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祁之重圜
大阴,古地名,今已不可考。或曰:大,太也。太阴,山名。
1,《十六国春秋别传》 卷十四·西秦录。。。 伏国仁,陇西鲜卑人,其先自漠北南出太阴山。五世有?邻者,晋太始初,率户五万 。。。,
2,太阴山,在今山西绛县东南。《寰宇记》卷47绛县:太阴山“在县东南十里。崖壁峭绝,阳景不到,因曰太阴”。
3,绛,古邑名。(1)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晋穆侯自曲沃迁都于此。孝侯改绛为翼,献公增筑都城,方二里,至公元前585年景公迁于新田,也称绛,因称此为故绛。(2)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侯马市西。晋景公自绛迁都于此,称新绛或新田,亦称为绛。《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栾盈“以昼入绛”;定公十三年(前497年),“赵鞅入于绛”。皆指此。
战国时期,以“大阴”为名的铸币,有许多种,因此一定是个比较大的古城邑,如“蔺”、“离石”等。据此推测,或以太阴山代指“绛”,因为没有一种铸币以“绛”命名。
今发珍藏一枚战国 “大阴” 大型尖足布朱批呈样钱,请泉友老师鉴评。尺寸:高:84.6mm; 肩宽:40mm; 足宽45.7mm ,厚度:3mm;重:39.3克。
所以判断此泉为呈样,一是厚度及重量均是行用钱两倍,二是材料是金质合金。三是铸造精整,笔画、边郭凌厉峻拔;四是钱币正面有朱批红色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