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静物》180万落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2月08日 15:01 新浪收藏 微博

林风眠《静物》180万落槌 林风眠《静物》180万落槌

  新浪收藏讯  2012年12月8日,荣宝斋(上海)2012秋拍在上海四季酒店举槌开拍。在书画专场中,本场图录的封面作品林风眠《静物》以150万起拍,价格迅速上升,最终以180万的价格落槌。此件拍品之前估价为150万-200万,尺寸36×36cm 约1.2平尺。

  林风眠学习西画,注重创新,偏向墨彩,他认为中西的融合应该是以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精神为主,艺术的现代性、个性应该和艺术的民族性相结合的。他综合了中国古代绘画和西方近代绘画的视觉经验,在否定传统文人画的程式和模式的同时,吸取与保留传统文人画重神韵的本色,使中国画的语汇既具民族性又具世界性,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

  林风眠的静物画大多画瓶花、盆花、玻璃器皿、杯盘、水果等。在这一些静物作品中,他探索构图、色彩、线描与色光的结合,东方神韵与西方形式的统一。在形式求索背后,是对美和生命活力的无穷追求。《静物》一作,林风眠借助物象的载体来抒发他的色彩感觉与胸中画意。画面仅仅描绘了一只瓶花,一片蓝色的桌布,两三只柠檬,两只玻璃器皿,简而可简的画面元素,在灰墨平涂的水彩之中,调子很统一,肌理变化多端,色墨的流动感,如同生命的悸动,非常轻巧雅致而且层次浓厚。全圆素净贞洁,这些瓶罐杯盏,虽取材灵感来自家中实物,但已升华为画家创作假托的意向,画面上稚气朴素,但是一贯的剔透空明的气氛与宁静的画面令人心凝神释。整个画面构图开阔舒朗,尤其是表现主义的色彩,显示出画家的大胆探索,勇于开拓的艺术魄力,背景中的中国式的图案,犹如图腾般的强烈,而玻璃器皿的盘和柠檬用厚重的笔触和鲜艳的油彩横抹,形成了极富表现力的对比。画面从绚丽而又平淡,清新自然,耐人寻味。观赏这些静物,犹如面对一处宁静而灿烂的“桃源”,一片充满情和爱的光焰,一个变化着感觉、心境和情绪的内在世界。大师把静物画得如此丰富、精致,如此具有心理性。

  林风眠绘画表现中西文化融合也是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的。林风眠的静物画模糊了中西文化差异与冲突的界限,为多元化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带来了新鲜血液,展现了无限的生机。林风眠静物画极为稀少,更显弥足珍贵。因此一旦在拍场出现定为买家争夺的焦点

  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勤工俭学入法国蒂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为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辟者和先驱。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6年受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出任中华民国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西子湖畔创办中国第一个艺术高等学府暨中国美术最高学府—国立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任校长,师育艺术群星:李可染、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王朝闻、艾青等著名艺术家皆出其门。后来隐居于上海淡泊名利,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常务理事。林风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