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神仙卷》里的悲鸿生命

2018年04月08日 16:51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八十七神仙卷(绢本白描) 佚名 徐悲鸿纪念馆藏 八十七神仙卷(绢本白描) 佚名 徐悲鸿纪念馆藏

  本报记者 高素娜

  随着安保人员将铝镁箱上的封条慢慢揭开,封存10年的《八十七神仙卷》终于露出了真容。4月1日,在中央美院美术馆的“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上,充满传奇色彩的《八十七神仙卷》真迹首次全卷展出。该卷属于绢本白描人物画卷,长292厘米,画面主体有87位道教人物白描画像,其中有3位带有头光的主神、10名武将、7位男仙、67名金童玉女由画面右端向左端行进。画面没有任何文字。卷尾附有1948年重新装裱时的七段题跋,由前至后为:徐悲鸿跋之一、徐悲鸿跋之二、张大千跋、徐悲鸿跋之三、谢稚柳跋、朱光潜跋、艾克跋及冯至译义、徐悲鸿跋之四,加上题跋装裱全画总长超过10米。虽然学术界对此幅画卷的创作年代没有形成定论,但一致认定系唐宋时期作品,距今已有千年。

  《八十七神仙卷》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至今恰好现身70年。最先发现此画的徐悲鸿对它评价极高,将它视作自己的生命,认为“世界所存中国画人物无出其右”,在中国绘画史上有能力作此画者,“当不过五、六人”。据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松介绍,该画于1937年5月由徐悲鸿在香港购得,卖主是一位德国籍夫人,其父亲曾在中国任公职数十年。依画中人物数量和身份,徐悲鸿将其定名为《八十七神仙卷》,并借张大千之口推定其作者为唐代画圣吴道子。他在画后题写了长篇跋文以记其事,并刻了一枚“悲鸿生命”印钤于其上,随身携带,不离其身。不料,1942年5月徐悲鸿在云南躲避飞机轰炸,此画遭贼窃。幸运的是两年后此画又现身成都,徐悲鸿再次以重金购回。1948年他为此画重新装裱,补写被窃贼挖去的跋文,重钤“悲鸿生命”印,又请著名画家张大千、画家和鉴定家谢稚柳、哲学家朱光潜等人题写跋文。此后,《八十七神仙卷》一直为徐悲鸿所保存。1953年他去世后,夫人廖静文将此画捐献给国家。

  “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是中央美院为迎接百年校庆而举办的首任院长徐悲鸿先生的大型回顾性研究展,展览根据徐悲鸿在油画、国画、素描、书法、美术教育、典藏中国古代书画方面的历史性贡献,分为“民生关切”“家国情怀”“致广尽精”“儒雅沉雄”“终生为师”“典守精粹”6个板块。其中,“典守精粹”从徐悲鸿所藏的1200余件中国历代书画中,精选了60余幅展出,涵盖唐、宋、元、明、清直至徐悲鸿同时代的名家作品。徐悲鸿终其一生对古代书画的保护、收藏不遗余力,在有限的财力支撑下积累了蔚为可观的收藏,可谓如“悲鸿生命”一样珍贵。这与他终生未了的夙愿——在中国建立美术馆以典藏守护中外精品杰作不无关系。公众或可从徐悲鸿的书画收藏角度,管窥他的艺术观——重写实画风,轻名重品。徐悲鸿一生藏人物画居多,而他所藏作品亦不看重是否出自名家之手,而更注重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此次中央美院美术馆还同时将《八十七神仙卷》真迹与经王季迁督制的同等大小的高仿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并列展示,以方便学者和公众对比研究和观看。同时,展览还设专区展示了24卷《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录入的13件徐悲鸿所藏精品,包括《罗汉》《朱云折槛图》《课子图》等。

  当天,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系列活动正式开启,数代央美人齐聚校园同庆华诞。“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开幕式,校史馆开馆,艺术家作品捐赠,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金银纪念币、纪念邮票发行及捐赠仪式等相继举办。“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不管是在帅府园的U字楼,还是在中转办学的酒仙桥废弃工厂厂房里,只要迈进央美的校门,就会由衷地有一种神圣感,因为这里曾经聚集了众多画坛巨匠,培养了无数的艺术家,创作了许多动人心弦的、放射着真善美和人性光辉的作品。”徐悲鸿纪念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庆平在徐悲鸿艺术大展开幕式上表示,徐悲鸿一生的创作、教育理念在中央美术学院得到了实践,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认可,此次展览全方位地展现了徐悲鸿的艺术人生,同时该展也是了解中央美术学院的历史、了解国家美术发展与杰出成就的一面橱窗。徐庆平谈到,“尊德性,好文学,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道中庸,先君悲鸿公说这就是百世艺人的准则”,从展览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力量与强大的生命力。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