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紫砂艺术年鉴2017-2018之周桂珍

2018年08月30日 10:42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中国紫砂艺术年鉴 2017-2018”项目意在总结、梳理中国紫砂艺术独特的民族艺术语言与崭新魅力,同时在当下的基础上扩展开来,瞻仰未来新的面貌。在项目的行进过程中进行学术上的探讨与精进,同时提供一个交流与解读的全新艺术角度。

  此项目包含《中国紫砂艺术年鉴 2017-2018》书籍与“薪火相传:行进中的中国紫砂艺术”学术邀请展两部分。

  《中国紫砂艺术年鉴 2017-2018》一书以紫砂艺术家为叙述单元,全景梳理和再现本年度中国紫砂艺术发展与繁荣全貌,忠实、客观地记录中国紫砂艺术领域代表性艺术家的创作情况,清晰地体现中国紫砂艺术传承发展的蓬勃状态。 力求以学术为标杆,以紫砂艺术家为基本叙述单元,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再现2017-2018年度中国紫砂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全貌,力求客观、公证,以年鉴的方式,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实实在在的中国紫砂艺术的工具书。

  “中国紫砂艺术年鉴 2017-2018”项目

  第二十期推荐紫砂艺术家:周桂珍

艺术家周桂珍艺术家周桂珍

  一、艺术家简介

  周桂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018年)。

  1943年8月出生于江苏宜兴鼎蜀镇 ,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学习紫砂技艺。在顾景舟言传身教下,临摹复制历史名作,创作设计新作。在近60年的紫砂从艺生涯中,传承传统紫砂品种,弘扬紫砂光素造型的传统,在顾派讲究造型线条,简洁典雅,工艺合理的脉络中,带徒授艺,传承创新。80年代开始,收授艺徒,培养70后一代紫砂技术人员,培养新一代高文化的传承人:儿子高振宇、儿媳徐徐、女儿高英姿,女婿朱江龙等继承紫砂传统技艺,研究紫砂工艺文化,成果颇丰。在紫砂技艺传授及传播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专门的技艺专访和演示影像资料,在中央电视台十套,上海世博会大屏幕播放,雅昌艺术网等电视和网络平台播出,由美国北卡大学拍摄由她制作紫砂壶全过程教学视频在美国广为流传。

艺术家周桂珍作品 仿古如意壶 艺术家周桂珍作品 仿古如意壶

  二、艺术家成就评说

  周桂珍:大匠不雕的风度

  周桂珍的紫砂作品大气、豁达、洒脱中也蕴含着女性的秀丽与和美。近代的艺术大师中如刘海粟、朱屺瞻、冯其庸等都曾在周桂珍的壶上题诗作画。与韩美林、张守智的合作,更引领了紫砂的新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南京博物馆院、香港茶具文物馆、台湾历史博物馆,都相继收藏她的紫砂作品。她所制作的集玉壶,1978年曾被选为邓小平首次访问日本的国家礼品,其制作的曼生提梁壶则被中南海紫光阁选作陈列工艺品。

  她创作的玉匏提梁壶造型取自然形态的大葫芦,壶身丰硕饱满,提梁取三叉形藤蔓,而不是纯自然形态。它的加工手法与壶身一致,壶盖取葫芦顶部平剖,壶摘即取葫芦的蒂蔓,壶嘴微弯,如一截短藤。综观整体,造型在似真非真之间,使你一眼就可以感到这是一个大葫芦的造型,但又使你感到这是一件艺术品而不是真正的葫芦,而且周大师也并非心于刻意摹真。正是由于这些匠心独运的手法和艺术处理,才使这件作品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妙境。做这种藤蔓三叉的提梁,前人早已有过,但前人很多作品未能解决好形似与神似的问题,致在壶身、壶盖、提梁与壶嘴的处理上,都不能达到和谐统一、形神兼似。周桂珍的这件作品,不仅造型上的美观适度,而且制作艺术上也是既严谨而又简净,即工细到让你感觉不出它的工细,造型简练、工艺精湛,儒雅大度是她的壶艺风格特征,而“大匠不雕”,正是这种风度。

