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艺术权力榜15位专家评审谈无界

2019年01月16日 15:51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2019年1月12日,由中国艺术权力榜组委会主办,参考消息报社、故宫·紫禁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权力榜和第二届中国设计权力榜颁奖典礼在观唐美术馆举办。本届颁奖典礼以“无界”为主题,旨在探寻艺术与设计、科技、教育等各领域的关联互动,以及艺术对社会、民生、未来的积极影响。

  本届活动,从“无界”的视角出发,为了使评选体系更公平、公正,也容纳更多元的视角,中国艺术权力榜组委会特别开创了“媒体评审”环节,邀请了65家艺术及新闻媒体社长、主编、艺术评论家、资深媒体人组成媒体评审委员会,对组委会提交的基础数据库候选名单进行梳理,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沟通评选出年度入围名单,提交学术评审委员会进行终评,全程以公开透明的方式,评选出年度100榜单以及各年度奖项。15位专家评审分别就“无界”发表自己的观点。

  贾方舟:

  今天的很多艺术门类已经无法用某一画种来界定了,跨界、破界、越界已成为当代艺术的常态。跨界的多了,破界、越界的多了,也就模糊了原有的边界,变成一种无界的状态。但跨界、破界、越界的过程又会产生出新的边界。所以,边界会永远存在,但人们又会不断地打破边界,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无界状态,让艺术更加自由地驰骋。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艺术、设计与科技必然是一种交融状态,科技上的每一项发明、每一个进步,都可能被艺术所采纳、可能运用到艺术设计中来。艺术在走向生活、融入生活的过程中,又使生活与艺术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很多艺术家的作品与观众的互动性很强,观众参与进去之后,便形成了一个共享的公共空间,跟原来意义上单向度的艺术欣赏完全不一样。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艺术也就越来越接近那种理想的无界状态。

  刘钢:

  我认为“无界”主要是指艺术、设计、生活之间的跨界,消除了界线。

  但它们都是有边界的。首先艺术与设计从功能方面就有明显的区别,同时相互之间也可以跨界,也可以融合在一起,因为做艺术的要从设计中获取一些灵感,同样做设计的从艺术方面汲取营养。两者既有区分又有参照融合。

  我收藏主要还是偏重艺术,设计类的很少。艺术不用考虑它的功能性,但我会关注艺术的本质。我最近特别关注生物和艺术方面的关联,因为收了几件年轻艺术家任曰的作品,他通过做蜂巢用蜜蜂制造艺术品,现在加入MIT媒体实验室。

  所以,我觉得从自然环境、环保,以及人和其它在周边生物的一些关系方面来讲,我觉得“无界”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庞茂琨:

  我觉得“无界”是一种观念,是我们今天面对艺术和文化上一种大的概念。

  今天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必须跨界才能够获得更多、更广阔的视野,也可以真正达到一个自由发挥的余地。

  以前各专业分得很清楚,但是现在很多纯艺术的创作或者直接介入生活的实际设计,都有很多相通之处。

  上周在北京我们与科学出版社合作的一个高峰论坛,整整一天时间,从主体发言一直分论坛,各个行业、不同界别的人在一起讨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参与的人包括管理人员、研究中小学教育、纯艺术家、设计师,还有新媒体人员和纯粹做科技的技术人员。

  这种碰撞很有意思,每一个人的出发点都不一样,但是可以看到他们的愿望都是期待这种科学和艺术的融合。

  隋建国:

  “无界”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没有边界或者说不设置边界,所谓没有边界指的是将一个单独的区域的边界去掉,不设置边界就是指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之间的区域边界被打破或是消失。

  艺术、设计、科技和生活方式的边界其实越来越模糊。现在据我所知,关于艺术与科技混合跨界的活动就很多。艺术与生活的分界,自从观念艺术以来,逐渐消减,很多艺术家的工作,就是要打破、抹平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所以,从文化上来说无界是一个大趋势。

  艺术的创新要靠艺术语言的进化来实现,艺术语言的进化肯定要有新的技术手段,就像当初摄影改变了绘画。如今3D数字技术肯定会改变雕塑,也会改变艺术。更不用说新媒体、网络媒体天天都在侵入传统艺术的领地,这是几乎每一个艺术家都要面临的问题。

