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辽金时期铸币使用锡母制作母钱的证明之一

2019年01月07日 15:16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原标题:宋夏辽金时期铸币使用锡母制作母钱的证明之一  辽钱千秋万岁锡母和铜母引发的课题

  有一位学者,博客名字叫 cuitongqing37 他写的一篇文章是《基于同模关系概念的母钱研究》质疑了历代研究学者对于母钱研究和铸造工艺的四十多个问题。或者说,推翻了所有人的研究结论。研究之细腻,提出问题之尖刻,且言之有理让我十分佩服。这篇文章无疑问有过相关研究的人不喜欢,但是,我已经读过两次了。我感觉,它的质疑就是我们研究母钱极其古代铸钱工艺的实际课题。

  这位研究家的一个问题:

  “一些学者根据南宋章如愚的《山堂考索》等文献的记载就断定宋代有锡质母钱,而且某些自然科学史学者也持此种见解。[3]《山堂考索》和《宋史》均有锡母的记载,同时这两种文献也同样有关于“锡钱”的记载。[4] 为什么锡母得到了学者们的肯定,而锡钱从未有人讨论?承认存在锡母〔或锡质或镴质〕有何科学依据?金属物理学告诉我们,锡质或臘质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仅为一般青铜的十分之一。既然宋代铁钱都用具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的青铜母钱印模铸制钱币,那么,为什么铸制铜钱时非用模样寿命极短的锡质或镴质母钱印模不可呢?

  9。铅质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比锡更差一些,但是为什么有学者还找到了铅质母钱呢?若真的是母钱,那么其硬度和耐磨性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其硬度和耐磨性数值不及青铜或黄铜的十分之一,印模寿命极短。人们难以理解以铅为母的好处究竟在哪里呢?[5]

  [1] 董大勇:“珍稀钱币鉴赏举要 ”,“收藏”总62期,29页。

  [2] 同〔1〕

  [3] 华觉明、张宏礼:“宋代铸钱工艺研究”载《自然科学史研究》,1988年第1期,41页。

  [4] 章如愚:《山堂考索》,中华书局影印本1992年837页,848页;《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4392页,396页。

  我今天就发一组钱币,解答这个问题。

  我在这几年搜寻母钱币的过程中,搜寻到了一大批锡制母钱。这些钱还和与它们等大、同型的母钱在一起。

  我要解释的是:第一、锡母的任务是为了制作母钱,而不是铜钱。一枚雕母压印模板上百型腔,必然是很不均衡的,首先浇铸锡母,一是锡母很软,可以修整,保证钱币的精度;二是太厚或不合格的钱币挑出去,第二、用整批的锡母放置在模板上压印,制作型腔,标准比较统一、这时进行铜液的浇铸,制作出铜母钱。第三、锡母寿命当然很短,但是用它就是制作出几百枚铜母钱,铜母钱批量制模开始铸造钱币。第四、使用铅做母,也是为了制作铜母钱,原理相同。

  成批的钱币制作,看天工开物。

  这是辽钱千秋万岁的铜母钱。

这背后的星月是锡母的胎记。这背后的星月是锡母的胎记。
这是三枚等大的锡母钱。这是三枚等大的锡母钱。
锡母的星月是为铸造母钱使用。锡母的星月是为铸造母钱使用。

  这些钱是等大的、同型。为什么锡母发亮,不耐磨,锡母笔划显得粗,都是不耐磨损的结果。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