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苏富比上拍《徐震超市》 这个艺术概念怎么卖

2018年09月10日 17:11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 TANC艺术新闻 作者: 谢斯曼

  徐震®团队耗时1月有余打造的实体形式《徐震超市》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海预展现场,图片来源:徐震®

  今年秋季的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因一件拍品而显得与以往格外不同。8月28日,香港苏富比官方宣布将于9月30日的晚拍中呈献中国当代艺术家徐震——准确地说是其同名品牌徐震®——的作品《徐震超市》,这也是亚洲地区首次拍卖艺术概念的尝试。9月1日及2日,实体形式的《徐震超市》现身于上海的香港苏富比秋拍预展现场,两整天人流攒动,许多藏家与参观者都绕有兴致地在超市中选购各类空无一物的产品包装。

  徐震®团队耗时1月有余打造的实体形式《徐震超市》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海预展现场,图片来源:徐震®

  有人说,徐震又开始“搞事情”了。这个从1998年因在城市街头的一声喊而步入国际视野的艺术家,一路经历成立没顶公司、开设没顶画廊、开创个人同名品牌种种,将“生产”艺术的方式玩了个遍。他是艺术家,也是老板、董事长,在随后的二十年间,他在无数质疑和批判声中创造出自己的规则,用一种“徐震”式的戏谑方式不断生产出新的艺术作品——不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都得承认,徐震广受市场认可。

  不按常理出牌的寺濑由纪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徐震与香港苏富比的合作也许是最不令人意外的事情。或者用徐震的话说:“如果 Yuki 想做这个事情,她能在中国找到一个作品,我认为就是这个作品。”徐震口中的 Yuki 是苏富比亚洲区当代艺术部主管寺濑由纪(Yuki Terase),也是此次艺术概念拍卖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事实上,正是她邀请徐震参与到这次拍卖“实验”当中。

  苏富比亚洲区当代艺术部主管寺濑由纪,图片来源:香港苏富比

  “我在不久之前经友人介绍亲自拜访了徐震并了解他的许多创作,我认为他的作品真的太酷了。”寺濑由纪对我说。作为在这家西方老牌拍卖行供职的具有西方背景的日本人,寺濑由纪也显得相当不按常理出牌。今年1月16日,她正式升任亚洲当代艺术部主管,驻职香港,填补了之前曾任此职14年的林家如离职后的空缺。

  在2011年加入苏富比之前,寺濑由纪在东京摩根斯坦利工作,一进入苏富比便策划了多场“白手套”拍卖,并与日本服装设计师、音乐制作人及创意企业家 NIGO® 两度合作,拍卖此位日本潮流教父的私人珍藏。而2016年10月其与亚洲人气偶像及藏家 T.O.P 合作筹办的“#TTTOP”专拍更是取得了远超估价的1740万美元拍卖总额,并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此外,在她的带领下,苏富比的日本客户在国际拍场上表现令人瞩目,比如,日本藏家前泽友作以破纪录的1.1亿美元在去年5月纽约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上投得尚·米榭·巴斯奎亚(Jean-Michel Basquiat)作品。

  带着这样的背景和“战绩”领导苏富比亚洲区当代艺术部的发展,寺濑由纪一经上任便须面对的是诸多猜测和担忧,比如:苏富比是否会专注日韩,随之逐渐放弃中国当代艺术这个板块?在刚上任时,寺濑由纪便明确向我表示:“我们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很乐观,这一部分市场交易的额度确实有所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市场正在下滑。对我而言,它正变得更为老练也更多样。”当然,这可以被理解成漂亮、礼貌的说辞,但现当下这位新晋的亚洲当代艺术部主管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她的理念——将中国当代艺术视为全球当代艺术中的一部分,并将中国当代艺术带入国际平台。

  “我这次做艺术概念拍卖正是我在年初时对你表达的,我相信除了画作、雕塑这些经典的形式,中国当代艺术板块完全可以尝试更多样的作品。”寺濑由纪在苏富比秋拍上海预展上激动地向我表达。考虑到其之前在苏富比多次在亚洲艺术板块成功的“跨界”尝试,此次中国当代艺术板块的概念拍卖实是一次大胆的、创意十足的、寺濑由纪式“作品”。

  “名字不一样区别很大了”

