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画给与当代世界新的启示

2021年12月09日 07:38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林海钟北京双展记

  文:于芷若

  2021年北京的金秋成功举办了两场重要的展览。分别是北京画院美术馆“海印梵钟--林海钟作品展”个展,798艺术区空间站画廊“山中何所有”师生群展。两个展览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山水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海钟中国画的探索和实践,以及他与众不同的教学体系。在传统中国画日渐受现代文化冲击的今天,他们在古意里孜孜以求,匠心创意,以画悟道,并赋予了时代新的内涵,受到广泛关注。

  林海钟博士,号林泉阁主人,卧霞山人。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上海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广州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伦敦大英博物馆等重要机构收藏。

  “海印梵钟”展览现场-北京画院

  “山中何所有”展览现场——798艺术区空间站画廊

  让中国画给与当代世界新的启示并惠及观众

  中国画,山水听起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车马很慢的农耕时代。在这样一个被速度,电子信息和声光电充斥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那么中国绘画的传统表现范式的意义何在,生存和延续的意义何在。现代人还去像古人一样画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其实林海钟的这两个展览都在试图解答上面的问题,让中国画给与当代世界新的启示并惠及观众。这是一个充满喧嚣的年代,一个为消费和技术进步驱动的赛博数码时代,同时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始料未及的问题:人与人之间,人与自己,人类与自然。正如林海钟解读灵隐寺济公殿壁画构思时提到早在唐朝绘画达到富丽堂皇的“金碧”高点后,人们也开始对绚丽的色彩进行了反思,眼花缭乱的色彩的确让人产生炫目不安的感觉。老子《道德经》中“五色令人目盲”,道出其中的真谛。

  宋以来山水画作为中国画最高水平的代表是修身体道的媒介,超越绘画本体和艺术层面,士大夫和文人作为主要参与者志于道游于艺。中国绘画的深意,从来都没有停留在表象。尤其是山水画,是中国人以画问道的媒介。从某种意义上讲,背后的意义甚至大于绘画本身。在林海钟看来并不是时代变了所有的东西都会变。当今时代过于站在传统的反面标榜前卫和张扬个性。然而放眼在历史的长河里,在时代中作为个人能参悟到一个高的境界比时代性和个性更重要。相反现在对于很多学艺术的人来讲,所谓“时代性”反而成为束缚,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艺术是以境界为本质,这个境界是参悟到达的程度。画画也是一种悟。画山水画就是一种体悟大道的心境。作为艺术家通过绘画本身,历史和现代互相参照通过绘画可以穿越古今,中外,东西方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审美的高度,思想是统一的,经典的让我们得到净化。正如张大千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东西方绘画在普通,一般的可以区分,到最高境界没有分别。”

  林海钟在“山中何所有”的研讨会上就曾提到钱穆先生说三百年之内的书是不能看的。能流传下的古书是历经千百年检阅的,最后大家觉得好的,那一定是好书。现代书太多了,对于人生来讲,从百分之九十几的错误里面要去找到那个百分之五,很不合算。在林海钟眼里书是要慎读的。通过研究和学习林海钟得到了“原来我们老祖宗如此之辉煌”的自豪感。决定做一个坚守传统的人。”传统不是“陈旧”的代名词,不好的自然会被时间淘汰。尤其在这个咨讯传播超级发达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更容易被看到。同时发现“西方的东西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其实回望百多年来由排斥到崇洋再到客观地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直到今天中国凭借本民族自身的力量发展到更多的人有机会,有眼界做到东西方互相参照时,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有同感了。

  如果我们有幸阅读林海钟的博士毕业论文,在作者的旁征博引中畅游,就会发现,历来对于画的评判和中国人做人的标准是完全相通的。绘画中推崇的古意是我国先民的美德。像孔子说的“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所谓“大智若愚而不愚”与品画中的“大巧若拙”,同出一辙。人生的淳朴敦厚,和山水自然之美融合呼应,以笔墨为载体也就是“以画体道”的画道了。

  “古意”是评画的核心,也是画家的追求。然而什么是“古意”是古人胸中的真善美。绘画的功能在于成教化,助人伦。即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所以画的标准就是人的标准。

  “平淡天真,不装巧趣,皆得天真”

  “丰厚,浑圆,着意在大处”

  “雄浑古朴,外刚内朴”;“温柔敦厚,外柔内刚”

