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泉读史的文化魅力

2018年04月19日 10:47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北泉轩

  三是,历史变革重大阶段和事件的缩影。

  统一于半两钱制,是贝、布、刀、铲、圜钱的自然归宿。圜钱归一为八铢半两,标识了秦统一后由重点军事转向于生产和商贸的历史变革。统治方式上,诸侯分封制,让位于郡县制;王莽钱制改革的实质是,西汉王氏后党,窃取刘氏嫡传权位的宫廷政变的初演。帝党与后党之争从此揭开了历史的序幕;

  唐武德通宝、开元通宝、贞观元宝、延载元宝的出现,标志了隋以前南北分裂的政治局面的再次完结。偃旗息鼓,休兵罢战,大唐盛世开辟了和平发展,安居乐业的新纪元;

  建隆通宝、宋元通宝,端拱通宝等再次标志了中止诸侯征战,结束五季之祸,汲取民族分裂惨痛教训的当务之急。开启了华夏民族的再度融合。经过研泉先驱者们对辽(神册)、夏(开运)、金(金国通宝)

  等等实物货币史证的研考赏析,基本验证了辽、夏、金对华夏大地经济掠夺及统治主宰的争夺轨迹,基本确认了两宋主宰区对三分之二以上的传统故土,实现了三个世纪多的经营和发展;传统钱币学者,基本确认元代货币的单轨,简约倾向。有的研泉者则认为,元代铸币似乎也是一个完整、丰富的货币管理和实践体系。忽必烈在元代经济社会以及货币管理方面的作为也很卓著;元代货币主导了商品流通的主要方面。相对比较,以年号为主体的铸币形式开始渐趋简约。元代10帝统治109年建元、改元17次,平均每帝改元1.7次。这比宋代(含南宋)18帝统治319年,建元改元57次,平均3.17次,有了大幅度的减少。这也就成为元代铸币相对稀少的基本原因。明代276年,传17帝,仅有17种年号钱。清宫13朝295年,只用13个年号。——显然,元明清古钱年号种类比唐宋锐减。这就直接影响了古钱纲目的重大变化。钱币作为价值尺度,政治宣教意味和王信的权威作用,呈现了明显的下行趋势。货币的兼行职能得到了缓释,元英宗铸至治,清世祖铸顺治,寓意不言自明。——这种现象,明确地昭示了由乱到治,社会结构趋稳向好的本质特征。

四是,华夏人文与亚洲经济互联互通的纽带。四是,华夏人文与亚洲经济互联互通的纽带。

  数千年来,亚洲各国繁衍生息的故土,民族林立,利益交错。继汉代连续回击匈奴之后,唐国西北大漠渐趋平静。冷月高悬,驼铃声声。然而,亚洲周边争相仿铸唐宋钱币成风。从暹罗到马来,去印尼,经琉球,到日本,越高丽,汉语言文字及华夏风俗远播四海,“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通商通贸,货币

  流通,具有悠久的历史。众所周知,中日之间互派遣唐使,派遣赴日使团,络绎不绝。以致造成临东国,彼神功,中朝日钱似相通;你熙宁,我元丰,华越丰宁分不清;值得追考的是,辽后辽

  及西夏、蒙元铸币名片,散落西亚东欧。后人如有幸,续编融合史,人类共命运,世界大同梦。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魅力研泉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