的诞生恰恰促进了这个市场的繁荣。所以对艺术自由港的质疑能不能成立,还是要回归到一个老生常谈:艺术品收藏的终极奥义应该是坐等升值式的投资,还是出于对艺术的纯爱。

  “永远不要把艺术品投资当作股票”,这话出自著名投资人之口显得没什么说服力,只要艺术品还是商品,它作为投资对象的投机性就不可避免,它的艺术张力、审美效应或者批判属性将因为私有制的存在,而成为一种随机的流动——如果我们乐于看到作为一般消费品的艺术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满足越来越多的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冲动,那么,一部分“高级货”无限期沉睡在自由港仓库里,以装点商人巨贾的财富梦想,似乎是没办法避免的。

  艺术劳动也是劳动的一种,作家经由作品创造的精神财富总是被默认为全人类共有的,但是它毕竟要变现为社会财富,才能对作家个人产生现实意义。就像齐白石,身后画作奇货可居,生前却以抠门著称,画作以尺标价,花鸟鱼虫论只出售,还不赊账、不还价、不以物代价,这些为生存而艺术的表现,并不影响他为艺术而生存的价值。保税区里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只是在完成它作为社会财富部分的属性,要让它们在大众视野里发挥艺术和精神属性,只要人类还承认私有制,那恐怕只能等到稍晚些的时候。

  来源:宝安日报 栗中西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艺术品艺术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