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如兰:象牙雕刻鉴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0日 17:05 文物天地

张如兰先生 张如兰先生

   编者按:8月27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二十五讲邀请文物鉴定专家张如兰先生主讲象牙雕刻鉴赏。张先生从事文物鉴定工作近40年。曾任北京市文物局鉴定组组长,现任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秘书长,对金、石、陶、瓷杂类文物研究、考证、鉴定均有深厚造诣。曾主编《明清文具珍赏》《竹刻艺术》《明清典藏家具珍赏》等书籍。

  象牙制品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制品。我国于1981年1月8日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根据该公约及我国保护野生动物的相关规定,亚洲象、非洲象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属于国家严禁贸易的物种。象牙制品必须要有森林保护协会开具的证明,才能在市场上流通。2000年以后,随着原料的日渐稀缺以及收藏范围的不断扩大,象牙制品不断升值。

  收藏象牙制品,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象牙。

  现在在市场上能够看到的“象牙”有好多种,有海马牙做的,有合成的,有老仿的,等等。真象牙纹路细小,横断面呈现网格纹,纵剖面呈现山峰波浪纹及“人”字纹;骨制品的横断面表现为断断续续的年轮纹;采用化学工艺合成的人造象牙制品,做出的牙纹死板呆滞,呈规则的平行线条,和象牙自然的“人”字纹、网状纹有明显的区别。市场上出售的很多“象牙”配饰,其实都是海马牙做的,表面上看去和象牙一样白白润润,但是没有象牙的纹理。树脂合成的“象牙”制品,拿在手里会让人感觉分量很重。而且,这些仿制品都缺少真象牙的温润感。

  就材质而论,非洲象牙优于亚洲象牙。非洲象牙质地细密,多呈乳白或嫩黄色,光泽好,硬度高。而亚洲象牙质地的细密度及硬度不如非洲象牙,且容易老化,颜色泛黄,光泽亦差。就色泽而论,象牙以纯乳白色为最佳,年代久远的象牙,会因时间的长短及环境的不同而渐变为浅黄、中黄、深黄等颜色,变色越轻的越好。

  元代以前的象牙制品

  位于四川成都城西的金沙遗址是一处商周时代遗址,从2001年发现至今,已经发掘出土各类珍贵文物数千件,其中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一吨,其中很多是没有刻工的整根象牙。

  商代墓中出现了象牙雕刻制品。周代开始有了象牙作坊。

  春秋战国时期的牙雕都比较简单。墓葬中作为随葬品的象牙能够保存下来的很少。经过检验,原料大部分都是非洲象牙。

  汉代出土的象牙制品有杯子和圈饰等,有的雕刻流云纹,和玉器一样,也是浅刻、细雕。满城汉墓也出土了象牙器,雕刻的花纹很简单。

  隋唐时期的象牙器大部分都是梳妆用的梳子、簪子,也是出土器,传世的很少。

  宋代牙雕器出土得很少。文献记载,从宋代开始,镂雕等专门的牙雕做法开始出现。

  辽金时期的牙雕都比较粗糙,多见于配饰,传世很少。

  元代基本没有出土牙雕。

  明代牙雕

  象牙的雕刻虽然起源很早,但真正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专门的艺术是从明代才开始的。明代以前的象牙制品流传到今天的很少。收藏象牙制品就要从明代的东西开始。

  明代生产力的发展和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促使了竹木牙角等文玩的发展。很多文人在喜好、欣赏之余,还亲自参与了制作过程,直接带动了文玩艺术性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郑和下西洋以后,大批的象牙进口到国内,原料来源得到了解决。

  明代的象牙制品中,有一种是其他时代所没有流传下来的,就是笏板。在明代,象牙笏板是五品以上的官员上殿面君的时候使用。从清朝开始,因为礼节和习俗的不同,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明代的象牙制品以文房用具、陈设品为主,没有大件。带款的很少。

  总的来讲,明代牙雕风格比较庄重、纯朴,线条粗而有力,刀工深硬,不如清代柔和清秀。雕刻细部上和清代有很大区别。

  明代牙雕的龙纹特点和玉器、石雕一样,眼睛凸出,撅嘴,而且以侧面为多。清代则更多正面龙。龙爪的表现上也有很大差别,明代的爪雄壮有力,清代的爪形似风轮。

  人物题材上,也各具时代特点。明代的牙雕人物,雕工都比较简单,脸型比较大。清代的牙雕人物则比较清秀,呈瓜子脸型。

  今天看到的许多新做的牙雕人物属于福建雕,或者叫漳州雕,雕工没有北方的庄重。脸型是宽扁脸,五官都集中在一起;手部呈三角形;衣纹雕刻很简单。刀法和北方雕不同,中间出现一个斜沟。同样都是明代,北方雕的艺术性要高于漳州雕,价值也相应更高。漳州雕的兴盛得益于紧靠海岸,贸易发达,象牙原料容易得到。

