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首都计划》首次亮相南京城建档案馆
□金陵晚报记者 许军
二十世纪20、30年代是近代南京城市规划建设活动最活跃的时期。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次年成立首都建设委员会。当时的国民政府特聘美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墨菲和古力治为顾问,同时也聘请曾留学欧美的吕彦直、范文照等一批国内专家相助。1929年12月,《首都计划》完成,奠定了南京的城市格局、功能分区、道路系统等。
有人说,这部《首都计划》是一个百年大梦,诚然,这份规划蓝图中的很多部分并未完全实施,但它却依旧可以称为近代中国城市的开篇巨作。那些年的规划,如今在南京街头有迹可循,建筑、地名以及道路结构都还在延续。
昨日是南京市城建档案馆开放日,藏于馆中的珍贵资料《首都计划》以及沿中山大道的部分优秀建筑档案在馆内的展厅展出。在档案室,记者见到了当时英文版的《首都计划》。周健民副馆长介绍,这个英文原版的《首都计划》全世界只有一份,非常珍贵。虽然年代已久,但是首页上《THE CITY PLAN OF NANKING》的书名还能勉强辨别。
设计中国特色华盛顿
在《首都计划》中,当时划定出的界线为南起牛首山、北至常家营、西至和尚路、东至青龙山,界线全长117.2公里,面积为855平方公里。规划中对于分区也非常明确,中央政治区在中山门外紫金山麓,市行政区在鼓楼以北的傅厚岗,两个工业区在长江两岸,住宅区分为三个等级,除旧城区外,在城北另设高级别墅区,商业区在明故宫,文化区在鼓楼、五台山一带。
当时规划的设想是像美国华盛顿一样,设立中央政治区,位置则是在在明孝陵中山陵以南地区,还做了塑像设计,要像美国国会山一样做一个整体的中央整治区规划设计。这本计划曾想把南京规划成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华盛顿。近百年过去了,虽然这份规划蓝图大部分并未完全实施,但是它的理论对南京城市的发展还是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的。
中山陵平面图是警钟
在1929年7月,当时围绕中山陵的主体建筑先后修建了一系列纪念性建筑,如藏经楼、音乐台、流徽榭、正气亭、孝经铜鼎、中山先生纪念性植物园等。当时的一些老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军政要员等亦先后在此建陵墓或选定墓址,如蒋介石、廖仲恺、戴笠等,逐步形成了中山陵园建筑群。
周健民副馆长指出,中山陵陵门以内的总平面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呈现为一个警示钟的形状,而在设计思想上也有深层次的意义。此处的整条台阶被分为上面三层,下面五层,台阶总数则是共有392级。其中,上面三层台阶代表的是三民主义;下面五层台阶,代表五权分立;而392级台阶则代表了当时3亿9200万人口。
新街口广场是铜钱状
在最初的设计图纸上,记者看到新街口广场的平面图内方外圆,呈现一个标准的铜钱状。周健民副馆长介绍,随着中山大道沿线的发展,此处的商业功能也逐渐增强,当时规划中对于新街口的定位也就是一个商业圈的概念,起初的铜钱状平面图设计取“天圆地方、风水宝地”之意。两年后,具体则变为了同心圆的设计。随后多年至今,因为各种原因,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也曾搬移又再回,有所改变。
道路住宅区有迹可循
在《首都计划》中,对于市内的规划,也是非常详细,以至于对职工住宅区也有涉及。周健民副馆长介绍,现在南京的公教一村、二村、三村就是为公教人员而设计;江苏路一带颐和公馆当时规划为高级住宅区;东水关附近则是一般工人居住区。
资料显示,1929年,当时国民政府规定了道路命名法。如城南道路,以南京旧称为主,如建康、金陵、白下等;城中道路,则选择国内大城市名称为主,如北京、上海、广州;城北道路以全国各省省名为主,如山西、湖南、察哈尔等。
当时的规划中,道路系统被分为干道、次要道路、环城大道、林荫大道四种。据介绍,这次的林荫大道的概念可以说是首次出现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当时在南京规划建设两条林荫大道,其一顺城墙而建,其二依秦淮河而建。对于秦淮河的林荫大道,还同时要求要沟通秦淮河两岸作为游园的景点来发展。水上交通方面,下关作为主要线路,同时火车站也设计了在那里。这些想法设计和目前的南京市规划可谓是一脉相称。
据了解,南京市城建档案馆馆藏的民国建筑档案有140多个项目,总的各类资料有400卷,民国的一些照片也有400多张,此次展出的大部分照片都是第一次展出。因为馆内接待能力有限,市民如果想参观需要在馆内入口处登记。馆方表示,以后每两个月或一个季度将定期组织市民参观,市民以及业内人士可以报名参加。
市民参观
城建老档案要先登记
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