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人喜欢蒙德里安 可是你知道这10个秘密吗?

2017年07月06日 08:12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一位工作人员检查蒙德里安的《An employee checks the lightlevels》(1911)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图片: Henning Kaiser /AFP/Getty Images。  一位工作人员检查蒙德里安的《An employee checks the lightlevels》(1911)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图片: Henning Kaiser /AFP/Getty Images。

  在荷兰艺术史学家Hans Janssen关于皮特·蒙德里安的新传记中,他摒弃了关于这位艺术家像奴隶般困居在自己的工作室,与世隔绝、苦行禁欲、机械化与不露声色的种种形象的传说。反之,HansJanssen揭示了这位艺术家真实的本性“一个拥抱生活、完全沉浸于绘画的人。”

  尽管,毫无疑问的,蒙德里安是一个充满神秘感、极具深度的人,Janssen却致力于将这位荷兰风格派运动的领军人描绘成一个“实际的人”。相较于描写歌德的色彩理论对蒙德里安神智学哲学的影响,Janssen将更多的笔墨花费在其他方面:蒙德里安对女性陪伴的享受、他对音乐与食物的热爱,还有最重要的,蒙德里安作为一名杰出舞者的能力——他是一位拥有健康生活情趣的艺术家。

  在关于蒙德里安的人生已取得的研究与学术成果基础之上,Janssen自由发挥了一部分,来记叙这位画家的生活。他将部分蒙德里安的人生故事,以虚构的方式重新叙述并在某些似非而是的语境下,小说化地演绎了这位画家已经成型的人物形象下的部分生活片段。

  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例子莫过于Janssen描述蒙德里安参加约瑟芬·贝克于1925在巴黎第一场演出的场景——令蒙德里安失望的是约瑟芬没有跳那支查尔斯顿舞。其实我们并没有证据能证明蒙德里安出席了当时那场演出,“但是他极有可能出席了,”Janssen表示。于是,Janssen所写的传记中便出现了如下选段,一场Janssen创造出来的蒙德里安与Henryvan Loon的对话:

  “我听说有这么一回事,”蒙德里安说,“从前,有这样一位年轻舞者,那时没有人知道她将表演些什么。于是查尔斯为她设计了一支野性的舞蹈。他希望她衣着暴露,或者更甚,几近一丝不挂,只在女舞者的腰间与脚踝上贴一些粉色的羽毛。因为这些装饰能彰显女性身体的柔韧。而这位舞者的名字叫做约瑟芬·贝克,那时的她还只有十九岁。”

  Janssen所写的关于这位荷兰大师的传记扣人心弦而极具感染力。下文是一些关于这本全新的、接地气的625页学术巨作的一些花絮。

蒙德里安在他的工作室中与作品在一起。巴黎,1933年10月。Collection RKD, NetherlandsInstitute for Art History。图片:Charles Karsten。  蒙德里安在他的工作室中与作品在一起。巴黎,1933年10月。Collection RKD, NetherlandsInstitute for Art History。图片:Charles Karsten。

  1。 蒙德里安喜欢骑自行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尾声,蒙德里安住在荷兰的拉伦,那时他每天骑自行车在拉伦与他临近Noolseweg的工作室之间通勤(那是他于1919年创作《灰色线条的组合》(Composition With Gray Lines) 的地方)。这本传记开篇便强调并如是描写蒙德里安:“他总是很享受骑行,即使在天气不那么好的时候。”

  可以说,对于一个荷兰人来说,这可能并不令人惊奇。

《灰色线条的组合》, 1918。图片:Gemeentemuseum Den Haag.《灰色线条的组合》, 1918。图片:Gemeentemuseum Den Haag。

  2。 读写障碍症塑造了蒙德里安的艺术

  Janssen对蒙德里安的石破天惊的艺术观念的起源给予了一个有意思的解释:

  蒙德里安对现实世界的文字解读,也能在其对文字字面释义的兴趣上得到反映,这位艺术家也许受到了轻度读写障碍症的刺激与影响。蒙德里安对语言的古怪应用由他的这种兴趣反映出来:“塑造方式”、“带来决心”、“对位置与比例的废除”,诸如此类的名词与短语,正如他在荷兰语中的运用一样,都是他倾向于字面化解读文字的产物。

