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集币在线
书法艺术第1组,无疑是今年最大的热点之一。题材好、受众广,关键还发行量奇小,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更进一步地刺激着这个项目的吸睛度。对其收藏投资价值的预估,更是与日俱增。这个夏天注定会因它而与众不同。
说起中国书法在贵金属币上的运用,事实早已有之,只是从未形成系列发行。今天,在书法第1组发行之前,我们先一起去看看那些各具特色的金银币上的书法艺术吧!
书法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其线条之形可以参与图案造型,其内涵之意可以诠释题材内容,其气韵之美可以表达艺术意境,“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俱能入币画,是一种非常具有可塑性的设计元素。
首先,看篆书。
篆书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这种书体以象形为基础,表现古朴简约的美学特性。1997年的黄河文化金银纪念币(第2组)之“汉字书法”27g银币的图案上,就出现了殷墟甲骨文“马”。不仅如此,这枚银币选取的是黄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形式,包括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的骨文,半坡遗址和凌阳河发现的陶文,还有殷墟甲骨文和金文等等,这些远古象形符号文字共同书写一个“马”字,以及古人伏案挥毫书写的场景。
从这些古文字,用图案形式深刻剖析中华文字产生的源头、流变的过程,成就的辉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枚银币也是中国纪念币文化探究记录书法艺术起源、发展的艺术缩影,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先有大篆,后有小篆,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形体均匀齐整、用笔中锋圆转,具有遒劲圆润的美。纪念币对于书法艺术的运用中,最注重形式内容统一的,就是秦币用秦篆,更严谨地说,是与秦相关的纪念币上多用秦篆。如1984年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1组)中的“秦始皇”1/3盎司金币,该币选用了秦皇泰山封禅画作中的形象。身着冕服,头冠天子冕旒的秦始皇,站在起伏跌宕的长城和山峦前,扶剑而立,逡巡宇内,币面上的“秦始皇”三字,所用的既是秦篆。秦皇币用秦篆体,点明了秦始皇以秦小篆统一六国书体的“书同文”创世之举。
更妙的还有2008年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银币,按照这个系列的设计顺位排列,币画上出现的是战国时代古钱币。银币画面中有其中的代表——“秦半两”,“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秦始皇统一六国,以“秦半两”作为统一的货币,实现了全国钱币形制的第一次统一。银币沿用了“半两钱”方孔圆形的定型,秦名相李斯所书的秦篆“半两”透露出浓重的秦风古意,贴合着奥运后时代追求回归传统文化的审美心理。又在画面中融入了古罗马钱币的文化要素,向观者展示以古罗马时代为精神源泉的西方货币文化。
其次,看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也有汉隶唐楷一说,是一种庄重的字体,字体略为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出现在金银币上,很具代表性的有1998年大唐镇库金钱金银纪念币,它也是中国金银币发行为止唯一一套真正采用外圆内方形制的金银币(钱博会系列银币仅是将外圆内方作为设计元素)。大唐镇库钱是现知最早的镇库钱,由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王朝铸造,距今已经有1100余年的历史,金银币完全还原了这枚古钱的设计样式。币面背面的四字钱文“大唐镇库”,就是汉隶唐楷,因为这种镇库钱的一大特征就是钱文用隶书,形制为天圆地方。金银币上的汉隶“大唐镇库”笔意沉稳,书体丰满俊秀,将古钱上的南唐强盛国力表现了出来。
此外,自1992年至1996年的古代科技发明发现系列金银币(共有五组),也多用汉隶唐楷。其中获得1992年度世界“最佳银币”奖的1992年航海造船20克银币,“航海造船”四字就是汉隶,结构舒展字体秀美,那种秀逸中的劲健,展现了历史的那种充满意象的表现力和绵延感;
2000年的“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纪念银币”,用六枚长方形银币,演绎了飞天发展的六个不同历史时期即从公元4世纪(十六国)到10世纪(唐代)历时将近千年的众多飞天形象。作为点题,每枚银币上的文字也是汉隶,书体古朴舒展,又有飘逸潇洒之意,将敦煌飞天形象的辽阔高远衬托了出来。
再次,看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在中国金银币上尤其是近现代题材作品出现的比较常见。1991年世界文化名人金银纪念币(第2组)中的“炎帝”1/3盎司金币,这枚金币上“炎帝”两字采用的是魏碑楷书。魏碑楷书是一种过渡字体,上承汉隶下启唐楷,为现代汉字奠定了结构、形态和笔画的基础。这枚金币参考借鉴了汉代画像砖石中对于神农的塑造,选择了炎帝正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形象。魏碑楷书“炎帝”结体方正笔画劲健,气韵舒展自然,既波澜不惊又气势磅礴,隐隐地透着历史的恬淡醇厚;楷书在金银币上比较具代表性的还有2014年钱币博览会银币,该银币主题图案为中国清代乾隆通宝钱币与西班牙双柱钱币图案对应设计。其中币面上的乾隆通宝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钱面文字“乾隆通宝”以楷书书写,银币上的四字楷书钱文虽只有部分,但仍看的出其书体端庄,书意力道彰显,点划清秀却内藏力度。
接下来,再看行书。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是“行走”的意思,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5组)上出现了“行草”。这套纪念银币分别在岳飞、苏轼、李清照人物肖像的背景上配上人物的经典名句。银币上的行草出自于中国当代书法篆刻大家韩天衡的手笔。银币古雅清润,银币上的诗词有神有骨,情性焕然,写就诗词的行草体态欹侧,虽然结构清减,但笔画牵连映带,放逸生奇,具有流利洒脱的美韵。
最后,看草书。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这种书体结构简省,狂而不乱,非常优美。草书在金银币上表现的不多,在普通纪念币上倒是有出彩的代表作。2014年的“和”字书法——草书普通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用不羁洒脱的草书来书写“和”字,潇洒自然、飘逸纵横的笔墨旋律中,抒写出了“和”的道学内涵。还巧妙加入了飞白和“和”字的五种书法体。在书法中,飞白常常作为一种特殊的书写技法,它的使用会使得文字墨色不一,笔画多变,产生冲击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这枚币上,飞白用于“和”字笔画的尾部,作露锋之用,飞白牵丝饱满,作为主体“和字”的衬景。“和”字本身是左右结构,左重右轻,飞白在右端尾锋的应用,又保持了整个画面的平衡,补充了右边的重心,尽情展现了草书“和”字的艺术美感。而且飞白体积上的敦厚补充了草书“和”单字本身灵动有余稳重不足的缺陷,让整个画面又有速度感又有力量感。
以上只是“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在纪念币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举例,综上所述,纪念币的设计中对不同的书体选择还是非常讲究的,能恰如其分地把所选书体的形式特征与表达主题的风格和内涵追求相结合,恰如其分地借用传统书法造型的形态美感来为纪念币增色。
书法艺术是华夏民族艺术中最瑰丽的明珠,在黑与白、点与线的变化万千中,承载着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精神创造。书法艺术从古至今,都是最能表达中华民族文化气质的艺术形式。
由此,我们将更加神往中国书法艺术金银纪念币(第1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