  这些对于画的品评无一不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追求。对于林海钟来讲中国画是链接古代智慧的媒介。是关照心性的修为。能流传下来的传统是很鲜活的,也是先进的。就像宋元绘画已经造就了中国绘画的最高峰。现代人以过于理性感悟世界的思维模式,在生活方式和认知上妨碍了我们和祖先沟通,和汲取古人思想精华的能力。林海钟把中国画当作“载道“的工具,通过绘画参禅,体悟生命的本质。

  林海钟《禅林宝相册》22x 34cm纸本水墨 2019年“山中何所有”展出

  《禅林宝相册》共十二幅。生动刻画了祖师修行的状态。在林海钟看来山水画其实包罗万象,生活是一个最大的山水。画面把修行开悟的瞬间和山水景物结合,“以画参禅,禅在画里”

  林海钟《相变图》,190cm x88cm x4,纸本水墨(横向欣赏),2021“山中何所有”展览作品

  《相变图》讲述的是昙猷尊者天台山悟道的故事。传说天宫就在天台山,而降龙罗汉济公功德圆满后回归天台山五百罗汉道场也在这里。找到石梁飞瀑,就可以找到天宫,大云寺。谭优尊者问道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第一次没有找到,经过修行终于看到了。这是一个开悟的过程,就像天宫一直在那里,其实道也就在我们身边。

  《相变图》局部

  作品宏大磊落,丰厚雄浑,古意盎然,气韵生动。石梁飞瀑,连绵东海如暴风骤雨倾泻,水边的芦草在风雨当中有如疾风知劲草,使人联想到用笔时的目不暇接。笔势扑面而来,在大气象中把参禅,悟道,作画,做人的道理交相辉映于画面中。

  技法上的追求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思考

  那么林海钟采用这种偏向传统的范式在技术上的原因是什么?选择在技法上坚持传统的原因不是未加思索的性情使然,或者是眼界,能力有限而是经历了缜密思维的判断和长时间的技法训练的选择。下面是一张早年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林海钟作品。有他朋友曾经特别去大英申请参观,拿出来后竟然发问这是林海钟的吗?作品名为《墙》,如果说大英会收藏并不意外,画面有一种英国人熟悉的培根的血色气息扑面而来。

  《墙》大英博物馆收藏

  林海钟是现代人,而且他是一个智慧的现代人,他之所以选择会古通今的这个方式,经历了现代人的实践和思考。从大英博物馆收藏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是经历和超越后选择了古人这条路的。而他曾经在法国圣维克多山静静的呆着,思考,想通了当年塞尚的画面所表现而又不知如和用语言表述的。他认为塞尚看到的是“相”,而我们平时关注的是形。但象是直接扑面而来的,而形具体细致。这也就是中国画理六法中的“应物象形”。首先看到的是气象,然后再是一个具体的形。形和象互为表里。比如说人有虎豹之形也是在形容一种象的意味。林海钟在那里住了两个晚上,租住的房子窗正对圣维克多山,看到了同样的气象。完成了和塞尚的对话。在中西方的路径他都经过考量后,兜兜转转,他选择了中国传统这条路,无论是做人,还是做画,发现“古“的并不是陈旧的,并不是落后的,而是先进的。

  比照“六法”林海钟解读塞尚的《圣维克多山》

  嵩山少林寺图 200cmx420cm 皮纸设色 2020年 北京画院展出

  眼见并不为实,凡眼的局限性往往造成错觉,如果你看到的是焦点透视中的风景画,就无法体会古贤眼中,心中的山水真实境界,陶冶其中。欣赏山水画需要摆脱以个人为中心的焦点透视,不仅停留在肉眼见到的自然物形,而是像古人一样徘徊在山水间,以平视的眼光,甚至是一种漂浮在半空的“神仙视角”畅游其中。这也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散点透视”。中国山水,观画即是和作者一起畅神,陶冶于文人智慧,也是一种解脱和精神修行。欣赏这些作品仿佛置身于全息影视中。在二维平面上林海钟完成了大卫霍克尼的摄影拼贴。

  大卫霍克尼影像拼贴作品

  永恒的山水和锁定在山水间的人物瞬间,有如京剧亮相前的精彩捕捉,永久和当下时空关系的定格无论是祖师开悟的一刻还是尊者悟道的过程人物身体多方向扭转,记录的是一个动的过程。与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殊途同归。

