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通宝背川户厚版钱币欣赏

2018年05月03日 15:57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收藏者:如皋陈建平收藏者:如皋陈建平

  大顺通宝是明末张献忠所建大西国铜钱。铸于大顺元年(1644),圆形方孔,钱文楷书,背无文,或有工、户字。一般小平钱直径2.65厘米,重5克,四川省博物馆有该藏品。

  1644年11月,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攻克成都,称西王,建立了大西政权,以成都为西京,年号“大顺”,铸造有大顺通宝。大顺钱制作非常精美,铜色金黄,多阔缘大样,所见有光背、背工、背户、背川户四个品种。

  重点在这里:查有关词条皆云,钱谱收录有背川户者,至今未见开门实物。

  品泉阁主今天向大家展示这枚如皋陈建平家藏的大顺通宝背川户厚版钱币,直径28mm,重12克。正面,红斑入骨,边缘黑锈重重,绿锈点缀其间,楷书钱文大顺通宝四字直读;背面,绿锈厚重,红斑黑锈点缀其间,幽古之风扑面而来。看钱文,背面上川下户,串口可见明显使用痕迹。

  这枚大顺通宝,一眼开门之相。它无疑向中国清朝历史贡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物样本,填补了清代古钱币史的实物空白。敬请泉友鉴赏。

  史料记载

  清代嘉庆年间文献《蜀碧》有云:“贼(指张献忠)设铸局,取藩府所蓄古鼎、玩器及城内外寺院铜像,熔液为钱。其文曰‘大顺通宝’。令民间家悬顺民号帖,以大顺新钱,钉之帽顶。诸神像首百炼不化,贼尽弃之。后本朝成都知府冀应熊拾而埋之北关外,题其碣曰‘佛冢’。贼钱肉色光润精致,不类常铜。至今得者,作妇女簪花,不减赤金。”。

  大西大顺二年(1646年),张献忠在率大西军主力于西充凤凰山与清军作战中死亡,大西国在成都的政权覆灭,川铸大顺通宝乃罢。明末张献忠据守川地不长,铸行大顺通宝亦不过一年有余。且处于满清、明军夹击态势之中。所以,大顺通宝钱币流通不畅,这也是今所见多为四川成都附近出土的原因。加之,后来满清更视之为“伪钱”、“反钱”,命令禁止旧钱流通,大顺通宝更是在熔销之列。所以大顺钱总的存世量是不多的。

  明末清初蜀人沈荀蔚《蜀难叙略》还有载:“贼下令凡市镇民家给大顺钱缀于首可不免死”等等。当然,大凡关于大顺通宝的记载都倾向于两个问题,一是张献忠为人是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实行的是高压统治政策,百姓日常行走都要在头顶上佩戴大顺钱,方可免死;二是这大顺钱铸造的可不简单,是明蜀王府所蓄古鼎、玩器及城内外寺院(如记载有成都著名道观青羊宫)铜像熔液为钱,铸造的相当精美,有多精美,后世得者熔铸为妇女发钗,不逊色于黄金。当然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至今关于张献忠是否屠四川还有很多个说法。

  张献忠大西政权覆灭后,其义子孙可望入云南后,也铸造有大顺通宝,所见皆为背工版,面文为典型滇派风格。史料记载,大西大顺三年(1646年),张献忠在率大西军主力于西充凤凰山抗清作战中牺牲。其义子孙可望继任大西军政权最高领袖,率大西军转兵贵州,进军云南。1647年,大西军政权以昆明为首府,不再公开使用原有国号。

  孙可望经营滇黔之初,亦曾补铸有大顺通宝,皆为背工。按照当时的惯例户部铸钱民用,工部铸钱军用,可以叫“军饷”钱。因铸造精良,人民亦爱用之。1648年,孙可望改政权组织为兴朝(兴朝按《清史稿》说法只是钱号而非年号),又铸兴朝通宝(兴朝按《清史稿》说法只是钱号而非年号),并以取“联(南)明抗清”为其国策,孙可望称“国主”。到了兴朝政权三年(1650年),大西军政权迁首府于贵阳。兴朝政权四年(1651年),大西军政权改奉南明永历朝正朔。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