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十大拍卖(图)

2013年02月25日 10:54   艺术财经  

  撰文/王晓孟

  成交额“腰斩”,这是2012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最终的事实。遥想一年前,陈东升预言2012年的拍卖将下滑40%,很多人不以为然,没想到今天突然一语成谶。“热钱”走了、精品少了、基金不再疯狂、查税风波接踵而至……2012年的中国艺术品似乎从未经历过如此“重重磨难”。但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是市场向理性调整的必经阶段。而回首这一年,还是有很多场景让人记忆犹新,其中有人、有事,也有万人瞩目的艺术精品,虽然俱已成为历史,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未来也将在这刚刚过去的历史中起步。

李可染《万山红遍》李可染《万山红遍》

  最贵拍品  李可染 万山红遍

  前有《韶山》,后有《万山红遍》,一年两件作品拍卖过亿,2012年的“拍卖之王”当属李可染,风头不让齐白石、张大千。

  2012年6月3日,北京保利近现代书画夜场,李可染《万山红遍》以1.8亿起拍,2.55亿落槌,加佣金2.9325亿元成交,刷新李可染个人拍卖纪录的同时,也成为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价格最高的拍品。据著名鉴藏家刘文杰考证,李可染于1962-1964年间共创作7幅《万山红遍》题材的作品,此作为其中最大一幅,堪称用功最精的作品,它的高价拍出,无疑为低潮回归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比于2011年的“破纪录”年,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遭遇整体调整的情况下,成交价“破亿”的拍品数量急速减少,从2011年的20余件下降为去年的5件(其中春拍4件,秋拍1件),但比之于2011年4.255亿元成交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近3亿元成交的《万山红遍》并不逞多让,在整体份额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成为新一轮行情的定海神针。加之中国嘉德[微博]在2012年5月12日以1.242亿元拍出李可染《韶山》,以及2012年全年共有16件李可染作品的拍卖价格超过千万,使得2012年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成了货真价实的“李可染年”。

  2012年拍卖亿元作品

排名 拍品名称 估价 成交价(RMB) 拍卖公司 拍卖日期
1 李可染 1964年作 万山红遍 镜心 咨询价 293,250,000 北京保利 2012-06-03
2 过云楼藏古籍善本一百七十九种 RMB180,000,000-180,000,000 216,200,000 北京匡时[微博] 2012-06-04
3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HKD 60,000,000-80,000,000 168,990,180 香港佳士得[微博] 2012-04-04
4 李可染 1974年作 韶山 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 镜心 RMB80,000,000-150,000,000 124,200,000 中国嘉德 2012-05-12
5 王振鹏 1323年作 江山胜览图 手卷 咨询价 101,200,000 北京保利 2012-12-04
过云楼过云楼

  最罕见拍品  “过云楼”藏书

  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固然难得,北宋的汝窑瓷器也不多见,但是回顾2012年的拍场,最令人难忘也最罕见的拍品当属“过云楼”藏书。

  从巡回展览到学术研讨会,从5,000万元的保证金到1.8亿元的估价,从拍卖现场董国强[微博]高烧督战到拍后北大与凤凰集团之争,“过云楼”藏书在短短几个月之内成就了一个神话,使得一个简单的拍卖演变为轰动主流媒体的文化大事件。2.162亿元的成交价格或许将古籍善本的市场推向了新的高度,但是“过云楼”藏书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却难以估量。

  中国收藏传统历来是古籍善本重于书画,而顾氏“过云楼”藏书本就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经过一个半世纪、超过六代人的收藏,顾氏藏书囊括了宋元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800余种,其中3/4已于上世纪转归南京图书馆,仅剩1/4的170余种尚在私人藏家手中。其中,宋代百科全书《锦绣万花谷》在藏书界一直声名显赫,不仅是传世孤本,也是目前海内外公私所藏部头最大的完整宋版书,清代著名学者阮元有“书成锦绣万花谷,画出天龙八部图”的诗句,其文献与辑佚价值之高罕有与之比肩者。加之其中元刻《皇朝名臣续碑传琬琰集》这样名重天下的存世孤本、元代刘氏日新堂、明代毛氏汲古阁这样鼎鼎有名的藏书家和出版家的珍本以及黄丕烈、顾广圻、鲍廷博等大家批校手迹,此批“过云楼”藏书在民国时期就已是千金难求的国宝级藏品。

