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泉园丁
中国古代钱币是中国所有文物中最为系统的历史文物。历代国号钱和年号钱是中国历史上基本准确的年历、月历和日历,某些钱币注定和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古钱币上的文字,也完整准确地记录着中国的书法演变的历史。若精于古钱币的系统研究,要求你必须成为历史学家;若成为古钱的鉴定家,进行古代钱币的考证,你不是书法家,也要懂得中国的书法和中国书法史。
古钱币记录比较准确是历史时间。中国古代钱币从蚁鼻钱开始,文字走上了钱币的表面,先秦的钱币可以根据书体和铸造工艺判断钱币出现的大概的历史时期。国号钱和年号钱,就成为国家和帝王的名片。五铢钱制时代和通宝钱币中的国号钱和年号钱在考古学的专业里具有断代的意义。即,某一某钱币的帝王年号,可以确定该钱币的铸造时间。在某一考古遗址出现,可以推断确认该遗址的准确的历史时期,相应的文物的生产时期。
古钱币是中国文字演变进化的最系统的书法史。先秦钱币,均以“篆书”,大篆为主。秦朝李斯,开始推出了小篆。中国古代钱币的“篆书”文字最先成熟,成为规范、对称、和谐的文字,篆书中又有悬针篆、韭叶篆、鸟虫篆等等。中国古钱上最先出现的是皇宋通宝九叠篆,现在宋夏辽金的九叠篆钱币已经大量发现。篆书开始了向真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过渡和演化的过程,而各种书法并行演化,成为中国文化的绚丽多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篇章。这个过程,在古钱币文字上有最早的演示意义。
书法形态形成了一致的风格是为“书体”,但是不同的人书写,风格各异。古钱币上的文字,一定是书法家或某帝王撰写的,都带有某个人的书写习惯。但是同一种文字,却都有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形成的风格徊异的“书体”,成为中国书法文字的典范。比如,开元通宝,是苏洵书写的,既有楷书和隶书的味道,开元通宝还有篆书字体。金国党怀英书写的篆书泰和重宝;传闻宋太宗用楷书、行书、草书书写了“至道元宝“的钱文;宋徽宗时期,使用了七个年号铸造钱币,钱文的书法艺术都是中国书法史的经典。最为有名的就是确认无疑宋徽宗亲笔书写的“崇宁通宝、大观通宝”瘦金体;清朝戴熙的“戴书”当五。在古钱币造假这个环节上,除了利用古钱翻制,文字相像。仿写的文字,注定要和原钱币有很多差异。在当代,这就是文字的笔迹鉴定。这是一门高深、专业的学问。
中国古代钱币的鉴定,本质是任何钱币和公认的钱币样本的比较。古 钱的锈蚀、材质是古钱鉴定的重要依据。数百年前。我们的前人由于发现古钱很稀少,就把古钱做成“拓图”,留下了钱币的形态,编辑成“钱谱”,就成为我们后人钱币对比的参照物。对于假钱币的鉴定,最为本质的是文字形态的鉴定。而钱币的锈蚀和材质,是鉴定的重要佐证。古钱币的真品确认,就是文字书法的完全符合。尽管现在照相技术已经普及到了手机,古钱币的图片完美的展示了古钱的样貌。当代,古钱收藏还是做成泉谱,就是为了“抽离”出古钱币的形态和文字的神韵,钱谱也是钱币文化中的艺术珍品。
中国古代钱币的鉴定,浙江省钱币收藏家陈震声老师提出了“同宗互证”的理论。本人对这一专用名词的理解,就是古代钱币经过“同一时代钱币文字的比较“,可以看同一时代钱币的风格;同一国家钱币的序列比较,可以看到某一国家铸币的风格;同一种类钱币系列的比较,可以确认某种钱币的价值体系;系列母钱的比较,母子钱币的比较,不同材质钱币的比较,可以研究古代钱币的铸造工艺。真钱币和假钱币,可以在系列的和成对的钱币的比较中得到证明,给与准确的鉴定。上手大量的古钱,收藏大量的古钱,形成系列的收藏、形成古钱币的系统认识,才能够在古钱研究中形成你的话语权--因为,在比较中,不是你在说话,是古钱币自己在说话!
当代,东北古泉“井喷”,中国古代钱币大发现。某些冒牌专家,挂牌的名人,不去考证研究。总以“钱谱上没有的钱币就是假的”,“老师没见过的钱币就是假的“,“珍稀钱币多了就是假的“。否定民间收藏的大量出谱钱币和珍稀钱币,湮灭了中国古钱的发现。不懂装懂的否定,是浅薄,少见多怪;恶意否定,则是对中国古钱文化的犯罪!中国古代钱币的博物馆学的本质,就是把古钱币系列的集中起来,完成中国古代钱币的同宗互证、同类互证、系列互证,我们才能让中国古钱汇集成古钱币的银河系,闪耀出中国古钱历史文化的光辉。(古泉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