  明代的象牙制品流传到今天,除了宫廷旧藏的以外,流传到民间的很少。明代的牙雕、木雕都以线条为美,简单几笔就能表现出器物的造型,充满纯朴的质感和美感,和清代的繁复有很大的不同。

  清代牙雕

  清代是牙雕真正繁荣的时代,以广东、北京、苏州、嘉定等地区为代表。由于这几个地区的兴起,福建漳州牙雕在清代逐渐衰落。苏州、南京和嘉定地区的牙雕受竹雕的影响很显著,当时嘉定派、金陵派的几大竹雕大师在雕竹的同时也雕刻象牙,两者的特点都是富有层次感,风格清新。苏州地区的牙雕则和玉雕一样,以巧和细取胜,以阴刻线为主,器形小巧,一般都是用来拿在手里把玩的小件器物。苏州牙雕大部分使用亚洲象牙,材质优良。高超的工艺更是使苏州牙雕作品的价值要远高于除宫廷以外的其他地区的牙雕。

  清代,尤其是乾隆时期的牙雕,和其他工艺品一样,纹饰布局都很满,十分繁复,几乎不留空白。

  清代牙雕的龙纹样貌威严,比明代更加精细、俏美。和清代相比,民国牙雕的龙纹虽然也采用高浮雕的做法,但缺乏层次感,显得软弱无力。层次感是清代牙雕不用于明代牙雕的重要特点。清代牙雕的山水纹饰能够体现远山近水的层次感,犹如绘画一般。

  清代中期的牙雕没有早期的好,尤其在人物刻划上,没有早期的那种敦厚、纯朴的感觉。清早期的臂搁要比清中期以后的宽。

  清代牙雕笔筒的层次感很好,采用高浮雕的方式,现在因为材料珍贵,已经不可能这样雕了。清代笔筒的壁很厚,现在做的就薄。

  北京地区的牙雕,主要受到宫廷艺术风格的影响,追求富丽堂皇的绘画效果,和苏州雕截然不同。宫廷造办处有一个专门的牙作,集中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按照皇上的喜好制作,拥有最好的材质,造型繁复,富有层次感,线条流利,刻风严谨。

  广东牙雕主要以雕刻、编织、上色为特点。上色是广东牙雕不同于北方牙雕的一个巨大的特点。北方牙雕都采用象牙的原色,而广东牙雕必定把象牙洗成白色。广东牙雕的编织技艺十分高超,可以把象牙劈成头发丝一样的粗细。比如象牙扇,过去需要花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件,现在直接用模具压制,工艺上差距很大。再如象牙席,也是采用编织工艺,现在已经失传了。

  广东牙雕一般以装饰品为多,都是首饰盒、镯子等小件器物,没有整雕、原雕的东西。广东地处沿海,易于吸收外来的文化,在风格上和北方的庄重、华贵有很大不同。象牙球是广东牙雕的代表作品。1915年夏天,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世界首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广州艺人翁昭制作的26层牙球参展,当时日本也有一个32层牙球参展。由于两球直径相仿,日本牙球比中国牙球多6层,人们都以为日本人会捧走金奖。中国代表建议对两个牙球用沸水浸泡,结果日本牙球因是拼接粘合的,入水就分崩离析了,而翁昭用整块象牙所雕成的26层牙球却安然无恙,获得了博览会特等金质奖章。

  民国以后的牙雕

  在清道光到光绪朝的这段时期,象牙雕刻是走下坡路的。清光绪到民国时期,由于商品市场的兴起,原本供职于宫廷的匠人从宫中出来以后,大都成立了自己的作坊。这些作坊的兴起,把宫廷工艺带到了民间,因此北京的象牙雕刻在光绪、民国时期又重新兴盛起来。古玩行的兴起,也带动了象牙业的发达。这一时期的象牙作品很多,仕女题材的作品做得非常好。牙雕的文房用具、碗筷等产品也成为一些有钱人家的日用品。

  新中国成立以后,成立了象牙雕刻厂,集中了很多象牙艺人,使用进口的象牙统一制作。在“文革”以前,在制作上不惜工本,讲究的是如何体现最高的工艺水平。“文革”以后,象牙雕刻厂没有了,现在都变成了作坊,采用的都是现代工艺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