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呼吁:保护20世纪建筑遗产刻不容缓

2018年12月20日 10:13 新民晚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作者:潘子璇 

图说:《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首发式今天上午在故宫举行 主办方供图图说:《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首发式今天上午在故宫举行 主办方供图

  北京火车站、人民大会堂、北京和平宾馆……《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首发式今天上午在故宫举行。该书提炼和展示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中50个北京建筑,这些建筑是新中国建筑时代北京作品的缩影与典范,是新中国北京建筑师的智慧人生与创作思想的展现,也是一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主编,它与业界通常看到的建筑作品集最大不同,它是按照20世纪北京建筑史的模式编就,与“品评建筑文化”书的不同,它生动的描述了为20世纪北京经典建筑做出贡献的建筑师、工程师的故事,有许多史实是鲜为人知且首次披露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不仅勾勒出百年北京的建筑历程,还特别表现了在古都北京的背景下,中国建筑师书写下的城市与建筑的新画卷,对如何保护20世纪建筑遗产带来了新的思考。

  单霁翔在首发式上说,“很多人认为古代建筑文化遗产亟待保护,但我认为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有时候更为急迫。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公众的支持,20世纪建筑遗产必然会面临比早期文化遗产更严峻、更危险的局面。我很心痛,一些曾是一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一些经典的地标性建筑正在消失。留存至今的20世纪建筑遗产数量与曾经拥有的和已遭到破坏的20世纪建筑遗产数量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比如在改革开放以前,北京市8层以上的板状高层建筑总共只有3幢,本应作为20世纪建筑遗产加以保护,但是其中两幢已被拆除,使历史链条不再完整。又比如北京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位于天安门广场东南角,是我国铁路的早期建筑。但是百年老站曾经失去昔日风采,车站里面则布满了商店、摊位,这一错误直到近年才得以纠正……”

  单霁翔表示,这些建筑遭到破坏,一方面是因为缺乏保护的正确意识。在受法律保护的文化遗产中,20世纪建筑遗产所占比例很小,与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古代文化遗存相比,20世纪建筑遗产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最为年轻,多数都是正在使用的“动态遗产”,所以人们往往忽略它们存在的重要意义,使之在各地不断遭到损毁和破坏。另一方面是因为20世纪建筑遗产有着自己的特点,较之传统建筑,在保护和维修方面往往面临更大挑战。特别是材料应用发生重大转变,塑料材料、纤维玻璃、合成橡胶、稀有金属等新型建筑材料更替频繁,天然木料和石材由于受到资源的限制,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正确认识20世纪建筑遗产的价值,而遇到的主要障碍就是仅强调年代悠久与否,而忽视其他方面的价值。只有跨越这一障碍,才能使20世纪建筑遗产得到切实保护。单霁翔表示,20世纪建筑遗产与我们相距只有百年,但由于其艺术多元、技术先进、人文共融,使它们的价值更贴近时代,是现代文化记忆的摇篮。20世纪作为社会变迁最为剧烈的文明时期,各种重要的历史变革和科学发展成果,都以各种特有形式折射在20世纪建筑遗产身上,见证了每一阶段、每个角落发生的不平凡的故事,这就是20世纪建筑遗产的重要价值所在,它们详细书写着历史的每一篇章。同时,这一时期人才辈出,像梁思成、戴念慈等一批建筑师,他们创新性的理念和饱含人文内涵的设计更使20世纪建筑遗产的价值凸显。

  单霁翔呼吁,在今天不能只保护已有研究成果的历史遗存,而不注重保护尚待研究的历史遗存;不能只保护近代的遗存,而不注重保护当代的遗存;不能只保护与政治事件和人物有关的遗存,而不注重保护反映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发展状况的遗存。开展20世纪建筑遗产的科学评估,面对数量庞大的20世纪建筑遗产正确加以选择,进行价值判断,这既是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提,也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BIAD建筑与文化遗产设计研究中心”今天上午揭牌。据悉,该中心是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等国际准则与国际化建筑文博发展趋势所成立的,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共同成立的跨界设计研究机构。与通常建筑设计院所的遗产机构不同,它紧紧围绕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所界定的历史建筑与既有建筑的保护与更新的任务,全面开展以建筑遗产调研、修复、分析乃至20世纪建筑遗产的认定工作及国内外交流,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迎接新中国诞生70周年前夕创办的建筑遗产设计研究“新机构”,更将是建筑遗产传承与创新意义上的“固本创新”之举。中心主要工作包括:推动国内外以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为中心的各类遗产的前瞻性研究工作;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认定、调研、传播等事项的工作;联合中国文博界开展以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规划设计研究为中心的工作;以文化创意设计研发为中心拓展建筑文化的系列推广工作;举行相关建筑文化遗产论坛、会展、出版、传播工作等。(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潘子璇)

  2016年9月29,“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在北京公布,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天津劝业场、上海外滩建筑群、厦门大学旧址等98个项目入选。上海入选的还有上海国际饭店、徐家汇天主堂、上海展览中心、松江方塔园、上海鲁迅纪念馆、东方明珠上海广播电视塔、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佘山天文台、同济大学文远楼、上海曹杨新村、上海金茂大厦、南京西路建筑群。2017年12月2日,“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发布,共计100个项目入选。2018年11月24日,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公布。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