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维范:以人文的名义

2020年06月12日 16:53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国画家孙维国作品《不夜城》赏读

  于维范(长春日报编辑,吉林省书画院理论研究员)

  国画家孙维国入选第12届全国美展的作品《不夜城》是一幅里程碑式的精品,我指的是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这幅作品可以作为精典来津津乐道的,它给了我们这些朋友饕餮艺术大餐的一次良好机缘,欣读后我们会有这样一个印象:噢,原来精品是这个样子的!

  维国的《不夜城》创作我是几乎经历了整个过程的。那时我相对精力充沛就常常去美协走动,有附庸风雅的成分在,也有总想与维国亲近一下的恋友情结。维国很忙,他要负责全省美术工作的管理、协调等等,所以,我就常常看到他拿起了画笔,却有朋自远方来,他只好不舍地离开画案,“不亦乐乎”地投入到省美协副主席、秘书长的工作中。我去的时候很少占用他更多的时间,这一点我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与一些画家交流,我就在一旁恭而听之,他创作时往往在后面看一会儿,尽量让人感觉我的不存在为好,我只是喜欢与诚挚的维国交流,喜爱他的画,所以,当维国的《不夜城》杀青之时,我很为他高兴,仿佛那成功的勋章也有我的一半似的。

  我以为,《不夜城》的成功除了那些诸如构图、笔墨、语言、艺术特色等项均为上乘外,人文主义的主题深化是一个最大的亮点。其基本蕴义为:同情弱势,关注人生,反映和支持社会下层人群的喜怒哀乐、生存欲念……这一点维国做得很好,他的国画创作是以一开始推崇文人高士为发端的,比如《米芾拜石图》《东坡戏竹图》《朱子神思图》等系列作品,有倡扬一种文化精神的初衷; 后来,他转而将目光投入到藏族人物风情方面,以丰富的情感和多彩的笔墨反映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比如《和祥图》《夏阳图》《牦牛长卷》等,那里面的山川、宗教器物、动物和藏族人物的服饰等等,都体现了维国的人文高度和文化广度;维国的近期创作在前几段的探索和艺术定势的基础上,加入了悲悯情结和人文关怀,正如12届全国美展的主题要求一样,那就是“民生”。民生是一种人文,是每一位文人都应该面对和投入的社会思维。《不夜城》绎取正在为马路铺设沥青的环卫工人的生存状态、生存情绪、生存走向为结点,以不同的主题人物的肖像描绘、动态描绘以及器物描绘、环境描绘为主要艺术手段,整体、概括、全景式地反映和再现了普通劳动者的生存群像画面,仿佛是一阙劳动者行为的组诗和宏大的劳动者交响曲,振聋发聩,达到了个人艺术的高巍阶段。

  《不夜城》中共有主题人物6人,5男1女,符合环卫人员的比例关系,看来这方面维国是做了调查研究的。这些主题人物身着曙红与橘黄相间工作服,面部有疲惫,有温馨,有淡然,有平和,他们每个人都手执铺路工具,或将其斜倚在肩头,其中两个人在抽烟,一个人手里拿着一瓶纯净水,自然而合理,小憩中的工人们从容而略有欢愉,他们视劳动为生存的必然,而休息则是他们投入下一次奉献的加油站。在维国的笔墨中,他们的表情有复合的情绪在,所以这些表情束的集合恰恰就是劳动者的心灵写照,表情是人物生存状态的即时反射,而表情束的合理运用和表现,恰恰是一个艺术家的功力所在——画家站在人文的高度,对环卫工这些第一线服务系统的人们投去了崇敬而欣赏的目光。在这些工人们的脸上,没有生活拮据而显现出来的沮丧和淡漠,而是坚定和执著,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来诠解人生的意义,来把握生活的取向,他们也许没有什么大智大慧,也没有一览众山小的入世雄怀,但是,他们却以对生活真谛的洞察深刻与安详平和,教会人们怎样才是人生。

  《不夜城》中的器物描绘和环境描绘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统一,大型沥青铺路车占据了大多的画面,象征着大机器时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那就是一种征服、抗争的科学轨痕。天际空蒙一片,四周靜籁,似有轻飘的霁雨淋下。这画面的黑灰调子往往是每一个国画家很难驾驭并且常常规避的主题色彩,非大家而不能涉入。而这黑灰的主调却是《不夜城》主题反映的必备要素,不黑灰,怎么可能是夜?不是夜,怎么诠释环卫工人的辛苦和不懈劳作!于是,维国就采用了这个看似大忌而却能彰显艺术高度的色调。这一点上,维国是相当聪明的,他将那庞大的沥青铺路车顶端上的红色指示灯很鲜明地表现出来,红灯闪耀,象征着希望和未来,这是点睛之笔,将恶劣的劳作环境和人物的心灵之光穿插、协调成一个十分哲学的场面,人与自然的共处与共生。

  人文是人生的高度,有的人穷其一生的努力,却不能走进这个情愫半分;有的人却可以信手拈来,以此丰富人生。这就是研读《不夜城》后的结论。

  (2015年8月16日)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