艺术家周桂珍作品 曼生提梁壶艺术家周桂珍作品 曼生提梁壶

  十年磨一剑的精神

  从1986年到1996年,是周桂珍最艰难的10年,但也是她艺术上拼搏猛进创造了许多奇迹的10年。在这段时间里,她创作了大量的精品,从而奠定了她在当代紫砂事业上的崇高地位和砂壶藏家对她牢不可破的信心。她的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永远是稳定的,不管国际市场如何起落,她的壶始终受到藏家的珍视。这里没有任何操作的因素,完全是由于她严谨的创作态度、不断变化前进的高超的技术和艺术,以及她对收藏者的强烈的责任感。

  1996年以来,周桂珍实现了她的特大飞跃。她创作了掇圆壶、半月壶、如意壶、登柏寿壶、大之泉壶等名作。她的大之泉壶原是高海庚的设计,10多年后周桂珍完成了这把壶的创作。它既是与海庚合作的继续,更具有大胆创新的意义。壶身采取“之”字形,这已经颇新奇别致了,更妙的是壶身外观是一股涌泉,泉浪末梢倒卷成壶把。自壶嘴到壶把的一条大斜线,统贯全局,令人感到此壶大气磅礴,一气呵成,壶嘴壶身壶把浑然一体相连,无迹可求。无雕琢气,无匠气,线条运用得如此大胆,如此奔放流畅,实在令人称奇!这把壶从工艺上来说,是极其严谨的,从风格上来说,又是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是严谨与奔放相结合、静穆与抒情相结合的无上妙品,是不可多得的杰作。

艺术家周桂珍作品 梅花提梁壶艺术家周桂珍作品 梅花提梁壶

  炉火纯青的技艺

  周桂珍周桂珍的艺术,具有最明显的两个特色,一个是扎实的功力、严谨的制作,她可以细到毫巅,严到极处。这一方面,可以说她是接受了顾景舟大师的真传;但另一方面,她的艺术,又有以往的紫砂艺人所少有的自由气息,她既可以严守绳墨,又可以不守绳墨。她的严守绳墨是因为艺术的需要,她的不守绳墨也是为艺术的需要,为的是要突破常规,独辟新径。由于前者,她可能无愧地称是顾老的嫡派传人,由于后者,她又可以说是顾老艺术的发展、创新、突破,最后达到超越。

  周桂珍所做的紫砂壶,造型端庄明快,气韵生动,每件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有的深沉而雄伟,如坐、如卧、如潜、如慹,呼之欲起,有的清雅温厚,颇有隐者风度;有的通体气格高古,韵致清绝,令人心醉;有的精制尤穷,神秘非他工之可拟伦也。人如其壶,壶如其人,桂珍完全是大男人气质,不求纤巧,不加无谓的雕琢,她造壶完全继承了紫砂传统造型及工艺制作的精髓,并体现着传统基础上再创造的发扬、延伸。

  壶艺泰斗顾景舟先辈经常讲,紫砂壶造型难就难在一个非常简略的轮郭线里,把壶身、壶嘴、壶把冗务融为一体,加以组合,并要注意立体造型时三度空间细微之处的体积转换变化。周桂珍为什么这么出类拔萃,除了她独具匠心、心灵手巧的天分之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她遇上了一段特殊锻炼机遇。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学徒时曾得到王寅春师傅的严格的制作基础训练,

  每次考工评比她总名列前茅,因此她早就是顾景舟大师看中的紫砂之材,常给予重点督导,故她的基本功基础特别的扎实。1958年到1960年之际,紫砂壶只有实用泡茶的茶壶生产,周桂珍与其他人一样每天生产一般性的商品壶,而且是计件工资,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仍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做好每把茶壶,而且比别人做得快,做得好,基本功也得到了锻炼。手熟生巧,这一做就延续了好几年。

  宜兴紫砂壶的成型方法是世界独特的制陶技法,它并非概念中的辘轳车手拉出来的,而是根据紫砂泥的延展特性,用拍打黏结的成型方法成型,周桂珍做壶的技艺,已经达到几乎完美的顶级水平,单就她打泥片时敲打的轻、重、快、慢之节奏感很强,非常有韵律,犹如一首打击乐曲。她造壶除了对造型完美有自发的完善能力之外,特别注重实用功能。并且对壶体表面加工有如气运一般的神功,使胚体表面光照如镜。她造壶的过程的操作技法规范、熟练、优美,有畅快淋漓的感觉。

