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工红叶遭拆”谈城市空间的公共艺术实施

2018年11月27日 09:46 澎湃新闻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昨晚,以公共艺术之名突兀出现的人造红枫叶在上海著名的历史街区复兴西路消失了,而另一些受到较多吐槽的公共艺术装置也遭到相关部门的拆除。

  事实上,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推出公共艺术作品,不同于在美术馆做展览,因为它是公共空间里实施的,具有强迫观赏的特性,一定要慎之又慎,必须要考虑和尊重场所精神、历史文脉、公众感受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上海复兴西路本身的历史文化底蕴已经够丰厚了,任何形式的增加都属于画蛇添足。

  此次“落叶季”事件能如此高效得以快速圆满地解决,也是得益于徐汇区政府与公众良好的互动,相关部门有勇气去改正,而市民以强烈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建设,真正体现出上海大都市“开放、创新、包容“的精神品格。

上海历史街区落叶上海历史街区落叶
上海历史街区的落叶上海历史街区的落叶

  漫步在梧桐树下的复兴西路等街区,感受老上海特有的历史文化情调,一直是上海人引以为傲的雅趣。的确,复兴西路不是一条普通的马路,它是上海为数不多至今保留相对完整的历史街区。

  你看那街道两旁的花园洋房、新式里弄和老式公寓,建筑风格基本以Art Deco艺术装饰为主。除此之外,沿路尽是百年以上的法国梧桐,一年中大部分时光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历来是上海文人雅士最为钟爱的居住之地。

  这两天,复兴西路上出现的不少公共艺术作品,既有人造的枫叶,更有敦煌的飞天女、万里长城、大漠骆驼,还有罗马的拱形门、大马士革的玫瑰、印度的梵花等等,这些作品从内容到形式,均让路人有一种突兀、错愕和凌乱之感,社交媒体各种吐槽声此起彼伏。

上海复兴西路的红叶装置(目前已拆除)上海复兴西路的红叶装置(目前已拆除)

  2018年月11月24日“上海发布”上题为《今天起,徐汇这条道路上的落叶被制造出新惊喜!》文章,不到一天时间迅速突破10万+。所不同的是,这篇获得10万+阅读量的文章,很多是作为反例和吐槽对象被广泛转载的,但的确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此次事件引起了社会各方的极大关注。

上海复兴西路的落叶装置作品上海复兴西路的落叶装置作品
上海复兴西路的落叶装置作品上海复兴西路的落叶装置作品

  针对舆情,2018年11月25日,徐汇区政府反应迅速,召集相关部门参加现场会,并果断作出整改措施,勒令大部分装置作品拆除,少部分因为顾及到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留待进一步讨论。由于徐汇区政府应对与处理及时,至此,这个事件的负面社会影响没有继续扩大,也没有持续发酵,应当说在很短时间内就取得了较为圆满的解决。但此次事件也在提醒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推出公共艺术作品,不同于在美术馆做展览,因为它是公共空间里实施的,具有强迫观赏的特性,一定要慎之又慎,必须要考虑和尊重场所精神、历史文脉、公众感受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据了解,这几年,徐汇区政府顺应市民呼声,为了欣赏植物因季节性变迁带来的丰富自然美感,以及独特的深秋景致,推出为期两周的“落叶不扫季”。今年,徐汇区旅游局在此基础上,让艺术家利用落叶、枯枝、泥土、石头等元素创作出12组装置艺术作品,欲展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遗存和美丽传说。利用落叶与枯枝进行创作,符合“落叶不扫季”的整体理念,因此从媒材上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然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遗存和美丽传说”这样的主题与复兴西路之间缺乏历史、文化、逻辑上的必然联系,与复兴西路本身所具有的场所精神也不匹配,某种程度是相抵触的。公共艺术是一种介入式艺术,介入之前必须重视对原有场所的历史文化脉络考察和研究。如果强行地进行生硬的介入,必然导致观者在文化、审美、观感、心理等各个层面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也势必会激起公众的不满。

  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公民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的主要动力,此次“落叶季”事件,也是表达了公民建造自己理想城市的参与过程。比如很多上海文艺界人士,都是积极表达心声,并通过各种渠道大声呼吁,提出改进措施。

  正如作家陈丹燕女士所言:“这是些宁静低调的老马路,是我的家乡,是人们生活的地方。请游客们安静地经过,自然而然地照相留念,更好。” 的确,上海复兴西路本身的历史文化底蕴已经够丰厚了,任何形式的增加都属于画蛇添足。