  左:林海钟《相变图》局部“山中何所有”展览作品

  中:禅林宝相册,纸本水墨“山中何所有”展览作品

  右:毕加索亚威农少女局部

  两个展都在北京,林海钟特意做了一组有关北京的作品,尺幅虽小却气势宏大,北京印象和记忆尽收眼底。站在作品不同角度游走仿佛置身现场,每幅都具神来之笔。观者在方寸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北海步高》横26.3厘米,纵34.3厘米,纸本设色 2021年北京画院展出

  “山中何所有”亮相798艺术区当代艺术舞台

  “山中何所有”展览通过别具特色的策展和展陈与作品遥相呼应使中国画以新的面貌参与到798艺术区这样一个当代艺术的舞台上。参展的十位学生来自国内外,他们是金思思、柯伟业(MichaelCavayero)(美)、丸川直人(日)、王恺中(中国台湾)、王素柳、翁志丹、诸贤模(韩)、郑宇、朱正、赵柘。均为林海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林海钟谦虚地说这个展是他们一起志同道合一起画画的人的群展。展览也是林海钟多年来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结果。作品诠释中正古意,或平淡天真或温柔敦厚,同时又兼具明显的个人色彩和名族特性。林海钟相信并且也在践行中国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在越来越开放的将来必将惠及世界。

  “山中何所有”展览现场——798艺术区空间站画廊

  小林哥哥的礼物,将中国画根植在孩子们心中

  林海钟老师此次北上还完成了一件大事。他化身为“小林”,专门创作了一本展览公共教育手册《小林带您看展览》。以展览为主线把中国文化和绘画知识寓教于乐,深入浅出。这也应该是他的一个心愿,中国文化的延续需要从孩子们开始。

  《小林国艺丛书:海印梵钟——小林哥哥带你读国画》“这根大石柱称为华表,相传是部落时代的一种图腾标志,古称桓表,以一种望柱的形式出现,庄严而神圣。”

  灵隐寺济公殿壁画:开创水墨壁画的先河

  最后谈到林海钟不得不提起灵隐寺,济公殿和那里的壁画。10年以前也就是2011年,浙江日报杭州11月23日讯:“在杭州灵隐寺济公殿,18幅高3米、总长50米的壁画全新亮相,环绕济公殿四壁——如一幅江南山水画卷徐徐展开,展现济公传奇的一生。”灵隐寺住持方丈云林光泉长老专拟文字赞颂,称其功德无量。

  “海鐘君乃當今青年才俊,其所圖畫,深受五代諸師之影響,宋代古意之啟迪,參详六朝精奧,而自創新派,引領當今禪畫之潮流,為完成濟公殿壁畫,發幽思,極盡其能,承古意,再發新技,率一干後學,夜以繼日,終成不朽之作!~雲林納僧,遂發數語,以念其功德,是為記。”

  雲林光泉於臥霞山房

  辛卯年冬月

  灵隐寺济公殿的壁画创作工作,是林海钟做为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带领他的学生历时三年完成。他们有如侦探般从典籍和遗存中挖掘研究,在细小和慢工中研习,还原了一个不拘一格的一代高僧。画面没有改变济公在民间嬉笑怒骂的亲切印象,但同时多了一些禅家的飘逸。壁画同时还原了南宋的市井风情。打破了色彩浓烈的壁画定式,开创水墨壁画的先河。这一选择是经历了深思熟虑的决定。从林海钟当时的创作构思中可以看出是“绚丽复归平淡的人生体悟在色彩中的体现”。

  灵隐寺济公殿壁画

  林海钟年少成名,在中国画艺术的道路上笔耕不辍。人说十年磨一剑,灵隐寺的又一个十年后,双展在北京的金秋成为林海钟的又一份礼物。林海钟是有使命感的,历经四十年的实践和研究的感悟,中国文化的好,他希望更多的人看到。

  同时参与了灵隐寺修复,改造计划的中国美院建筑学院的王澍教授曾在文章中提到“在这个浮躁喧嚣年代,有些安静的事得有人去做”他笔下的林海钟性情温润逸旷,能把毛笔尖上几根毛的感觉都写出来,独步寒林山水,文人风骨不绝。(文/于芷若)

  备注:

  “海印梵钟——林海钟作品展”2021年9月26日至10月7日,北京画院美术馆

  “山中何所有”师生群展2021年9月29日至2022年1月,798艺术区空间站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中国画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