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泉园丁
最近专题研究太平天国钱币的铸钱工艺。天国时期就是接续境内的清朝铸钱工坊,太平天国大花钱也是母钱铸模工艺。没有使用失蜡法。而小型母钱的批量铸造使用了失蜡法。我这里有四枚种母钱。
我要说明,古代铸钱,样钱确定以后,就要按样雕刻一枚雕母。之后翻铸出种母钱来。种母钱的特点,第一、就是钱币很厚,便与工人手持操作;一般小型钱厚度都在3.5毫米上下,大型种母钱厚度都在4毫米到5毫米之间。第二、边缘和字口都有拔模斜度。压印之后,便于拔出母钱。第三、材质比较好。关于种母钱问题。我已经有了二百多枚厚钱币。我正在准备素材,以后要撰文专题解说,关于种母钱,大家可以想,必须有一枚雕母压出几百枚母钱,必须有批量的母钱铺开整体制模,才能够实现子钱的批量生产。这中间,还有锡母钱的过度工艺,以后再研究。
第一枚
太平圣宝背天国。折三钱。直径30毫米,厚3.2毫米。
4、子钱文字走型是常见的。母钱压印的时候,稍微移动,模腔就要变形。这两枚钱币基本可以肯定同模
两种大型种母钱。
中国古代钱币铸造工艺,各道工序的模具,各有各的功用。钱币的厚度、形状是它的功用决定的。但是,中国古代钱币工艺的研究,由于过去母钱币发现太少,钱币学著作找不到相应资料,一直有这样几个缺陷:一、拿着雕样当雕母。雕样是刻制的。例如象牙刻制、甚至木材刻制,雕样就是为了看样,雕样不是雕母,它是骡子,不能生育。二、某某古泉网展示的雕母一毫米多厚度,什么边缘鱼脊线,就是样钱,有若干真品。还有很多文字拙劣的就是这几十年有人按图索骥雕出来的假钱。三、很多朋友看到我三年前发布的厚母钱的文章。经过这几年收集、研究,我确认了日本学者某篇文章某句话提到的“种母”钱之说。(迄今为止,我没有看到一篇关于种母钱的文章)
我之所以啰嗦一点,是这个“种母”问题是中国古钱铸造的最核心环节。缺少这一环节,我们关于古钱币特征遗传,母子钱币探寻,就有一个真空。或者说缺陷。放到这里,抛砖引玉,期待大家也能有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