  一位建筑设计师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今天的‘落叶季’被刷屏其实也体现了大家对徐汇的热爱,而徐汇的迅速反应也值得点赞。如何让城市更美好,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与责任。”这些都充分说明,如今大家的公民意识在增强,对自己家园的爱护和关注越来越体现在具体的细节中。另外,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对于推动城市更加文明科学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及时有效的监督作用。此次“落叶季”事件能如此高效得以快速圆满地解决,也是得益于徐汇区政府与广大市民良好互动的结果,政府有勇气去改正,而市民以强烈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建设,真正体现出上海大都市“开放、创新、包容“的精神品格。

上海历史街区的秋季有着一种自然与本色之美上海历史街区的秋季有着一种自然与本色之美

  事实上,公共艺术是近年来一直饱受争议和诟病的特殊艺术门类,原因就在于它的开放性和公共性,民众有权表达意见。这也决定了组织实施这项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公共艺术一方面要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更需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提升,尤其是目前国内公众审美素养还有待提高的现实处境下,多征求专业人士的意见,多倾听社会各方的反应,才能确保公共艺术得以良性发展。在美国的一些城市,明确规定了公共艺术评委应包括建筑师、艺术家、市政工程代表、社区代表,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艺术家和他的作品。已安放的艺术品,还要通过问卷调查,让广大群众对其意义和价值进行品评,使艺术品与公众对话,以便更好地确定公共艺术的特定地位。

  美国为了保证公共艺术良性运行,除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外,还制定了一整套法规制度、运作体系与机制保障。以芝加哥为例。1978年芝加哥市议会通过公共艺术的相关规定,每一个建设方案都要设立专门的顾问小组,共7位成员:一位负责工程的市府官员代表,一位文化事务处职员,一位建筑师,两位艺术家和两位社区代表。这7位顾问定期开会,第一次会议主要由文化事务处介绍项目,第二次为现场踏勘,第三次基于认知提出自己认为理想的艺术家候选人来参与竞争。候选人可以在常年设立的人才档案库中选择,也可以按个人所知熟悉的艺术家提名,第四次会议则专门讨论候选人,拿出名单和相关情况,上报市公共艺术委员会,如果人选得到了艺委会的批准,艺术家就进入创作。如果两个单位就此还没有达成统一,就召开联席会议,到有结论为止。然后就进入了具体设计方案的竞争程序。

  更为难得的是,芝加哥并没有停留在1978年通过的公共艺术相关条例上就永享太平。当一些国家和城市还在为公共艺术的建设争取资金和法律的保障之时,芝加哥又往前又迈了一步。2007年,该市又发布了《芝加哥公共艺术计划指南》这是一份日常工作手册,共分9个部分,极为详尽地对公共艺术管理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芝加哥对公共艺术的认知、运营及管理又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如今,伴随着影像、装置、新媒体等新艺术形态逐渐成为主流之势,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方式和创作手段也更加多样化,也注定为日益摆脱对于建筑、环境等实体工程的依附。所具有的功能和意义,也从对城市和环境“物”的关怀转变为对“人”的关怀。那么,相应的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工作流程、操作细节等也势必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芝加哥公共艺术计划指南》不仅具有前瞻性,而且是有示范效应的,在思想性和方法论上更具有深远的价值。

  此次,徐汇实施的“落叶季”项目,其初衷与愿望都是美好的, 想让参观落叶者注意环保、不要随手扔垃圾,还可以扫二维码进行网上承诺。虽然只是为期两周的短期公共艺术,但一经面向公众,其标准与要求是一样的。市民不会因为是短期项目,而谅解筹备工作仓促而带来的诸多不足,毕竟大家面对的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公共艺术作品,这就要求政府越来越注重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专业化。城市是人们的共居场所,是一个大的公共环境。在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艺术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艺术已全面进入日常社会生活,或者说公共生活逐渐走向艺术化。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建筑、环境、街区等公共空间的点缀,更是城市历史、人文精神、社会思想、艺术情怀的表达和传播。正如德国著名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冈·韦尔施所认为的,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不但商业、工业等与美学联姻,公众广场甚至日常用品都加入这场声势浩大的城市美化运动中来。

  在上海,我们既可以看到艺术以“博物馆”、”美术馆”或“精英画廊”形式存在;另一方面,在上海的很多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已经走下了神坛,走向街道、广场,走进了商场和办公楼,也走进了我们日常的生活。这是艺术观念的一次演进,这也是生活方式的一次重大改变。作为城市的管理者,我们已经作好准备了吗?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