  随着这批藏书最终花落江苏凤凰出版集团,今后的市场中将不会再有“过云楼”,但它无疑找到了最合理的归宿。

徐悲鸿 九方皋徐悲鸿 九方皋

  最具争议拍品  徐悲鸿 九方皋

  古今中外,艺术品作为商品进入流通以来,赝品问题便一直如影随形。虽然从业者对之人人喊打,但是造假仍然屡禁不止,甚至在利益的光环下蒙上了几分心照不宣,于是乎越古老的艺术品也就越需要考验收藏家的眼力。不过,在古代工艺品和书画成为“重灾区”之后,赝品已经开始向中国早期油画甚至当代艺术中渗透,直叫人拍脑门大呼“防不胜防”。这不,继2010年徐悲鸿《裸女:蒋碧薇像》在拍卖界闹出大笑话之后,早已经作古的徐悲鸿在2012年再次“躺着中枪”。

  事情起因于2012年6月底举办的上海宝龙拍卖会,落款为徐悲鸿、作于1931年的油画《九方皋》以1.02亿元高价拍出。其实在拍卖之前,这幅画作的真实性一直备受业内人士和网友的质疑,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934年《美术生活》第七期曾发表徐悲鸿国画《九方皋》,并配有图片,但与此次上拍油画没有任何关系;拍卖行此前介绍此作源于“约翰·贝拉家族收藏”,但无法提供证据,后该家族后裔又向国内媒体发表独家声明,该家族从未出售过任何艺术品收藏;此件油画在构图上截取了国画《九方皋》的右半部分,但创作手法拙劣、人物动物比例失调……

  不过,拍卖行和买家认定油画《九方皋》为徐悲鸿真迹的最重要依据则是:四川美术出版社2011年再版的《徐悲鸿全集》收入了这幅作品。但是该画册注明的主编者为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和徐悲鸿纪念馆,其中收录了不少品相怪异以及近两年在拍卖市场上出现的作品,就包括之前备受争议的《裸女:蒋碧薇像》,而且徐悲鸿纪念馆甚至否认出过这本书。

  徐悲鸿的《九方皋》暴露了拍卖行业鉴定问题的乱象,但人们对其穷追猛打的同时,更应该反思艺术品出版行业的良莠不齐,从源头上捣毁造假者的温床。

徐冰 地书项目徐冰 地书项目

  最前卫拍品  徐冰 地书项目

  地书是什么?或许徐冰的《地书项目》在上海泓盛成功拍出之后,很多人仍然搞不清这件所谓的“虚拟艺术品”究竟是什么。一言以概之,《地书》是一种标识性的语言,它是徐冰自2003年起持续进行的艺术项目,包括出版书籍、版画、字库软件、动画、装置、工作室场景再现、概念店等。徐冰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了世界各地众多已经被使用,具有共识基础和文字性质的图形标识,经过精密的构思与再造,研究描绘出数理、制图、乐图、舞谱、商标等等专门领域的表达符号。换句话说,这是一套文盲也能明白其意思的语言。

  为了展呈现这件拍品,上海泓盛特别打出了“一项展览·一件拍品 ! 一段历史·一生收藏”的口号,从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及文献价值着手归纳整理,分析作品的学术价值及社会价值,定位作品的收藏价值,以专项专拍方式呈现,从而完成整个项目过程。而拍卖结果也不负众望,一位国内重要藏家低调现身,通过电话委托以650万元落槌竞拍成功,完成了如此大型的艺术项目在国内及全球华人艺术市场的首拍。

  回顾2012年的拍卖,很多整体上拍的拍品必将成为人们长期讨论的话题,但是相比于那些“实打实”的拍品,《地书》的成功拍出无疑为拍卖行突破传统模式、挖掘艺术收藏新领域、拓展新时代的收藏体系做出了楷模,堪称2012年度最前卫拍品。

倪瓒 乐圃林居图倪瓒 乐圃林居图

  最大“漏儿”  倪瓒 乐圃林居图

  100元起拍,500万元落槌,2012年12月19日,在上海泓盛秋拍的纸杂文献专场上,拍前一度被拍卖公司所忽视的倪瓒《乐圃林居图》以575万元的成交价格创造了一个奇迹,虽然成交结果已是起拍价格的数万倍,但这件作品无疑是去年秋拍乃至2012年拍卖市场的最大“漏儿”。

  纸杂文献本就是上海泓盛力推的版块,最大的特色便是无底价起拍,同时又囊括奏折、龙袍、文玩、字画、照片、版画等各色拍品,堪称拍卖中的“跳蚤市场”,足以满足各类大众收藏群体。正因为如此,该专场本身就是“捡大漏儿”的场次,而且也更加考验藏家的眼光。《乐圃林居图》就是如此,本是一组两件作品一起上拍,作为其中的一件,甚至连作者都没有。拍卖公司起初也并没在意,没想到收到图录的藏家纷纷打电话咨询,言之凿凿地说这是“元四家”之一倪瓒的一件精品。

