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秋拍:油画雕塑各出绝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3日 09:1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编者按 秋拍在即,北京各大拍卖行纷纷披露了秋拍拍品,在与书画、瓷杂并称三大板块的油画雕塑方面各出绝招。本刊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做一番盘点梳理,为艺术品爱好者、投资者提供全景式的扫描以及选择性的投资参考。

  ⊙记者 邱家和 ○编辑 陈羽

  北京匡时5周年秋拍

  力推名家名作

匡时秋拍的王沂东《红绣球》匡时秋拍的王沂东《红绣球》

  今年秋拍时值北京匡时成立五周年,油画雕塑专场中当代艺术、写实主义、早期油画等各个板块都推出了诸多名家名作。如当代艺术部分,不仅阵容整齐,而且其中的刘野作于2000年的《中午的蒙德里安》,是其蒙德里安系列作品中知名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一张;方力钧巨幅木刻套印彩色版画《2003.2.1》,是他展出和出版次数乃至公共收藏之最,也是拍卖中唯一可见的方力钧巨幅彩色版画;尹朝阳2003年的《赵棒之二》,曾被多位批评家视为年青一代艺术家创作之巅峰,其成交价格可能突破近年尹朝阳作品成交记录。

  此外,专场的八五新潮专题,有夏小万的《生灵》(作于1988年),曾经参加过上世纪90年代初名动一时的首届中国美术批评家提名展;舒群的《绝对原则二》则是绝对原则系列作品在拍场所见的唯一一件;耿建翌的《洗头》则是其被视为美术史经典的理发师系列的经典之作。

  学院经典与写实主义部分,有靳尚谊1984年的《宁静》。匡时副总经理尤永表示,靳尚谊1984年创作的4张画都是名作,但只有这张进入拍卖。考虑到上世纪80年代对人体艺术的全民讨论,此画更有非凡时代意义;王沂东创作于2004年的《红绣球》,属于艺术家的中国红系列,而1.5米以上的大尺幅也殊为罕见。

  早期油画部分,则有关良的《灵岩山》,是近几年拍场出现的关良油画中尺幅最大、出版最多的;秦宣夫创作于1984年的《拼搏》(47×75cm,布面油画)是体现秦老晚年创作风格的重要代表作品,曾参加过三次重要画展。而杭州艺专大师系列专题中,赵无极1961年的《5.12.61》在其同期作品中是尺幅最大的一张,其红色背景也十分少见;朱德群作于1997年的《稳重》,则多次出现在其画册和著录中。

  中国嘉德首次推出

  20世纪中国油画先驱专场

嘉德秋拍的吴冠中《鸡冠花》嘉德秋拍的吴冠中《鸡冠花》 

  将于下周末举槌的中国嘉德秋拍,特别推出了国内首场20世纪中国油画先驱专场。作为最早的挖掘者,中国嘉德自1994年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梳理与挖掘20世纪油画先驱作品市场,据嘉德有关人士透露,这是中国嘉德基于多年来对二十世纪油画先驱作品市场缜密的研究和分析后,特别将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油画名家的精品汇集而成,按照艺术史的脉络呈现出20世纪中国油画先驱的面貌和层次,共推出近40位艺术家的61件拍品,估价总额约1200万元。

  他表示,徐悲鸿的《国殇》、《北风农夫》值得关注,而李超士的《石榴》、《济南北园公社》则来源可靠,价格低于10万元;关良的《禹王庙》已多次发表,最早在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露面;而其中估价最高的吴冠中的《鸡冠花》(200万到250万元)则有两个难得:一是属于艺术家很少见的静物画;二是属于上世纪50年代的作品而非其常见的70年代的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板块的作品一直被市场低估。他表示,从艺术史的发展脉络以及市场的属性和规律来看,这种学术和市场不对称的现象必定是暂时的。近来国内藏家对艺术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学术引导收藏的风气日益浓重,相信他们推出这个专场拍会给那些兼具学术价值、文献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老油画带来市场契机。他还强调,他们在征集与筛选中特别强调来路可靠、作品精到,希望能对市场起到引导作用。

  北京华辰影像专场

  中国最早影像浮出水面

中国最早的照片中国最早的照片

  将于11月19日起举槌的北京华辰秋拍,其影像专场中将推出一张据信是中国最早的照片——瑞士摄影师罗西耶1858年拍摄的广州将军穆克德纳立体照片。罗西耶当时为一家英国最有实力的摄影器材与立体照片发行商工作,成为中国摄影史上的历史人物。华辰专家李欣女士指出,在中国摄影史上1860年是一个界限,此前的照片是极少见的。

  她还表示,他们在老照片中尽力挖掘新的题材,如保罗·尚皮翁是摄影爱好者,在中国拍了不少照片,但因时间较早而留存极少,欧洲的几家博物馆里保存的仅有28张,这次有两件上拍;又如著名的《赫达·莫里逊相册》,她先在中国早期照相馆工作,后成为专业摄影师,拍了许多中国照片,后来专为达官贵人做相册,其作品大多捐给澳大利亚的博物馆。这个相册来自一个私人收藏,是当时为一个德国公使所做。她还透露,这些老照片中还隐藏着可以填补中国近代史史料考证空白的标志性新闻,比如出自著名英国摄影师桑德斯的照片,其主人公就曾被认为是晚清名人沈葆桢,现在有人指出那是误读。目前谁是谁非还没有定论。

  专场还推出了两个专题:“来自照相馆的照片”梳理了照相馆在摄影史的影响。李欣指出,有意思的是照相馆虽然最早起源于香港、广东,但到后期的重点是在上海。清末民初真正留下来的,还是在上海,而且好的作品都是在上海拍的。这说明上海在中国历史上特别的地位,当时的经济中心在上海。“向摄影致敬”则如旅美教授陈建中所说的:“回到摄影诞生的原点,认识摄影作为一种光化学艺术表现形式的原始初衷,探讨摄影新技术在当下艺术创作的位置和作用”。李欣表示,这个专题的照片最近比较时兴,都是尝试各种表达方式的,如后期制作尝试用不同的材质成像,如用晒蓝工艺,印在丝绢、玻璃、宣纸等。还有用传统工艺放在亚麻布上。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