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石收藏:1万元就可轻松入门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30日 10:08 金羊网-新快报

朱章友的和他的藏品《天台山》。这件英石被选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展品。 朱章友的和他的藏品《天台山》。这件英石被选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展品。

  ■图文:收藏周刊记者 韩帮文 郭小为

  基于深厚的文化与勃兴的产业,英德早在1996年便成立了奇石协会。这不但领先广东奇石协会达16年之久,也早于全国层面的观赏石协会整整10年。英石的产业发展到了怎样的阶段?目前面临怎样的困境?收藏爱好者又该如何投资来保证保值增值?日前,英德奇石协会现任会长朱章友接受了收藏周刊记者的专访。

  每块英石在市场都是唯一,抗跌性非常高

  收藏周刊:英石是中国藏石界的传统四大名石(指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之一,但目前遭遇了一个尴尬,即知名度与价格相比于其他品类都不够高,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朱章友:主要是我们没有炒作。你看黄蜡石,最近几年价格突飞猛进,也不过是背后有人炒作的原因。但我坚信,目前大热的品类将来未必热,目前受冷的品类将来一定热。

  收藏周刊:您对英石市场前景的自信心来自哪里?

  朱章友:就像你刚才说的,英石是传统四大名石,你看有多少文人骚客给它写诗赋词。文化底蕴深厚,是英石相比于其他石头最有竞争力的特点。当然,这也会对藏家的审美趣味与文化修养构成一定的挑战,毕竟英石不会给人一眼明了的观感,需要慢慢琢磨,慢慢体会。另外,英石是有限资源,一块英石进入市场,就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因此价格抗跌性非常高。

  收藏周刊:我们调查发现,当地不少从业者指出英石有过度开发的情况,果真如此吗?

  朱章友:是否过度开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把石头开采出来,进入市场,流入千家万户,岂不是一个理想的状况?当然,你会看到,现在市场上精品石头真的是越来越少了。因此,我建议政府在山上划出一块原石保护区,谁都不能动,让它延续下去。再者,政府应该投入一笔资金,搜集一批精品石头,保护起来。

  收藏周刊:您作为协会会长,接下来有什么措施进一步提升英石的市场美誉度与竞争力?

  朱章友:我们会积极北上,将英石文化扩散到全国。同时,与国外加强联络与合作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可花五千元买一块精品,五千元买些稍次的练眼力

  收藏周刊:纵观最近几年的交易情况,英石的价格涨幅大概是多少?

  朱章友:从整体上说,每年的涨幅应该在20%-30%。其中,精品的价格每年可翻倍,甚至会翻几番。而过于一般的石头涨幅就有限了。在精品中,古代出土的英石价格就更高,涨幅也更大,在市场上露面的机会也更少。因为这些石头可能出自名人之手,在名人之间流传,文化价值高。

  收藏周刊:那么,该如何辨别是不是古代出土的英石?

  朱章友:要有诗为证,有文字记载。另外,通过底座也可以大致判断。

  收藏周刊:对于尚未入门或刚刚入门的藏家,您能否提供一些投资建议?

  朱章友:就资金状况而言,英石收藏是一个门槛相对较低的门类,只要手里有一万元就可以起步了。但如果要成为专业藏家,还是要加强学习。比如买英石类的书看,多和业界的朋友交流。但在我看来,最关键的还是来英德实地考察,经常零距离接触英石,反复体会,眼光就会高。

  收藏周刊:假如买家就拿一万元来买英石,该如何最大化地保值升值呢?

  朱章友:物以稀为贵,投资英石一定要把握精品至上的原则。如果买一块精品,那是最好的了。对于入门者而言,我建议还是花5000元买一块精品,用另外的5000元买一些质量稍次的石头。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升值,一方面给自己一个锻炼眼光的机会。

  收藏周刊:您能否预测一下英石的市场前景,比如十年内?会不会出现一个英石价格暴涨期?

  朱章友:价格上涨,是大势所趋。但会不会出现暴涨,目前还不好说。

  今年49岁的林超富是英德当地知名的文化人。他不遗余力地推介本土文化品牌,包括流传已久的英石文化。不少政府官员、民间买家都愿意来找他品鉴英石。

  “很多人不懂英石的门道,搞不清楚一块英石到底好不好;有些人隐约会觉得某块英石好,但是又说不出来好在哪里。”而林超富能同时做好这两方面。他在“瘦、透、漏、皱、怪”的基础上,又总结出英石的另外五个特点———“势、型、景、物、质”,成为英德当地人赏石、藏石的重要参照。

  瘦、透、漏、皱、怪

  势、型、景、物、质

  英德奇石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林超富介绍:

  赏石须观察十大特点

  兼具者便是真正精品

  在传统审美标准中加入自己心得

  收藏周刊: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包括英石在内的石头文化?

  林超富:一块石头的命名,是有文化道理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玩石头就是人们的一大选择。我们说玩石头,其实不是玩,而是养石头,养了就有灵性了。常言道,山无石,不秀;水无石,不清;居无石,不雅。

  收藏周刊:您能否简单说一下对英石的深刻记忆?

  林超富:我是英德人,从小就热爱英德的石头。我们从小在家里在学校里,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英石。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还在读中学,发现有人从山上抬石头下来,而且用拖拉机一车一车地运出去,可以卖钱。当时,我感到很新鲜。

  收藏周刊:在您看来,要品鉴一块英石好不好,有什么标准或者窍门?

  林超富:英石从宋代以来,经过米芾、苏东坡等人对英石的总结和推动,逐渐形成了“瘦、透、漏、皱、怪”的审美标准,这被很多赏石的人熟知和认可。我自己又在这几个特点上,加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具体就是“势、型、景、物、质”———势,就是气势,立得住;型,就是造型,形状;景,就是它像什么样的风景;物,就是像什么样的物品;质,就是质地。兼具了“瘦、透、漏、皱、怪、势、型、景、物、质”这十大特点的英石,是英石中的真正精品,保值增值空间巨大。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造假的英石

  收藏周刊:与其他奇石相比,英石的市场优势在哪里?

  林超富:我敢讲,现在是藏石最好的时代,而英石应在石头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四大名石”中,从目前来说,英石是最具有增值潜力的,投资前景最好。真正的灵璧石和太湖石都已经绝种了,市面上新出来的都不是天然的。而英石目前还有比较大的储藏量,可以开采的资源比较多,能保证今后一段较长时期的需求。就我看来,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造假的英石。

  当然,我也建议应该现在就开始专门辟出一片地方,合理保护好英石资源,不要到以后想采都没得采了。

  收藏周刊:英石文化绵延已久,我们又该怎样进一步推广?

  林超富:自2010年,我们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英石文化节,对于英石的推广有很直接的意义,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现在英石的行情、销售量、价钱比以前更好了。比方说原来一块石头,它原来是卖三千元,现在就可能是三万元了。艺术品能卖多少钱,关键是买的人认不认可。不过我觉得,英石文化的推广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卖资源不如卖文化,我们应该想着怎样增加英石的文化附加值。

  韩帮文 、郭小为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