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雁山泉声
造币厂用雕刻机制作模具。雕刻机利用几何学中相似原理,
将工艺美术师设计制作的浮雕作品缩刻成金属模具,被称为原
模或直雕模,一般在“模”的边缘镌刻“制模样币”和英文字
母。
我国传统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对世界的冶金发展影响很大。
在近代机制币币模(原模)的制作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我国著名的钱币收藏大家北国盈泉聂老师,经过长期深入的研
究,在他的专题力作《从铸造痕迹谈古代失蜡法铸币》中,得
出失蜡法铸造工艺留存在钱币上有三大特征。一是钱币外部边
缘上有隆起的台基;二是钱币外缘上残留的金属浇铸道痕迹;
三是后期加工留存在钱币外缘上的平行线。
以下四枚“制模样币”,直径都是6厘米,重量接近100克。
铸币时间从民国三年(1913年)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我们且从这四枚“制模样币 ”身上,来看失蜡法铸币在近代机
制币上留下的铸造痕迹。
一、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壹圆“制模样币”钱币外部两边边缘上有隆起的台基,中间成弧形塌陷下去。
二、四枚“制模样币”,钱币外缘上残留的金属浇铸道的痕迹,其中三枚十分明显,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拾圆古布“制模样币”已被磨平。
三、四枚“制模样币”,由失蜡法铸成后,后期加工留存在钱币外缘上的平行线或多或少均清晰可见。
由失蜡法铸成“制模样币”后,尚需进行机器或人工再加工,直到比较满意了,才算“原模”制作完成。
即此,我们将在下文再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