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赵涌在线
名家专栏
古钱收藏是门学问,很多人交过学费。赵涌在线“名家专栏”特邀古钱收藏研究专家孙仲汇老师现身说法,今天继续听孙老讲他自己的收藏故事。
名家简介
·孙仲汇·
古代钱币、青铜器研究专家。
浙江余姚人,1946年生。上海钱币学会理事,师从已故的上海博物馆钱币鉴定专家张公午先生。曾在复旦大学文博系、上大历史系、国家文物局郑州干训班、华师大文博研究生班等处兼课。
主要著作有《古钱》、《简明钱币辞典》、《古钱币图解》、《钱币鉴赏》、《古钱鉴赏趣话》、《中国钱币大辞典。元明篇》等。
收藏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瓶颈曲折,关键是要冷静分析,总结经验。一般最常见的挫折就是买到假货,前几年文物界有一位著名专家说过,他一生中从未看走过眼。外行信以为真,内行当成笑话,搞古玩哪有不吃药的?
拿我来说,这几十年中既看错过,也拿进过假东西,而且基本上都没有退货,自己吃进算了。因为我大多在熟人处购买,有时匆匆忙忙,看一眼就付钱了,回家后发现是假,也不好意思去退了。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要亡羊补牢,找出原因,不断提高自己的辨伪能力,这才是王道。另外,我还有两条经验可供大家参考。
一是凡遇到稍有疑问的古钱,先想一下,现代造伪技术能否造出来?造得出来的还是别去买它;二是遇到高难度的东西,先假定它是假的,然后用排除法,实在是找不出毛病了,才可确认是真。
另一种挫折是一念之差,失去了收到好钱的绝佳机会。记得1993年夏天某个周日,我去上海福佑路地摊淘古钱,在摊位上发现了一枚元代至正通宝折十钱,背穿上八思巴文十。此种古钱存世较多,属普通品,当时市价30元。但这一枚特别精美,前所未见,摊主开价80元,且不肯还价。我想现在还早,不妨到别处去逛一圈,等会儿再来也不迟。
于是在别的摊位买了一枚普通的咸丰宝苏当五十,15元成交。后来又买了一个宋代湖田窑的划花影青碗,口上有点小缺,价20元。到了十点钟左右,想想那枚至正钱品相实在是好,物主再不肯还价,那就80元买下来算了。谁知到了那里一看,至正钱已不在了,摊主说一刻钟前被人80元买走了。
直到今天,这种好品相的至正折十钱还未见过第二枚!懊悔之余,不禁想起了宇文泰的那句名言:“难得而易失者时也,不俟终日者机也。”从此以后,我不失时机地买过不少钱币,总体都比较满意。
如1999年深秋,有外地藏友来找我,他有一枚元丰通宝折二背上月文母钱,特别精致,想300元出手。我看了一下,此钱直径3.07cm,重7.98克,确是铜母钱真品,于是立马付钱。按这种元丰折二的普通铸钱,直径2.98cm,重6.82克,当时市价仅10元。今将二钱对照,优劣自分。(见图1、图2之对比)
(图1:元丰通宝折二背上月文母钱,直径3.07cm,重7.98克)
(图2:元丰通宝折二,直径2.98cm,重6.82克)
凡北宋折二铜母钱均属珍稀,此钱至今也未见复品,堪称辨识铜母的标准器了。
本文系孙仲汇老师原创文章,版权归赵涌在线所有(包含文字、图片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赵涌在线联系。已经获得授权的媒体或网站,在转载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赵涌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