  香港苏富比的专家向我介绍道,此次上拍的《徐震超市》是市场上“独一版”,也就是说,除了艺术家的三个自留版以外,这是四个版本中唯一在市场上流通且能被购藏的一版。《徐震超市》的前身作品是《香格纳超市》,于2007年的巴塞尔艺术展迈阿密海滩展会上首次亮相;此后,徐震®将作品进行“概念升级”,于2016年的上海愚园路推出了《徐震超市》,引起了社会民众的强烈反响。

  从物质角度来看,《香格纳超市》和《徐震超市》除了名字不一样,其本质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对于徐震来说,它们委实是“两个东西”:“名字不一样区别很大了。(它们的)性质区别很大,是两个时代的产物。一个是西方艺术体制在中国出现,所以当时依附于香格纳(画廊)去参加迈阿密(展会),因为没有那种太强的机构感,所以就直接叫《香格纳超市》。2015、2016年我们自己品牌成立之后,我们就直接可以说‘改’、也可以说重新做了一个新的超市叫《徐震超市》。其实就是两个时代,一个时代是艺术体制的出现,一个时代是个人品牌的崛起,这完全意义不一样。

  此外,从2008年到2016年,外界对徐震“超市”作品的理解角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以前大家都会把《香格纳超市》这个作品更多的去往‘中国热’、‘西方如何看待东方’这种方面去靠;当时的起因是艺博会,所以很长时间是在这样一个框架里面。我印象中是到二零一几年,慢慢地大家(的理解)开始往‘没有灵魂、盲目的消费主义’这种方面去靠,自从我们《徐震超市》起来之后,基本上完全变成之后这种(理解)。”徐震解释道。

  当然,免不了有人会认为,此超市和彼超市说到底不都还是那个卖空包装盒的超市,对此徐震说:“这个东西其实就是艺术家说了算,艺术家说它是不一样的,就是不一样的;如果有人觉得怀疑,那也没有问题。”

  拍卖的究竟是什么?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之前的《香格纳超市》一直在一级市场中由香格纳画廊销售,而此次《徐震超市》上拍香港苏富比,则是作品公开转战二级市场的头一次。据艺术家本人透露,香格纳画廊当时的策略是每大洲可销售一个版本,比如整个非洲一件、整个欧洲一件;而此次则是全球仅此一件,因为徐震自己认为《徐震超市》唯一性比较强,而艺术家自留的三版目前不做流通。然而,不论是《香格纳超市》还是《徐震超市》,事实上被出售的都只是一个概念;或者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权利——让徐震®依照买家意愿重建、实施《徐震超市》的专有权,作品的地点、规模不限,当然,前提是买家愿意负担相应的制作成本

  也就是说,买家需花费数十甚至上百万港元(《徐震超市》此次估价为90万至150万港元)购买这一权利,然后再花费更多的成本行使这一权利;可想而知,这也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许多美术馆来说便存在预算方面的问题。尽管徐震认为艺术家对藏家的预设和期待是一种自我麻醉的“鸡汤式”思维方式,他仍旧对于此次拍卖提出了一点小“希望”:“可能从创作者角度来说,我会更希望看到有一个藏家买了这次苏富比(的这件),(并且)他说我想开家1000平米的超市。对我们来说我没有看到过超过250平的超市,我是觉得2000平米的超市跟250平米的超市,人站在中间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也不排除我们用自己手上的这些版本再去继续突破,产生新的不同的艺术概念。”

  在这十来年间,徐震把超市开到了世界各地,由此也观察到不同文化和生活背景下人们对“超市”作品的不同反应。比如,在愚园路上存在了一个月的《徐震超市》引来了无数附近居民的围观,有人消费后大呼“被骗”,有年轻人一下班就去超市买可乐罐发微博“打卡”,有人每天聚在弄堂口观察超市垮没垮。“我觉得我们走他们会有点失落的”,徐震说。又比如,十年前在美国“开超市”的时候观众的参与度很高涨,对作品持更批判的态度;去年超市开到英国,英国人反而不太敢买,徐震猜测英国观众大概“吃不准买回去是干嘛的”。

  苏富比与徐震双方商议后认为,将《徐震超市》的部分拍卖所得捐赠给重庆的非营利艺术机构“器空间”。“我们觉得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更有趣一点。”徐震说。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徐震超市》不论拍卖结果几何,对寺濑由纪和徐震来说都是一场有趣的实验;而对于苏富比来说,也已是一次值得被谈论、记录和书写的尝试。(采访、撰文/谢斯曼)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