艺术家周桂珍作品 吴经提梁壶艺术家周桂珍作品 吴经提梁壶
艺术家周桂珍作品 长方扁壶艺术家周桂珍作品 长方扁壶
艺术家周桂珍作品 高海庚设计 北瓜提梁壶艺术家周桂珍作品 高海庚设计 北瓜提梁壶
艺术家周桂珍作品 高海庚设计 伏虎壶艺术家周桂珍作品 高海庚设计 伏虎壶
艺术家周桂珍作品 高海庚设计 集玉壶艺术家周桂珍作品 高海庚设计 集玉壶

  三、展览、获奖、收藏及出版

  周桂珍紫砂作品广受欢迎,60年代在同道中即渐露头角,屡屡在行业内开展的工艺质量评比中获奖:

  70年代,成为专职技术员,制作国家礼展品,并开始从事创作设计工作。

  1978年,与丈夫高海庚合作作品“集玉壶”,被邓小平访日时选为国礼赠送日本首相。

  1985年,赴香港参加《紫砂历史研讨会》,“之泉壶”“曼生提梁壶”入藏香港茶具文物馆。

  1987年,“曼生提梁壶”被选为国务院中南海紫光阁收藏陈列。

  1988年,十一件作品被选为香港茶具文物馆举办的《紫砂春华——当代宜兴陶艺》优秀作品。

  1989年,创新紫砂作品“环龙三足”“之泉壶”分别获得国家轻工业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的“陶瓷美术设计”奖,“玉带提梁壶”获亚太地区一等奖;“大曼生提梁壶”被南京博物院收藏。

  1991年,赴日本考察,参加《日本西武画廊宜兴紫砂展》,并作现场表演。“真知提梁壶”入选北京国际艺术研讨会。

  1993年,由顾景舟大师主编的《宜兴紫砂珍赏》(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入选作品多件。

  1995年,应台湾省文化团体的邀请,赴台湾省与当地陶艺界茶艺界进行了文化交流。赴新加坡参加《新加坡紫砂陶艺展》并参加陶艺活动。

  1996年赴马来西亚进行文化交流,获得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举办的《95年度陶瓷艺术新品展》特别奖。

  1997年 获“江苏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0年 ,作品《朴玉壶》入选新世纪收藏,被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001年,于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举办个人紫砂陶艺作品展,为紫砂届个人展览开了先例。同时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周桂珍紫砂精品集》,《仿寿珍掇球壶》《北瓜提梁壶》被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收藏。

  2003年10月。获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2004年,策划并参加纪念顾景舟诞辰90周年“顾景舟弟子紫砂作品展”,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纪念特色邮票“周桂珍作品”十六件。

  2005年,十一月被评为江苏省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作品“沁泉壶”再次入选国务院中南海紫光阁。

  2006年1月,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2006年七月,《僧帽壶》入选中国美术馆第一次中国陶瓷收藏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同年作品《珍竹提梁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007年,多件作品在北京故宫《紫泥清韵》展出,《集玉壶》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2007年, 应日本爱知县陶瓷资料馆邀请赴日本,于爱知陶瓷资料馆讲座及技艺交流,作品被爱知陶瓷资料馆收藏。

  2009年,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主题展——《陶都风》展出。

  2010年,参加国家文化部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大师技艺大展》,作现场表演。

  2012年6月获得中国国家文化部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奖《薪传奖》。

  2012年,作品参加中国国家博物馆《印象紫砂》大展。

  2013年9月,参加文化部组织赴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国陶瓷艺术《彬风堂》三人展,主要进行相关紫砂艺术的艺术交流,作品展览以及传统文化传播。

  2013年10月赴台湾省,参加宜兴市文化部门组织台北故宫博物院《陶都风》陶艺展览,作品《古尊提梁壶》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2014年12月,被北京大学培文文化创意大赛特聘为创意设计顾问。

  2015年,作为顾景舟传人赴台湾参加百年景舟海峡两岸纪念活动,于台湾大叶大学做“百年景舟”专门讲座。

  2016年,作品《珍竹提梁壶》于国家博物馆展览。

  2018年,文化部第五批代表性传承人入选,成为国字号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