  谭平:

  这个世界事物和事物之间本来就没有边界。界限是我们人为定义的,特别在学校从事教学的时候,经常习惯性地把艺术、设计、科学以学科的方式画一个界限。但当你面对一个非常具体的事物时,你会发现它本身是都在一个事物和事物之间、在一个很丰富的非常宽阔的领域中。所以,我们无法确定到底一个事物在哪一个边界上。

  如果本来就没有边界,也无所谓打破不打破。现在的互联网、人工智能新的事物,就是把这些相关学科融为一体,里面包含着不同的思维,这是我目前感受最强的东西。

  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我觉得还是要回归到每一个个体,找到方向,从这里再出发。

  吴洪亮: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本身是无界的。因为近代科学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发展,使我们开始划分结构,用一种网格的方式来区隔我们的世界以及思考方式。如今,人类发展到一个新的状态时,“无界”应该重回我们的视野。

  我是研究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的,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已经可以非常逼真地以齐白石的风格画虾,在此基础上是不是可以创造出新中国画的可能,我们很期待。不仅如此,几日前拍卖了一幅人工智能的作品,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作品已经进入艺术市场,有着标志性。

  所以,未来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大开脑洞的世界,一个“无界”的世界。

  伍劲:

  界限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最终还是关于人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一种无界,人性是无界的。

  现在存在的这些边界是为了让人便于理解事物的一些特性,但是我想其实不应该存在这些边界,艺术和设计、生活本来就是一体的。

  比如艺术家李津,他的一部分作品是美食的画,最近他晒了一幅画,也是美食,但跟网易的一个游戏有关系。

  所以,一个水墨画家可以跟游戏对接起来,让人感觉这里面的空间很大。我们做很多艺术的延伸跨界活动,会产生很大的可能性。以我们上海空间为例,两周年回顾梳理项目时,发现其中比较突出的特点,恰好是跨越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与雕塑去做的另外一些东西。这里面存在很大的机会。

  王新友:

  我理解的无界是跨界的升级版。无界不是没有界限,而是打破固有思维的条条框框,但是艺术最终还是艺术,不会被生活所淹没。

  从根本上说,生活是一种消费行为,设计让这种消费行为变得更加有品位,从本质上来讲是服务型的;而艺术则是对消费行为的一种反思,从本质上讲是旁观性的。所以,艺术无法过多地介入人的生活,否则会让生活会变得更加沉重。

  但艺术和生活、艺术和设计在形态上会变得越来越紧密,会使人们的个性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是艺术最终是艺术,无法改变,它需要人们对于艺术的专业能力越来越强。

  夏季风:

  在当下社会当中,“无界”变得越来越常规,也越来越广泛。“无界”是对个人想象力的重新拓展以及重组的一种方式。艺术、科技以及生活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边界,尤其在社会的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像TeamLab这样的“网红展”,在我看来就是属于没有边界的,或者说跨界能力特别强的展览,因为打破固有的艺术边界,所以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在未来,艺术介入设计的力度毫无疑问会变得越来越强,而且设计的方向会受到艺术本身很大的影响,艺术与设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一体。而所谓的一体化趋势,更多的符合了人们生活服务的一种方式。

  叶永青:

  界代表着认知的范围,但人的认知是不断改变的。“无界”就是描述改变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概念,就像所有我们所说的生活,对于艺术家来说,对于设计师来说,对于所有有创造性或者有想象力的人来说,生活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生活。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用什么定义和方式来度过时间?

  2018年初我在伦敦,在皇家艺术学院做一个奖项的评委,看到他们的期中设计展,觉得很有意思。那里有一个全新的专业“信息与材料”。以前我们都是“技能分类与先行”,但今天来说信息是最重要的东西,上下文是最重要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才去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材料。所以,它是一个全新认知的东西。

  其实很难定义,一直都在改变。但既然设计是一种无用之用,艺术也不断在表达人的这种思想和新的思维,所以本质上都是一种知识生产,都是一种新的思维拓展。

  杨玲:

