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显通宝”是辽代钱币。辽朝建国于907年,初名契丹,未建年号。916年建年号神册。947年1月(辽太宗会同九年、后晋出帝开运三年)攻占开封,灭后晋,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改汗称帝,并改国号为大辽。983年(圣宗统和元年)复称契丹,1066年(道宗咸雍二年)恢复国号为大辽。1125年为金所灭,传九帝,历时219年。
天显时长13年,即天显元年(926年)至十三年(938年) 。“天显通宝”就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天显年间(926—938)所铸的年号钱。
大辽本是游牧民族。政治文化相当发达,为了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统制,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了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契丹文字,在保存自己的文化的同时,还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有效地促进辽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因此,唐朝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将辽朝视为中国的代表。
辽代的冶铁业相当发达 ,发掘出土铁制的农业工具、炊具、马具、手工工具可与中原的产品相媲美。受唐代的影响,辽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端砚、蜀锦、定瓷等艺术品更被宋人评比为“天下第一”。陈国公主与驸马墓、耶律羽之墓等贵族墓葬出土的精美金银器都反映出契丹独特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工艺技术水平。总之,辽朝是个游牧文化与汉文化高度融合、互相吸收、共同发展的朝代,它以汉文化为核心,又带有草原牧业的文化特点,促进了契丹、汉族和其他各族的发展,这在货币上体现得更为突出。
本人收藏的两枚“天显通宝”,一枚是鍮石(黄铜的前身,比明清时期的黄铜在金属成分上略有差别)材质,一个系青铜材质。
鍮石材质的“天显通宝”直径2.4厘米,重3.89克,“贝”字宝,铜色淡黄,质地细腻,在100倍放大镜下看,锌的含量很低,铜的密度很高,内郭 、外郭和文字露铜,地章肉质为黑漆古,“宝”和“天”字局部字腿尚被黑漆古覆盖。文字精整,深峻,从字体和外郭边缘看,有手工雕刻的痕迹。从钱币的背部看,采用的是叠打工艺。叠打工艺曾在辽代铸币曾出现过。
青铜材质的“天显通宝”直径2.35厘米,重4.11克。“月”字宝,穿和边缘不够精整,有移版现象,钱背粘有色泽水红的微生物壳之类的不明物质,拟似出土于地况潮湿地带。用显微镜查看从边缘磨开的铜质,铜质青白,与鍮石材质的钱币在铜质和文字上较有差别。
我国古代铜及合金大抵可分为红铜、青铜、白铜、黄铜几种。红铜亦称纯铜或紫铜,其硬度低、熔点高,有较好的延展性。青铜是指铜锡合金或铜锡铅合金,因其锈色青绿而得名。白铜则指的是铜镍合金或铜砷合金,其色泽银白而被外国人称为“中国银”。黄铜则是指铜锌合金,因其色金黄而得名,它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强的耐磨性,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铜合金。
据悉,在唐代,黄铜是被用作制造高档工艺制品的原料,来源仍依靠进口,自然要比青铜贵重。但是进入五代之后,黄铜的输入被西夏截断,这个时候,我国的炼丹家自主发现了黄铜的冶炼方法,并且在黄铜进口受阻之后的宋真宗时期。尽管皇帝屡次下诏禁止民间私自冶炼黄铜,但本土自主发明的黄铜冶炼技术通过炼丹家迅速向民间扩散,因此,贵重的黄铜在辽朝货币上的运用就可想而知了。
这枚鍮石(黄铜)材质的“天显通宝”铜质精良,估计是将黄铜多次精炼后铸造而成,铜质内含有贵金属,因而看上去细腻华贵,文字精美,加上厚重的黑漆古包浆,是古钱币中难得一见的尤物。
“天显通宝”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号称孤品,且己成日本收藏家的囊中之物。就是说在原三、四十年代那些收藏家眼里,中国大陆己无天显通宝钱。这种观点在这些收藏家弟子们的脑中仍根深蒂固,至今他们对所大陆上的天显通宝钱都持怀疑态度。与南方泉家持相反观点的在原辽故地解放后土生土长起来的收藏家、钱币学家,却认为中国大陆不但有天显通宝而且不止一枚。1987年,著名内蒙古钱币学家杨鲁安首先披露了辽宁省博物馆藏清代著名钱币学家李佐贤原藏天显通宝系真龙的消息。接着,辽宁省钱币收藏家高俊武公布了自己收藏的一品天显通宝,并指出高藏和辽博藏天显钱是一个版式,而古钱大辞典载卖给日本大川铁雄的钱是另一版别。即绞丝显版和业显版。谁是谁非,公婆相对,至今没有定论。
本人所拥有的这两枚品相各异的“天显通宝”,不论业界如何评价,但凭这两个小宝贝自身附带的信息特征,就足以与上述钱币来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