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六旬老人辗转各地收集连环画千余册

2014年05月23日 11:31   渤海早报  收藏本文     

白国友收藏的连环画藏品。记者 王琛 摄 白国友收藏的连环画藏品。记者 王琛 摄

  上世纪50年代末,一本连环画仅一角钱,上小学的白国友,常把父亲给的一角、两角零钱,用来购买连环画。为高效率地“淘宝”,白国友随身携带一个“密码本”——缺失连环画索引目录。

  《霍元甲》、《三国演义》、《白蛇传》……90多套、1000多册连环画摆在记者面前,渤海早报报5月16日报道过的滨海新区市民白国友又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另一个爱好收藏连环画,同时向记者坦露心迹:想办一次校园展,和孩子们进行一次文化分享之旅。

  爱好始于儿时

  连环画俗称“画本儿”、“小人书”,但在白国友眼里,它是“凝固的电影”,也曾是几代人的精神食粮。白国友是1950年生人,父亲是新港船厂的 职工。在那个40块钱工资能养活五六口人的年代,父亲50多元的月工资供给一家三口生活绰绰有余。作为家中独子,白国友常从父亲那里得到零花钱,是小伙伴 中比较“阔绰”的。白国友最大的爱好是看书,图文并茂的连环画深深地吸引了他。

  上世纪50年代末,一本连环画仅一角钱,上小学的白国友,常把父亲给的一角、两角零钱,用来购买连环画。精美的绘图、跌宕的故事,令白国友徜徉 其中。上中学后,白国友才开始有意识地收藏连环画。到了上世纪80年代,人们手头余钱增多,而电视、电影还没跟上时代需求,造就了连环画的黄金时期。已是 新港船厂木工的白国友,常趁闲暇时间到书店、书摊购买连环画,并把它们集结成套。这一时期的收藏占白国友连环画藏品的半数。

  曾赴多地“淘宝”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受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体兴起带来冲击;老一代的连环画创作人接连故去;嫌连环画费工夫、不挣钱,年轻艺术家纷纷下海捞金。 连环画产业链遭遇沉重打击,书店里再也难见出版的新作品。为了补齐成套的连环画,白国友不惜辗转石家庄、唐山、沧州、北京等地的旧书市场“淘宝”。

  为高效率地“淘宝”,白国友随身携带一个“密码本”——缺失连环画索引目录。这是白国友根据连环画的特点,专门从印刷厂找来几十个铅活字制作成 的。与“密码本”搭配的还有一张“藏宝图”——全国各地旧书市场分布图,这是白国友从石家庄淘来的。依靠这两件宝贝,白国友基本凑齐了《三国演义》、《霍 元甲》、《白蛇传》、《七侠五义》等90多套、1000多册连环画。

  想办连环画校园展

  白国友从小看着连环画长大,他的两个女儿也继承了父亲这个习惯,眼下,他的小外孙也成了一个小连环画迷。外孙告诉他,同学当中有不少人也非常爱 看连环画,但找不到高质量的“画本儿”。针对这一问题,白国友向记者表达了一个迫切的心愿:把自己的连环画藏品送到学校进行展出,带孩子们走出繁重的学习任务,分享一次赏心悦目的文化之旅。(记者 任东海)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