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去”成博物馆文化热潮

2018年03月02日 10:59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近期,央视先后播出的《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这两档文博节目,不仅带动了历史文物热,也使博物馆成为热议的文化话题。不同的媒体上“《国家宝藏》带来‘博物馆热’”“博物馆游受市民热捧”“博物馆IP成为旅游新热”等标题,让“看展去”,正在成为博物馆文化新的热潮。

  1月30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看展去”成热潮,学者:博物馆是我的求学教室》的新闻。文章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扬之水,20年来,从国内到国外,从东南亚到欧洲、北美,跑了诸多博物馆,逐渐把参观展览作为扩展见闻、搜集资料、获得新知的直接方法,如今赶上人们闲来不逛街,改逛博物馆的热潮,扬之水自豪地说:“我得坦率地说,我是走在这个潮流前面的……看展览也成为一项治学方法,我把它称作‘读物’……近年博物馆的兴盛发达、博物馆的开放形式以及展陈方式的变化,都为我们提供了打通‘文’与‘物’的方便。”

  这使笔者想起另一篇载于1月26日中国新闻网文化频道的《你连艺术都不懂,还想把生活过成艺术?》的报道:博物馆达人姜松,从小喜欢博物馆和艺术史,参观过世界上数百座博物馆,把“普及博物馆通识作为一生的追求”,他曾为许多中外名人,讲解过国内外的很多博物馆,他有感于国内博物馆通识教育的缺失,创作了系列丛书,他说:“在博物馆里看艺术时,我们不是面对作品,而是面对作品背后的承载者,背后的人性。只有这样,你才能用最生动、最鲜活的方式,得到最重要的信息。”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有一篇报道“《国家宝藏》背后的博物馆经济学”,报道了这样的新闻:2018年元旦,位于故宫文华殿内的清朝各种釉彩大瓶前人满为患,很多中小学生拉着家长的手,指名要看被戏称为乾隆皇帝“农家乐审美象征的瓷母”;同样,在湖北省博物馆,慕名前来看越王勾践剑的观众也是络绎不绝……由此可见,央视开播的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的火爆,让“正经到骨子里”的博物馆成为“网红”。

  从博物馆的发展历史看,博物馆从一开始便带有了历史的色彩和精神文化的色彩。博物馆,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物质外化,也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符号。博物馆的历史文化价值就是,在这里可以了解历史上人类的生活,可以追忆一件历史事件,可以读解一种历史文献,可以探微过去某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生产情景,可以发现养育我们当代人生命的源泉,乃至保存我们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所有记忆。因此,博物馆,不仅是社会大众的共同文化、历史记忆的公共财产,而且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也是培养我们的历史情感、共同记忆、城市审美、人文细致、哲学深思、文化认同的这样一个地方。

  当我们进入了具有机械般生活秩序的这个世界,我们就会发现前所未有的既丰富又易于掌握的记忆工具,这些记忆工具其中就包括博物馆。所以,如果我们对历史和文化充满兴趣和热爱,我们就不会忘记去博物馆,博物馆就像一部巨著,人类的人文史与自然史,艺术史和文学史,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随时可以触摸到人类那久远的生命和共同的心灵,带给我们一种神圣的感觉,让我们感到去博物馆就好像到人类天才储藏所一样,感到做一个人是最幸福的,同时也明白了人怎样才可能是伟大而善良的……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的生命和灵魂能够变得神圣和高贵起来的精神场所。

  “看展去”,已成文化新时尚,让我们走进博物馆吧!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博物馆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