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海:对《拍卖监督管理办法》的几点认识

2013年01月11日 17:17   新浪收藏  微博

王凤海 王凤海

  相关报道:

  工商总局就《拍卖监督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刘双舟:拍卖监督管理办法与管理暂行办法比较

  季涛:对《拍卖监督管理办法》的初步解读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9号公布了《拍卖监督管理办法》,并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拍卖行业监督管理的相关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拍卖监督管理办法》有哪些新的内容?它的施行会对拍卖行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新浪网收藏频道特约拍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兼职教授王凤海先生针对此事撰写评论,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作者:王凤海[微博]

  2001年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101号公布了《拍卖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并自200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12年过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又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9号公布了《拍卖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一部政府规章,《暂行办法》从它出台开始,就颇受争议,一直到十二年后的今天,终于将退出历史舞台,被一部新的、更贴近市场、更具操作性的《办法》所替代。《办法》重点对备案管理、现场监拍等制度进行了修改,简化了办案程序、完善了监管制度,值得肯定。

  拍卖本身是一种开放式的市场行为,应该用市场化的手段加以管理。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真正意义上的拍卖行为,是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的特定产物,可以说,没有商品交换和市场,就没有拍卖。在我国,由于数千年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社会的历史,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拍卖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拍卖业的管理部门也更习惯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手段来管理这个市场。

  对照《办法》与《暂行办法》,虽然并无太多实质性变化,但其个别条文的修改,却体现出市场监管在向着合理、宽松、更具操作性方向发展。例如《办法》不再将受理备案的时间限制在“拍卖日前七天内”,拍卖企业只要在拍卖活动当日前到工商机关备案即可,增强了拍前备案在时间上的灵活性;《办法》删除了《暂行办法》中关于工商机关“应认真审核拍卖备案材料,对违反法律法规及本法规定的应及时处理”的规定,同时,还删去了备案内容中拍卖标的“有关审批文件”和“其它材料”等表述,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拍卖备案材料进行实质审查改变为进行形式审查,从而明确了拍卖备案不是行政许可,拍卖活动是否在工商机关备案不影响其效力的总体思路;《办法》不再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实施拍卖现场监管”的内容单列一款,并增加了“互联网受理拍卖活动的备案材料”的新备案方式,也为拍卖企业提供了方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办法》删除了《暂行办法》 “不经拍卖竞价程序处分拍卖标的”的行为的限制,减少了对当事人行为自治的行政干预,为拍卖业与国际接轨留下了相应的空间。 

  在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市场的监管部门,有责任对各种市场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拍卖市场也不例外。当前,在我国拍卖市场中,最大的问题是有很多非拍卖企业擅自从事拍卖活动,理应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相应的处罚并给予管理,可在《办法》中,我们仍然看不到相应的条款,不得不留下些许遗憾。

  作者简介:

  王凤海

  男 中共党员 国家注册拍卖师。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兼职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起草人之一,我国拍卖师执业资格制度设计者。

  1991年至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资部体制法规司行业处、综合管理司审批处,1993年至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市场司综合管理处副处长。

  1994起,从事拍卖业管理工作(主要负责研究、起草拍卖业管理、拍卖从业人员培训、拍卖师考试考核认定等有关规定、负责相关政策协调及组织拍卖业理论研讨及新闻宣传工作等),1999年至2011年,任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中拍协北京培训中心主任,中拍协理论信息部、理论宣传部主任、中拍协法律咨询与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新闻发言人。曾开创并负责拍卖行业的理论研究、法律咨询、新闻宣传、行业自律、拍卖师培训考核及拍卖企业的资质评定工作。

  本人曾指导或参与国内一些大型拍卖活动(如长城资产全国大联拍、青海省探矿采矿权拍卖、刘晓庆欠税房产拍卖等)的策划工作,本人主持过多场(如首都慈善爱心义拍、“京交会”会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品暨中国书画精品拍卖会、陕西省府谷县新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会、北京慈善协会、 国风儿童书画捐资助学慈善义拍、中法当代艺术交流展作品拍卖及我国首次二手工程机械无底价拍卖等)拍卖活动。

  本人曾指导并亲自参与多起拍卖诉讼案件(如吴冠中假画案等)的论证工作。

  1995年以来,在《经济日报》、《法制日报》、《国际商报》、《中国商报》、《大公报》、《艺术报》、《京华时报》、《艺术财经》、《鉴宝》、《收藏》、《艺术版权》、《中国拍卖》等报刊上发表有关拍卖文章近百篇。1997年9月,《借鉴国外经验、办好拍卖市场》一文,获内贸部“促进内贸改革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成果优秀奖。1999年3月至2000年4月,参与《全国拍卖从业人员资格培训教材》、《全国拍卖师执业资格培训教材》、《拍卖教程》的编写工作。《中国商品市场大全》(1996.9 中国经济出版社 1000千字)、《拍卖法全书》(1997.1 中国商业出版社 298千字)作者之一;《拍卖法案例指南》(2004.11 法律出版社 230千字)、《拍卖法案例指南(续编)》《2007.12 法律出版社 249千字》主编之一;《中国拍卖二十年》(2007.1 知识出版社 400千字)编委会副主任、总纂稿人;《拍卖指引》(2008.1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千字)作者之一。

  主要兼职:

  2006年5月起,任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2011年起中国首届百名著名书画家亚洲行――日本友好行总顾问。

  2011年2月起,任中国艺术家协会书画研究院顾问; 

  现任《鉴宝》、《收藏》、《艺术版权》等杂志顾问。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