  与此同时,拍卖过程也跌宕起伏,甫一开槌便引起场内藏家和电话委托的激烈争夺,价格瞬间从100元蹿升至数十万,经过一番胶着,一位藏家更是直接报价100万,片刻之后又吸引几位买家加入战斗,直至500万元落槌,一举夺得全场头筹。即便如此,这件作品的真实价格仍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要知道倪瓒的精品在拍场上早已是千万元的级别。

  在市场深入挖掘之后,谁言“拍场无奇迹”,那些泓盛拍卖现场的藏家和观众就亲历了“见证奇迹的时刻”。

八大山人 荷花水禽八大山人 荷花水禽

  最遗憾流拍 八大山人 荷花水禽

  “不应该啊,这么好的八大,比齐白石还便宜,钱都到哪儿去了?买当代了?”伴着2102年保利书画夜场中拍卖师无奈的感慨,现场一片哄笑。但是该专场的封面拍品、八大山人《荷花水禽》以2,000万元起拍,喊至2,400万元便无人加价,最终遗憾流拍。

  有时候艺术品拍卖就是让人捉摸不透,早在2012年年初,就在业内外对未来一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一片唱衰之际,拍卖公司也纷纷表露出“征集困难、精品难觅”的无奈。事实也是如此,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大部分精品都已落入藏家手中,按照市场规律,短期内很难再次流入市场。这也促使拍卖公司将征集的范围从国内拓展到海外、从大城市走向二三线城市。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物以稀为贵”更应该是市场颠灭不破的真理。

  但是八大山人《荷花水禽》的流拍还是有些让人匪夷所思。该作不仅是八大为人所称道的花鸟题材,而且可谓“传承有序、著录清晰”。据考证,该作曾为日本著名收藏家小林荣居所藏,并收录于其所编著的中华书局[微博]1919年珂罗版《八大山人真迹》一集中,后又出版于王方宇的《八大山人论集》第224页(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印行,1985年),最终又经广东富商何冠五收藏。虽然拍卖公司上拍之前通过展览、出版多次宣传,而且该作2,500-3,500万的估计也较为合理,但是最终的拍卖结果仍未达到最低估价。

  或许,我们只能用“无常”来形容变化莫测的艺术品市场,如果非要从中寻求一丝安慰,那这“无常”也正是艺术品市场的魅力所在。

名人信札名人信札

  最异军突起拍品  名人信札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之一,而西晋陆机写给友人的信札《平复帖》则是中国留存最早的墨迹。事实上,早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刚刚起步之时,名人信札便已最先进入拍场,但是直到2012年,它才以惊人的姿态在平淡的市场中异军突起。

  名人信札集书法艺术价值与史料研究价值于一身,须知它有多珍贵,当年收藏家张伯驹为《平复帖》倾家荡产便可见一斑。市场的深入必将重现文物的文化和市场价值,名人信札也是如此,早在2009年中国嘉德春拍,陈独秀、梁启超、徐志摩等致胡适的一批信件,便创下744.8万元成交价的惊人纪录。但即便如此,名人信札的市场却从未像2012年一样火爆和持久:2012年中国嘉德春拍和四季拍卖,,朱自清的楷书七言诗札以161万元成交;次日,赵之谦的信札9通又成功拍得120.75万元;6月18日,赵孟頫信札10通也以299万元拍出……直到北京匡时秋拍强势推出“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专场,才为临近年关的市场真正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

  此批档案包括信札、手稿、书籍、家具等共计950件,是梁启超研究资料的新发现。其中287通信札,涵括梁启超胞弟梁启勋收藏的梁启超信札240余通、康有为信札23通等。经过一系列的巡展和研讨会,又历经3个多小时的现场竞价,上拍的146个标的全部成交,总成交额高达6,709.2万元,其中梁思成、林徽因的文定礼本更是以379.5万元成为全场亚军拍品……

  如果说“过云楼”藏书让世人了解了古籍善本的价值,那么“南长街54号”则让名人信札进一步赢得了市场的尊重。

北京匡时秋拍预展北京匡时秋拍预展

  最华丽的预展  北京匡时秋拍预展

  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一家公司到另一家公司,一个展厅到另一个展厅……每年两季大拍,既是收藏家的盛宴,又像是一场掠夺宝藏的战争,任谁也不能含糊。但是面对拍卖预展上数以千计的艺术品,哪怕匆匆过一眼,即便不会审美疲劳,也绝对是对体力和意志品质的考验。

  归根结底,拍卖行提供的是一种中介服务,如何全方位地满足藏家的多种需求,才能更广泛地赢得客户。而2012年,虽然整体市场成绩平平,但各大公司在预展上下的功夫却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加之班车接送、代订酒店、现场餐饮等配套措施,不得不让人感叹拍卖行周到的人性化服务。

