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董观泉:古钱币收藏鉴定旧著回眸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0日 18:33 收藏界

  我所编著出版的六本古钱币收藏鉴定书籍中,《中国古钱集藏指南》印数最多,前后数次加印,达10多万册,在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收藏热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写这部书的目的,就是想为爱好古币而不具备这方面知识的初入道者,提供一个简便的捷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表述。

  客观地说:这本书在普及古钱知识、传播中国钱币文化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得到了读者的喜爱与认同,我曾收到台湾、澳门等地的读者来信。据陕西省文物局的同志介绍:法国国家钱币博物馆的弗朗西斯科先生曾将此书及其他拙著作为收藏研究中国钱币之参考必备。上海泉家余榴梁先生亦曾建议,将此书每年增订,根据价格变化重印一次。

  但是,当今随着时光的流逝,古钱市场的千变万化,人们收藏鉴定水平的不断提高,此书也是显露出不少的瑕疵与问题。

  首先,由于成书时考虑读者的急需,故钱币价格占全书分量过多,经过近20年的变化,古钱价格飞涨,故市场参考价已不适应,况且当时由于资讯限制,所列价格亦不能细致准确地反映各地千差万别的实况。

  其次,由于偏重速成、实用、快捷和可操作性,该书对于中国钱币史的悠久、丰富多彩、发展特色和系统性介绍得很不够,强调了市场性与经济价值的一面,缺少厚重与历史文化气息,而这正是当时也是现在大部分古钱币书籍的通病。

  至于书中所述搜求古钱币的渠道,筛选珍贵古钱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性,对于初学者有一定的帮助。但随着出土品的激增,收藏队伍和收藏市场的不断扩大与提升,今日回头看,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还要指出的是书中,特别是“藏品精拓”部分,还存在着一些概念不清和失误之处。如精拓312页,“乾元重宝”广穿钱,制作精细,本应视为样钱或初铸精品,却标为未能流通之当二钱。305页之带柄“半两”实为浇铸时带出浇道流铜所致,古代钱树,枝状未经清理时,即是如此,并非特殊版别。另外在文字叙述中因笔误,将环钱与方孔圆钱混淆,将先贤藏家王荫嘉误为王嘉荫等。每感于此,则愧歉之心,油然而生。

  回眸二十年前四著,感慨万千,当今已是商品大潮席卷蜂拥而来,任何古雅之物,皆被熏天铜气所染,我不敢骂“臭铜”。年老位卑,区区一介草民,万事仰仗社会布施,焉敢自命清高,唯惊惧而已。

  古钱为一雅趣,兼有商品属性,然而现今,前者淡化,后者如脱缰的野马,一日千里,万人追逐,当年俯拾即是的“大观通宝”10元一枚,今已迈过千元大关,六字刀百元上下,今已逾万,难怪乎市场万头攒动,摩肩擦踵,盲目跟进者跃跃欲试。

  在下惊叹之余,唯想重复一句老话:凡事皆需平常心,勿为暴利失自我。处世之道也。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