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避讳商业诉求 全球化时代的新艺术很亲民

2017年08月24日 07:44 中国经济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2013年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展出的荷兰艺术家霍夫曼作品大黄鸭。 2013年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展出的荷兰艺术家霍夫曼作品大黄鸭。
“浸入式艺术”——2013年在MOMA展出的作品《雨屋》。 “浸入式艺术”——2013年在MOMA展出的作品《雨屋》。
2012年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并获得最佳发明奖的“人造云”。 2012年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并获得最佳发明奖的“人造云”。

  从当年轰动香港的“大黄鸭”,到今夏点燃深圳的“未来游乐园”,艺术正在以一种新的姿态介入我们的生活。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艺术将走向何方?近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锋做客关山月美术馆“四方沙龙”,解析《全球化时代的新艺术》。他用大量的实例证明,今天的艺术不再惧怕表现美,不再拒斥技术合作,不再避讳商业诉求,今天的新艺术,将借助美的普遍性,寻求跨文化的共享,建立基于审美共识上的人类新文化。

  1跨文化传播的新艺术

  每天吸引超过50万观众,持续火爆一个月,2013年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展出的荷兰艺术家霍夫曼作品大黄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纪录。有人表示“这种现象就叫做‘致我们终将失去的童年’”,但也有很多人对于这么多人挤在维多利亚港就为看一只大黄鸭的举动非常不解。大黄鸭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又迅速销声匿迹, 彭锋认为,“大黄鸭”具有全球化时代艺术的典型特征,它挑战我们对艺术的固有看法,同时正在改变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确立的当代艺术的观念。“大黄鸭里面没有特别多的含义,他也不希望你去想,它变成了一个狂欢节,以艺术的名义把香港人聚在一起狂欢了一次。这样的作品以艺术的名义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改变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我觉得今天我们的艺术家应该思考一个话题,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艺术也可以亲民,也可以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发生关系。”

  事实上,像大黄鸭这样引起关注的艺术作品不少,比如2013年在MOMA展出的作品《雨屋》,2012年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并获得最佳发明奖的《人造云》,彭锋认为这些艺术作品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够跨文化传播,“不管你在哪个国家,在哪个地方,不管观众是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他们都能够积极参与投入,都能够欣赏。”

  2全面去魅的新艺术

  全球化时代,艺术家们思考的问题和过去有了很大区别,其共同点则是深度的消失,“或者说他没有以前的艺术那么玄了,以前的艺术看不懂,现在的艺术不会看不懂,他就是需要你去体验。”

  艺术深度的消失发生在整个二十世纪,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再到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彭锋把新艺术的特点总结为三点,平面取代纵深,寻常物取代稀罕物,技术取代手艺。尤其是今天,科技正在越来越多地改变艺术,一位美国艺术家用相机完成的《看见的和想象的山》是一张能够放大24米的照片,当它放大成环形展出的时候,让人感觉好像被整个山水包围了。艺术家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艺术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他希望能够把欧洲人的风景画变成中国的山水形式来欣赏。另外一位美国艺术家则热衷于用3D打印技术来创作雕塑,他四处收集宝石,把它们用3D打印技术制作成各种各样生活中的小物件,比如可乐瓶、发报机,或者是手提包。

  今天的这些艺术消解了往昔艺术所具有的价值,彭锋把这种艺术称为全面去魅的新艺术。“在我看来那些加在艺术作品上的魅惑在全球化的时代都会消失,因为这些魅惑只有在同一个文化圈才有效,到另外一个文化圈就失效了。”

  3回归审美的新艺术

  当艺术不再具有文化魅惑的力量,是否就不再具有文化价值呢?彭锋认为,恰恰相反,全球化时代的新艺术,将借助美的普遍性和感觉的共通性,在建设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新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天全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文明冲突,用什么来避免文明冲突呢,跨文化传播的新艺术可以发挥一些作用,而这种跨文化传播正是基于人类共同的审美。”

  今年北京最火的展览是teamLab团队带来的花舞森林和未来游乐园,过去的几年间,这个由400位超级技术专家组成的跨界艺术团体以美轮美奂的浸入式观展体验征服了伦敦、硅谷、米兰、新加坡、东京、首尔等世界各地的观众,引发了社交网络上的话题性讨论。这样的艺术品是不同宗教传统、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政治格局的人们,都可以共同分享的一种文化。这种跨文化传播正是建立在共同的审美基础上的,“对于美丑的偏好保留在我们的基因里,全球化时代的艺术,要在审美的基础上培养人和人之间的宽容,不仅是同一个文化圈之间的人之间的宽容,更多的是不同传统的人之间的宽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文明的冲突,或者将文明的冲突转变成文化欣赏。”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新艺术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