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贵州侗家村寨》1680万成交引爆全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6日 09:03 博宝艺术网
【博宝艺术网讯】博宝艺术网记者小波现场报道 2010匡时五周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油画雕塑专场” 中由吴冠中大师创作的《贵州侗家村寨》一画以300万人民币开拍,现场竞拍气氛十分火爆,出价频频惊爆现场,媒体的的焦点落在几位现场竞价的竞拍者,经过现场拍者的激烈竞拍,最终以1680万的高价成交,拍卖师落锤之刻,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
签名:八十年代初作贵州侗家村寨,吴冠中追记,一九九二年。 钤印:吴冠中印、八十年代 展览:“风筝不断线—缅怀吴冠中先生全球华人珍藏作品展” 保利博物馆 2010年8月 来源:印度尼西亚私人收藏 1970年代中期开始,吴冠中在油画创作的同时开始了水墨画的探索,从而得以突破单以油画表现中国式审美意境的瓶颈。他说:“我的水墨画大致有三种创作方法,一是用笔墨直接对景写生,二是根据写生的油画移植,三是参照速写素描稿发展。往往,那失败了的油画移植成水墨后,效果反而好多了。但有时候,水墨无能,又需靠油彩来解决。我抢了数十年油画这副板斧,仍感到太受客观对象的局限和约束,还不能得心应手,改用水墨时,有很多方面比较更自由更舒畅。”在实践中,吴冠中突破了传统水墨的窠臼,将油画在体面、色彩、造型方面的表现力融入水墨的画面,与水墨的点、线巧妙结合,创作出既具有中国气派和风韵,又带有强烈现代意味的水墨画新面貌,不仅为二十世纪后期的中国画坛注入了一派生机与活力,也为传统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与发展创造性地提供了全新的风格与样式。
1980年代是吴冠中水墨创作成果最为丰硕的一年,他自己是这样评价这个阶段的创作的:“到八十年代水墨成了我创作的主要手段,数量和质量颇有压倒油画之趋势……四十余年的油画功力倒做了水墨画的垫脚石”。 山水是吴冠中创作的重要内容。他所作的山水,并非要表现自然的表象,他要抓住的是其中的精神与气韵。象不象不是关键,而是要在似是而非中去体味艺术创造的形式之美。吴冠中的水墨山水,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了,尽管他使用的是水墨画的材料,画面里也讲究笔墨线条的运用,然而在构图与布局上,他引入了现代的形式观念,这一点与传统山水画有很大区别。但是,他在创作中又追求诗情画意,重视画面意境和气韵的生动,这又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所珍视的。 从画面上看,树木和民居是《1982侗家村寨》观照的主体。侗家村寨地处贵州的原始森林,而贵州始终是吴老写生最常踏足的省份之一。
“我好深山老林、原始森林,也多次冒着艰险进入这些林子写生过。……这回到了贵州,也还要找原始森林。同志们介绍我到了雷公山。……我不是徐霞客,我的目的是作画,千里迢迢而来,为的想捕捉粗犷原始之美;虽天天落雨,还是要画,用雨伞扎在画架上,用大块塑料薄膜张挂在树枝间聊作帐篷,却不理想。”(摘自吴冠中在《贵州山丛寻画》) 1982年的吴冠中,曾到贵州雷公山、锦屏、清水江等各地写生,一路啃冷馒头,喝冷水,费劲千辛万苦,进贵州深山寻画,功夫不负有心人,贵州山区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壮美的民俗风情让画家激动不已,创作了不少精彩的写生作品。吴冠中曾引用过王安石的话:“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侗家村寨中这片葱茏的森林,表达的不仅仅是艺术家本人对自然特色的,更真是记录了吴在历经困难后完成创作的浓烈欣喜。 画面中的侗家村寨,宛若世外桃源,点缀在密林间,宁静幽隐而又交通相连,房屋疏落有致却又绵延不绝。画中依稀可见勤劳的侗家人在劳作,他们鲜艳的服装是画面中跳跃的亮点,与远处的山脉、近处的树林形成动静相宜、冷暖相称的和谐画面。在这幅画上树木、江水、云山的表现依然具有传统中国画的神韵和意境,而色彩与人物又带有西画的跳跃与秩序。
《贵州侗家村寨》一画作创作于1982年,1992年吴冠中先生追记补款之后,在韩国国家美术馆同李可染、白雪石等先生画作一同展出,后由印度尼西亚重要藏家收藏此画十八年,今年参加北京举办的“风筝不断线——吴冠中作品珍藏展”始得与国内观众见面。( 博宝艺术网记者小波现场报道)
博宝声明:文中出现的数据均来自博宝艺术网数据中心,文章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