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紫砂艺术年鉴 2017-2018”项目意在总结、梳理中国紫砂艺术独特的民族艺术语言与崭新魅力,同时在当下的基础上扩展开来,瞻仰未来新的面貌。在项目的行进过程中进行学术上的探讨与精进,同时提供一个交流与解读的全新艺术角度。
此项目包含《中国紫砂艺术年鉴 2017-2018》书籍与“薪火相传:行进中的中国紫砂艺术”学术邀请展两部分。
《中国紫砂艺术年鉴 2017-2018》一书以紫砂艺术家为叙述单元,全景梳理和再现本年度中国紫砂艺术发展与繁荣全貌,忠实、客观地记录中国紫砂艺术领域代表性艺术家的创作情况,清晰地体现中国紫砂艺术传承发展的蓬勃状态。 力求以学术为标杆,以紫砂艺术家为基本叙述单元,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再现2017-2018年度中国紫砂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全貌,力求客观、公证,以年鉴的方式,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实实在在的中国紫砂艺术的工具书。
“中国紫砂艺术年鉴 2017-2018”项目
第三十九期推荐紫砂艺术家:何健
一、艺术家简介
何健,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1971年生于陶都宜兴,198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艺培中心随师兄李园林学习紫砂工艺基础,后师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何挺初先生学艺,1988年赴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学习陶瓷造型设计,2006年被韩国首尔大学博物馆聘为研究员,2011年开办紫砂传统工艺培训班至今已培养紫砂新人二百多人,2014年被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聘为传统工艺指导老师,从事紫砂工艺三十余年,作品既继承传统工艺又溶入现代设计理念,对紫砂艺术有自己的思考和领悟。
作品《憩》获第七届全国陶瓷评比三等奖
作品《华韵》获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
作品《三羊开泰》获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
作品《得趣》获十三届中国工艺 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
作品《觅》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作品《觅》被吉林省博物馆收藏
作品《龙腾》被清华大学收藏
作品《淼》被美国康奈尔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
作品《砚壶》被福州博物院收藏
作品《山水清音》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收藏
二、艺术家成就评说
何健:匠心独运 紫砂传承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紫砂壶,是举世公认的质地最好的茶具,从2006年开始,中国政府为了保护紫砂矿产资源,进行了保护性的停止开采挖矿,现在制作的紫砂壶所用的材料都是之前开采储存的,因此紫砂原料和成品的市价从06年开始到现在涨了将近10倍。
紫砂陶艺发展至今,人才辈出,除了早已声名赫赫的工艺大师,亦不乏的崭露头角的新生辈,他们的手工艺无论是从文化品位的内涵性,还是从刻制水平的精妙程度,都透视出诗情画意的艺术神韵和创新精神,说到极具个性与艺术的紫砂精品想到了何健,1971年出生于陶艺世家,他的父亲高级工艺师何挺初先生,这是一位在陶苑备受敬重的资深前辈,父亲潜陶近半个世纪,实乃有功。也是解放后大陆第一个到国外去进行艺术交流的紫砂陶艺家。虎门无犬子,何健继承了父亲身上的艺术天分,自幼便对紫砂制作的流程了如指掌。而后1987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1988年赴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陶艺造型设计,毕业后他随父亲在紫砂研究所学艺创作。
从模仿到个性创作,何健说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紫砂创作最难的是创新,现在更多的人进入到这个行业,可真正把它当做艺术创作的人并不多,多数人都在进行着临摹、复制,这也是对经典的传承。但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个创新,如果只是停留在前人的基础上,那么永远不会有进步。何健说现在自己不会刻意追求一种特定的风格,只要觉得有意思的就会尝试,去研究,希望再过10年能成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也许是因为时代因素,也许是与生俱来的天分,与父亲相比,何健似乎比老人家更多了一份深厚的诗人气质。何健的诗人情怀不止在言行举止上,而是在作品中一览无遗地展露了出来,何健的作品是美的,美得让人怦然心动,拿起来便舍不得放下。他的作品线条流畅自然,兵役法娴熟精湛,衔接天衣无缝,科让人怀疑这是天造,而非人为全手工制作的。
对于何健来说,上苍只赐于他诗人般的情怀与浪漫,而在作品上,他总喜欢尝试不同的手法捏壶,因此,他时常有许多另类的东西问世,这些作品时常闪现着何健智慧的光芒。
近20年的从艺经历,不断磨练,何健内心深处的艺术积淀也越发深厚,他可以成熟稳重地对待任何人、任何事,可是惟独对紫砂例外,因为只有紫砂才能点燃他内心深处的那份躁动,那种创伤欲望。在别人看来,生活中的何健似乎有些憨厚,因为他的智慧只留给了紫砂,这位智慧与诗意并重的艺术痴人,他的人生也因紫砂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