  我觉得艺术应该没有边界,它和生活、每个人、科技所有的领域之间都应该是没有边界的。也许早期学科之间区分明显。二次大战以后科技发展迅猛,尤其是现在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甚至量子物理,技术上的进步和突破拓宽了人类的视野,技术改变了生活,也和艺术有极大的促进与互动。未来的虽然没有那么清晰,但艺术一定是向更多元、多维度的发展。

  我自己的职业生涯跟古代文化一直黏在一起,这些年在做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互动的工作。特别巧的是,最近国家海洋博物馆委托我做“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展览的总策展人,我给展览起的名字就叫“无界”。无界可能是大家的一个共识。各个领域、古代和今天,都没有界别的。

  张子康:

  “无界”这个提法顺应了当下世界秩序和各种社会系统、认知框架重构的潮流,有了壁垒人们才想打破界限,无界的概念也由此而生。艺术界也需要从各个领域和方向打破界限,比如艺术家的创作思维需要人们突破过去的风格、媒介边界,研究领域需要跨学科寻找视角和方法,边界打开得越宽,思维越活跃。

  大数据时代加速了边界打开的速度,但也同时面临了相应的问题,就是认知标准和准则也有可能是动态变化的,原来认为是对的认知,几年之后可能会被认为是错的,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艺术领域这几年也是如此。艺术发展到如今,很多固有的逻辑性很强的思维模式如果不打破,就很难实现突破。

  所以,要“跨界”这样一种知识的连接,成为寻求突破的一种方案,打开思路,从其它视觉角度去看待和思考。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美术馆这几年从展览策划上也在寻求从横向和纵向上拓宽这样一种边界,比如“后生命”媒体双年展,是艺术与科技跨界的概念;“重识游戏”展,则探讨新生艺术形式对固有艺术理念的拓展和赋能。

  赵力:

  无界,字面上的意思是没有边界,這是目前的时髦话题,但是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有未来性的话题。在虚拟和现实里我们如何去重新确认我们的范围、身份和我们所从事的事业。

  各个领域之间已经没有边界了,很多的艺术家原来用绘画进行创作,现在3D打印也可以进行媒介性的创作。科技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艺术和科技结合只是一个方面,我更多强调的“无界”,是强调在专业上没有界分,在身份上更多的是跨界和融合。

  从这个角度来说,才会产生一种新的生活的方式,生活的态度和学术的建构。AI时代、互联网时代,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是人和人之间或者是思想之间的互联网。

  朱小钧:

  “无”是2018年的关键词。从“无人”到“无界”。今年我们在深圳做了第六届“在路上”年轻艺术家的群展,主题是“无人”。从无人驾驶、无人机、到无人超市,“无”拓宽了“有”的最大化的边界,“无界”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打破所有的边界是当下的客观现实,快速更新的大时代里,人人争“有”,忌惮变“无”,大部分行业的边界开始模糊,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在这些模糊的碎片里,找到有用的东西,并且把它内化成自己的价值。

  边界模糊,其实容易令人摇摆、悸动和不安,所以这是个所有的事情都值得重新做一遍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但前提是你得固守一件你擅长的事情,并且尽你所能,将其价值最大化。之后的“无界”,就是各种跨界的机会会主动找到你,你不用出发,因为你就会被抵达。

  马继东:

  在一个由无数边界构造的规则世界,我们该如何理解无界?

  埃利亚松在红砖美术馆的网红现象,Teamlab热潮从深圳席卷至武汉,故宫在博物馆日推出《清明上河图3.0》……过去一年,越来越多的中国普通民众,透过各种交互、沉浸、多维的迭代展览形式,去认识艺术、走近艺术,乃至爱上艺术,这种进程的逐渐推移,对原本小众的艺术圈而言,恰是无界的体现。

  当然,无界不止于艺术圈发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技术革新时代,学科的交叉,教育的通识,越多的行业与生态打破陈见,彼此拥抱未来。从传统到当代,从线上到线下,从个体到社群,从草根到权威,固有的边界正在不知不觉中融解,无形的力量更促生崭新的希望。

  这也是我们选择“无界”作2018年度主题词的缘由,以榜单为媒介,探寻艺术与设计、科技、教育、商业等各领域的关联互动,以及艺术对社会、民生、未来的积极影响。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