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市场遍地开花:有价无市成为久存的尴尬
2015年01月16日 07:33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收藏本文
詹继放
所谓“生活”,通常分两个层面,物质和精神。
物质是生活的基础,至少要不愁吃穿。只要不瞎折腾,又没遇到兵荒马乱,解决吃穿相对容易。稍麻烦的是“精神生活”,它有太多该有或不该有的讲究,标准也各异,难。
玩不到一起就各耍各。人以群分,有个群体就叫古玩一族。
所谓古玩,即是有些年头、又可作收藏品的东西。我们虽有悠久灿烂的文化,但老祖宗留下来的很多好东西,或被标榜“文明”的洋人抢走了,或在“文革”中毁了。幸存的,也在早几年我们只是将“保护文化”当口号喊时,被成批走私到了海外。
物以稀为贵,这是一说;只要中国人掺和,什么都值钱,这又是一说。曾有人戏谑,假如中国人迷上鹅卵石,每人抱几块回家,鹅卵石要靠进口。如果再炒,很多国家就看不到鹅卵石了。当下古玩热气逼人,似乎也应了这两说。
古玩属“雅好”,还是财富的象征,几乎能为“高大上”代言。“我有一件元青花……”便有人肃然起敬。当然,那份“敬意”更多是想到它能卖多少钱,“高雅”不起来。更不高雅的是,国人素喜凑热闹,什么东西热,各路英雄、“狗熊”就会齐聚,“弄烂为止”。古玩是否被弄“烂”了不得而知,“滥”了却是事实。
眼下,古玩市场遍地开花。“明成化”、“清官窑”批量供应,价格也以“万”为单位。打开电视,各式“寻宝”、“鉴宝”节目让人目不暇接,且都有一群专家或自以为是专家的人助阵。每到一地,“献宝”场面极其火爆,还要“海选”。节目现场,最兴奋的莫过于“专家估价”,顷刻间就会产生一群百万甚至千万富翁:一只盘子,专家称“150万是保守的”;一块枣子般大小的翡翠,专家又说“至少要一千万吧”。献宝人眉开眼笑,在观众惊羡的注视中,连走路都有些晃。唯一没人解答的是:卖给谁?谁又会买?
有价无市,古玩市场上久存的尴尬。“有人说值千儿八百万,听了就是,不要太当真。”在古玩上也算有些“段位”的影视演员王刚如是说。“那些专家既非买方又非卖方,价估错了、看走了眼,属个人意见,不会负任何责任,听者该抱娱乐的心态。”这番告诫,出自一位收藏家之口。可惜,就像看影视剧一样,人们更乐于相信和传播那些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的东西。
不能说那些专家都是“托”,有些无意哄抬自己干的那一行,正常。但某些专家拿着国家拨付的工资,却频频出现在与文物研究和保护关系不大的古玩鉴赏、拍卖场所,就不正常了。据知情人称,点评哪些古玩专家会先做“功课”,只需花些背功。价格怎么“建议”,则要迎合付他们外快的主办方。正是某些专家和炒家事实上的联手,古玩市场上才会出现太多“纸上百万富翁”,还引诱更多人去“捡漏”,玩击鼓传花似的游戏。近日有消息称,一些“腕”花了高价买的东西,却被认定多为假古玩。那些玩意,肯定有专家“鉴赏”过。
收藏本身就是一种投资,“藏宝于民”亦是保护文物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当下,人们对古玩的那份热度更多是冲着它虚悬的价格。推波助澜的,便是古玩商人和某些能分一杯羹的专家。想冷静也简单,不妨问专家一句:您买不买?帮我找个买主?
如果是直播,场面将很尴尬。
(原标题:“古玩”说)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