  蒙德里安曾为他的朋友以及画友特奥·凡·杜斯伯格的期刊《风格派》大量写作。在这些文字中,蒙德里安提出了他“新塑造式”,或者说是新塑造主义的理论。

  3。 蒙德里安曾协助过他同时代的杰出科学家

  自1910年(或者更早)起,蒙德里安开始在荷兰的莱顿大学为Reindert Pieter van Calcar (1872–1957)教授担任助手。在那段他的艺术创作不稳定的时期里,助教的工作边成为了蒙德里安挣钱求生的方式。这位艺术家在实验室中为教授绘制细菌标本。Van Calcar教授是霍乱领域的专家。他曾开展多项定量与实验研究。另外,1901至1920年间,莱顿大学的研究者们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奖。Janssen认为蒙德里安在莱顿大学的工作经历对其未来绘画上的理论突破具有重大影响——那是一种观察、估量与在自然中进行实验的方法与策略。

  4。 蒙德里安这位艺术家曾考虑过要成为一名牧师

  “蒙德里安是生来的画家,但他希望展露自身重要性的需求,曾一度诱导他认真考虑去努力成为一名牧师或是一位布道者。”Janssen如是写道。尽管总的来说,Janssen的书致力于淡化蒙德里安对神智学与神秘主义的兴趣。但这位艺术家确实十分执迷于精神学与灵学。虽然蒙德里安发展了一种“科学方法”或是一种创作艺术的方式,但他仍然确信富有创造力的过程受到“直觉的指引”并“被不知名的力量所驱动”。

  5。 蒙德里安在西班牙流感中存活下来

  1918年,蒙德里安被证实感染了西班牙流感,那场疫情夺去了比世界大战的死伤更多的生命,死亡人数在5000万至1亿人之间。传言蒙德里安是被他的室友Jo Steijling(1879–1973)、这位曾与艺术家很亲近的学校老师那里被传染了流感。蒙德里安的病症持续了数月。截至1918年12月,已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因这场流感而死。而在这段时间里,蒙德里安继续在他的工作室里进行他的绘画创作——这段时期也许对他的绘画产生了帮助。

  蒙德里安在1929年给友人的信件中写道:“当我染上流感时,我注意到一个人可以多么极不情愿地变得全神贯注,而且随之而来将有更好的艺术品出现。”

蒙德里安,《Victory Boogie Woogie》(1944)。图片:the Gemeentemuseum.蒙德里安,《Victory Boogie Woogie》(1944)。图片:the Gemeentemuseum。

  6。 蒙德里安曾差一点放弃了艺术去当一名农场工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蒙德里安返回了巴黎。而那座城市已经慢慢成为了创造力、实验性与派对文化的温床——蒙德里安是巴黎夜总会的常客并尽可能多地光顾各色夜场。但是,当蒙德里安在巴黎时,“他的不成功给他带去了深重的自我质疑,并促使他思考着去找一份餐厅服务生或葡萄采摘员的工作。”Janseen写道:

  “从1920年1月开始,蒙德里安便持续地萌生出放弃巴黎的想法,以避免遭受进一步的打击。他曾想过和住在法国南部,愿意为其提供住宿的朋友Ritsemavan Eck一起生活。‘你要明白,’蒙德里安写道,‘我曾一度确信新塑造主义的艺术品能使我的经济上过得去,但也许我应该离开。我就应该去南部拣橄榄,那样我便能挣12法郎一天,而人们也都能以这样的生存标准过生活。’”

  7。 蒙德里安曾执迷吵闹的音乐

  众所周知,蒙德里安是一个爵士乐迷,他曾为人们如何就音乐起舞而着迷,也曾经常光顾1920年代的巴黎夜总会。但是,可能并不广为周知的是这位艺术家也是一位吵闹音乐的乐迷。