  如果说北京保利将预展地点搬至农业展览馆已经让人们见识了拍卖行的魄力,那么北京匡时则在预展中进一步放大了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回想这一年,“过云楼”藏书搭建的预展庭院所弥漫的书香还未褪尽之时,“南长街54号”又将话剧搬进了预展现场;无论是灯光还是布景,与之相邻的几大专场直切主题又和谐共生,让人如梦如幻;瓷杂版块则尽可能撤去了千篇一律的玻璃展柜,还原为真实的生活场景,真正让参观者感到宾至如归。更重要的是,没有这一层玻璃极大地改变了拍卖公司在普通人心中那种“高高在上”的形象,使得艺术爱好者与艺术品之间不再“咫尺天涯”。

  葛优在《让子弹飞》中感慨,“吃喝火锅唱着歌”,那是人生何等的快乐。而2012年秋拍,您在保利预展吃完火锅,再去匡时预展看个话剧,也不失为劳苦的拍卖季中难得的慰藉和放松。

当代艺术当代艺术

  最揪心的版块 当代艺术

  “黑色星期天”、“滑铁卢”、“白菜价”、“崩盘”,在2012香港苏富比[微博]秋拍“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之后,媒体乃至某些业内人士都不惮以最惊悚的话语来表达他们对中国当代艺术拍卖结果的感受,这种悲观的情绪甚至蔓延至整个2012年秋拍,让人感觉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已经步入绝境。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或许从成交结果来看,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2012年秋拍当代艺术版块均降至了2010年春拍以来的历史最低点,只有北京匡时“油画雕塑”的成交总额略高于2011年秋拍。虽然香港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逆市上扬,但该专场振奋人心的成交结果更得益于经典油画的良好表现。但即便如此,当代艺术真的已经不堪一击了吗?

  当人们紧盯当代艺术版块“可怜”的成交结果之时,或许他们也忘了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在2012年大幅下滑的事实。仅以北京保利为例,2012年春秋两季大拍,4个“现当代中国艺术”专场,保利共收获3.8亿元的总成交额,而2011年,该版块在“尤伦斯男爵藏重要中国当代艺术夜场”助阵的情况下,总额接近7.4亿元。两相比较之下,2012年缩水48.5%。但是2011年,保利春秋两季大拍的总成交额高达110.7亿元,2012年则降至53.6亿元,缩水率甚至超过了51%。由此不难看出,保利当代艺术拍卖的降幅还不及整体份额的下滑幅度。另一组数据也能证明,2011年春拍,北京保利的总成交额达到61.3亿元的历史最高点,而包括尤仑斯收藏在内,当代艺术版块收获近4.2亿元,占比6.8%。到了2012年秋拍,北京保利当代艺术版块两个专场虽然只有1.6亿元的收获,但却占据了23.3亿元总成交额的6.9%。

  诚然,总额下降、明星艺术家作品“跳水”让当代艺术成了人们集体“看衰”的目标,但要知道,当代艺术在中国艺术品中本来就一直占有极少的份额,哪怕一点风吹草动,难免就让人们为之疯狂、为之神伤,为之欣喜、也为之揪心。

周春芽作品周春芽作品

  最“逆市”当代艺术家  周春芽

  “王广义跳下去了,岳敏君跳下去了,现在张晓刚[微博]也跳下去了。”在2012年香港佳士得秋拍过后,有人如此感慨寒冬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但就在2012年的拍卖市场,有一个人却“站”了出来,他便是周春芽。

  哪怕是市场尚未真正进入深度调整的2012年春拍,周春芽的作品已经开始展示自身的实力,比如在荣宝斋(上海)以1,265万元成交的《红山石》,以及在北京艺融[微博]以914.25万元成交的《红石》,虽然两件作品当时都已进入周春芽最高拍卖价格的前5名,但他的光芒还是更多地被其他几位明星艺术家所掩盖。不过,就在2012年秋拍当代艺术版块一路走低之际,周春芽却一跃成为各大拍卖公司的封面拍品和专场主打,作品价格和成交数量势如破竹。

  一一列举下来,《石头系列——雅安上里(三联画)》在北京匡时以2,990万元成交,位列周春芽个人作品拍卖价格第2;《太湖石》以1,200万元在台北罗芙奥成交;《绿色的黑根——名牌时装》在北京保利以以908.5万元成交;《等待中的绿狗》在荣宝斋(上海)以747万元成交;《树的系列》在北京诚轩以609.5万元成交;《双狗》在上海天衡以598万元成交;《生活像花儿一样美丽》在北京翰海以592.25万元成交……

  或许每个拍卖季总有几位艺术家让人充满期待和眼前一亮,但很少有人能像周春芽一样如此“遍地开花”,这样强劲的表现,堪称2012年当代艺术市场中的“神迹”。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