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黄鸭开始 脱去神秘的外衣当今艺术并不玄

2017年08月03日 11:1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彭锋彭锋

  人们或许还记得四年前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的“大黄鸭”在香港引起的轰动。如果追寻“大黄鸭”的足迹,会发现它在所到之处都会引起轰动;同时它引起的轰动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大黄鸭”为什么能引起世界范围内的轰动?这种轰动为什么会很快就销声匿迹?

  日前,深圳关山月美术馆迎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彭锋的精彩讲座《全球化时代的新艺术》。彭锋以曾经风靡全球的“大黄鸭”、斯米尔德的“人造云”等作品为例,带来他对全球化时代新艺术的解读。彭锋认为,全球化时代的艺术不再那么“高深莫测”,而是可以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发生关联,在审美的基础上培养人和人之间的宽容,通过美进行跨文化传播。

  从“大黄鸭”到“五味俱全”的人造雾

  彭锋首先分享了近年来受到媒体高度关注的几件艺术作品。第一件便是2013年由霍夫曼在香港海面上放置的一只16米高的“大黄鸭”。彭锋介绍,威尼斯双年展半年的观众加起来才70万人,而这只“大黄鸭”一天的观众量就达30万。“大黄鸭”在全世界很多海港城市巡回过,每次都能引起一场当地人的“狂欢”。

  彭锋还为听众介绍了荣获《时代周刊》最佳发明奖,2012年荷兰艺术家斯米尔德创作的人造云装置“Nimbus”。这个装置可以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起来,再辅助特殊灯光照明,形成栩栩如生的迷你“雨云”。这朵小云松软轻盈、蓬松通透,若不是在室内,或许真的能让人误以为这是从天边飘过来的云朵。

  云能人造而成,雾当然也可以。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馆上,彭锋与原弓等五位艺术家以一场“五味俱全”的雾作为参展作品,并名之为《弥漫》。与日常的雾不同,这些雾具有五种丰富的味道,分别为白酒、中药、荷花香味、熏香和茶香。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馆开幕当天恰好遇上示威游行,展览一度受到了阻挠,彭锋与在场的艺术家们将雾放到最大,以此“驱散”了来势汹汹的示威者,用艺术化解了一场“危机”。第二天,《英国金融时报》对此次事件如此评论:“中国艺术家五人组,以一个变幻莫测的、多重感官感受的诗篇般的展览来进行回应,拥有奇异的雕塑、醉人的芳香、欢快的鸟鸣,这种超现实的世外桃源,显然不是严肃的政治抗议的合适场所。”

  当今艺术的深度消失了

  可能很多人会问,“大黄鸭”有什么用呢?它一点用都没有,泄了气就是一层黄皮。无论是大黄鸭,还是人造云、人造雾,似乎都与以往的艺术形式有所不同。然而,彭锋提出,为什么国际观众和国际媒体会对这些艺术品情有独钟?它们究竟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趋势?他指出,这些艺术与以往的作品最大的区别,就是深度的消失。艺术家不再“故弄玄虚”,而是给观众提供一种新的经验。“当今的艺术像一把剃刀一样,把各种深奥的、难懂的、充满各种隐喻的故事彻底削平,只留下纯粹的、干净的,每个人一看就懂的形象或声音,最单纯的感觉表象。”彭锋说道。

  在彭锋看来,这种深度的消失发生在整个二十世纪,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再到今天的全球化时代。现代主义的深度消失可以在艺术家的画面上体现出来,彭锋以立体派毕加索的作品《葡萄和小提琴》为例,指出毕加索将提琴的正面、反面、侧面都画在一个平面,不同于以往古典主义与印象派的画风,以“平面”取代了“纵深”。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入后现代阶段后,“寻常”则取代了“稀罕”,如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将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变成艺术品,用包装箱创作了作品《布利洛盒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部分手艺也在渐渐被技术所取代,如照相机的普及、3D打印技术的成熟等,本雅明曾提出的“艺术作品的唯一性”在渐渐削弱。

  那么,在这个全球化的背景下,到底什么才是与这个时代相符合的艺术?彭锋指出,事实上,文化的差异,才是造成不同人群间产生隔阂的一个根深蒂固的因素。调查显示,人类对于美的认知是共通的。因而,如何用艺术去缓解这种文明的冲突,将冲突转化为欣赏,这是今天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由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文化变得越来越容易理解,不似以前深奥。彭锋提出,全球化的过程,将是一个文化祛魅的过程,艺术也开始脱去其神秘莫测的外衣,露出其本真的一面。这个意义在于,“全球化时代下的艺术只展示事物本身,不再靠背后其他的意图来附加它的价值,比如宗教、经济、政治等。相反,它要把附加在艺术身上的东西一层一层地剥离,”彭锋说,“目前,艺术正在往这个方向发展,而我们的社会未来也许也会向这个方向发展。”

  来源:晶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