  1921年6月,艺术家路易吉·鲁索洛曾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剧院首演自己的《噪音未来主义者》(Bruiteurs Futuristes)。鲁索洛创造了一种他称为intonarumori的乐器,那是一种“能产生反映出各类其名字所代表的声音的声乐噪音的器具:尖叫、咆哮、爆裂、哔哔声、咯咯声、砰砰响、吼叫、嘎嘎声”。尽管我们无法确定蒙德里安是否确实出席了鲁索洛在巴黎的演出,但Janssen提出:“在《风格派》的一篇长文中详细阐述了intonarumori如何使得一种纯抽象形式的音乐成为可能。”

  8。 蒙德里安是一个强迫症式的花钱者,也是一个疯狂的美食爱好者

  在蒙德里安居住巴黎期间,他常常抱怨自己钱不够用,因为他没法卖出自己的画作。这些传闻与艺术家朴素、理性的抽象化的艺术名声相吻合。但这一切却与现实相去甚远。

  蒙德里安不仅获得了来自Ritsema van Eck和Jo Steijling在内的友人的帮助,这两位朋友都曾在这位艺术家手中买画,蒙德里安还支付着相当实惠的房租。所以,症结所在是蒙德里安不善于理财。他过着一种有些奢侈的生活:他享受着生活中美好精致的事物。其中,他热爱去城中最好的餐厅吃饭:“蒙德里安知道所有能让一个人吃得好的餐厅。”

  为了节省开销,蒙德里安开始在家里做饭并且发现他吃得“好得多也便宜得多”,可是,蒙德里安觉得自己的社交需要外出,而他最终却发现自己整天整夜地待在家里或工作室中。

蒙德里安与作品《Broadway Boogie Woogie》, 纽约, 1943。图片:Photo by Fritz Glarner,the Collection RKD –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Art History  蒙德里安与作品《Broadway Boogie Woogie》, 纽约, 1943。图片:Photo by Fritz Glarner,the Collection RKD –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Art History

  9。 蒙德里安拥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强烈”的对女人的兴趣

  尽管蒙德里安的形象是一位孤独的、隐者式的男人,但他其实很享受女人们的陪伴。他会带女人们外出散步、去餐厅吃饭、去夜总会跳舞。正如Janssen在其书中所写,蒙德里安“拥有一种不复杂的对女人的兴趣,那种兴致不同寻常的强烈但同时愉悦身心而光彩正大。蒙德里安对女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他生活简单,并懂得欣赏生活中美好精致的事物。”

  所以蒙德里安是如何“愉悦身心而光彩正大”的呢?他曾与比自己年轻得多的荷兰诗人Do Bles的女儿Lily Bles(1909–1982)有过一段情。1929年,Dop和他比蒙德里安年轻得多的、当年只有19岁的女儿到巴黎拜访蒙德里安,并在蒙德里安的家借住。那时Dop和蒙德里安相识已有一段时间并且是彼此的好友。后来,蒙德里安与Lily的这段恋情维持了数年,蒙德里安甚至曾向Lily求婚。但在Lily于1932年写给蒙德里安的一封信中,Lily拒绝了蒙德里安的请求,因为“她想寻找的是一位她的同龄人”。

  10。 蒙德里安热爱跳舞,超过对国家的热爱

  也许蒙德里安最众所周知的秘密便是他对舞蹈的热情。这位画家喜欢外出与朋友们跳舞也终其一生修习舞蹈课程。另外,根据Janssen的叙述,蒙德里安这位爱好者为“查尔斯顿舞”着迷,那是以南卡罗来纳州的一座城市命名的一场1920年代风靡美国的舞蹈运动。

  蒙德里安因为舞蹈与爵士乐的联系和其“视觉与韵律感的部分”而被舞蹈吸引。然而在当时,全世界范围内舞蹈所收获的都是负面评价,因为它被视为不道德的、引诱性的和过度性暗示的。正如Janssen描述的那样,蒙德里安“在1926年感到他不得不在荷兰媒体的访谈上威胁到,如果荷兰对查尔斯顿舞的实施禁令,他就将永不返回荷兰。”

  皮特·蒙德里安:《新艺术:未被人所知的生活》(Hollands Diep, 2017)在“从蒙德里安到荷兰设计:荷兰风格派运动100周年”艺术展开展前出版。这次的展览是为庆祝这场艺术运动开展一百周年而开展。展览在荷兰的海牙美术馆举行,将持续到2017年9月。

  来源:artnet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