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豫鄂边区发行的壹佰圆纸币

2019年01月03日 10:5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 收藏快报  作者:湖北武汉 李笙清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日军的铁蹄恣意践踏华中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开始活跃于武汉外围周边,以游击战术应对日伪军的猖狂进攻。1939年1月,李先念、周志坚率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从河南竹沟南下鄂中,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同年11月中旬,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在鄂中一带建立横跨豫鄂两省的新的中共豫鄂边区党委,党委成员由郑位三、陈少敏、李先念、陶铸、任质斌、杨学诚等人组成,统一领导豫南、鄂中、鄂东党的工作和抗日武装。

  1941年4月,中共豫鄂边区党委在边区第二次军政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成立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并发行货币的决议,开始着手筹建印钞厂并印制发行边区货币。豫鄂边区建设银行的成立,是为了阻止日伪货币在根据地的流通,减少根据地群众由此而造成的损失,巩固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以适应在当时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对日作战经济上的需要。

  图为一张豫鄂边区建设银行1944年发行的壹佰圆纸币,票面为长方形,长12.8、宽5.8厘米。咖啡色。票面上方正中位置印有“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字样,从右至左分两行排列。两边印有红色阿拉伯数字的货币编号Q671979。票面中部印有花纹衬底的“壹佰圆”面值,紧挨花纹的两个椭圆形内,一个椭圆绘制的是一列奔驰而来的火车,另一个椭圆内是由城墙、城楼、水坝、电站及行人等组成的图案,喻示着边区发展建设的良好环境。票面四角各有“壹佰”字样,下方文字为纸币发行时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印。”另钤盖有朱文“理事长印”和“行长之印”印鉴。背面上方印的是英文“豫鄂边区建设银行”,中部是3个“100”的面值,两旁小中间大,下方是纸币印行时间公历“1944”。所有文字均为繁体字体,楷、隶兼有,字体遒劲美观。

  资料显示,豫鄂边区建设银行成立后,直属边区党委财务处领导,行址设在边区机关所在地——京山小焕岭,行长为曾从事银行业的民主人士任仲修。银行成立之初的资本额为100万元,从1941年起,先后在根据地的天汉湖区、大别山区和黄冈地区建立了三个印钞厂。第一印钞厂于1941年4月试印贰角的票面,因当时技术不成熟,设备差,纸张和油墨均不合要求,印出的纸币不能使用而作废。到了1941年8月,随着石印机、铅印机设备的配置和技术力量的加强,开始正式制版印制纸币。第二印钞厂于1942年在大别山区筹建,技术人员是从第一印钞厂抽调的,通过地下党从汉口购买了印钞设备和材料,同年9月开始批量印制纸币。第三印钞厂筹建于1943年1月,规模较小,只有3部印钞机,钞版由第二印钞厂制作,后因日伪扫荡形势恶化,于1943年8月由豫鄂边区建设银行总行下令撤销与第二印钞厂合并。在艰苦的抗战环境中,这些印钞厂多次被迫转移,如第一印钞厂从筹建到停止工作,四年的时间里竟先后迁移6次,第二印钞厂存在的三年多里,也先后被迫进行了8次搬迁。抗战胜利后,因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大举进攻并占领我中原解放区,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停止工作,此后再未发行货币。

  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各印钞厂先后印制的纸币有伍角、壹圆、贰圆、叁圆、伍圆、拾圆、伍拾圆、壹佰圆、贰佰圆、伍佰圆、壹仟圆等11种面额。钞票印好后,要送往边区银行加盖印章和号码后才能发行流通。这张壹佰圆纸币为第二印钞厂印制,1944年开始在边区根据地内流通,图案精美,刻画细腻,票样美观,表明当时的边区银行已拥有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印钞设备和成熟的印钞技术。在当时日伪疯狂扫荡、战事频繁的险恶环境中,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印制、发行这些边区货币,在当时为阻止日伪货币扰乱边区市场、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有力地促进了根据地的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扩大了边区政府的财政收入,对发展边区生产、稳定边区经济秩序、巩固抗日根据地等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纸币根据地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