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清代秉权重臣所赠榆荫堂匾额

2016年07月06日13:48   新浪收藏   微博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悬于宅门则端庄文雅,挂在厅堂则蓬荜生辉

  匾额,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极具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它用极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寓意,表达出厚重的文化内涵,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审美思想。悬于宅门则端庄文雅,挂在厅堂则蓬荜生辉,装点名胜则古色古香,描绘江山则江山增色,片词数语中内涵丰富,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厚重魅力。

  这块清代“榆荫堂”匾额收藏于平定民俗博物馆。匾额长215厘米,宽86厘米,厚4厘米。右上方刻书“道光十八年正月”正楷小字,并刻有一枚“毋自欺”印章;正中刻书“榆荫堂”横写行楷大字;左下方落款“寿阳祁寯藻书”,两枚印章是“祁寯藻印”和“字叔颖号淳甫”,匾上大小字均为阳刻。匾额做工十分考究,观之古雅、庄重、大方,虽经岁月侵蚀,依旧光彩耀人。

  这块赠匾的赠送人是祁寯藻,受赠人据史料记载是许长庚,时间为“道光十八年”的“正月”。

  祁寯藻(1793~1866),字叔颖,又字实甫,号春圃,晚年号观斋,山西寿阳人,是清代道光、咸丰时立朝正直的宰相,还曾兼任过道光皇帝的上书房总师傅、咸丰皇帝的太子太保衔、同治皇帝的弘德殿授读,故有“三代帝师”之称。

  如此秉权朝政的重臣,何故亲书珍贵匾额赠予一个名不显赫的人呢?原来,平定人许莲西和祁家关系极为密切,他曾执教祁家子侄约三年,并在道光十八年(1838),祁寯藻任江苏学政时随同祁前往,多有唱和。为表达这种深情厚谊,祁寯藻亲书此匾和一副“随遇每生欣朗日,和风入怀抱;静观殊自得崇兰,修竹有情文”十二言行书对联相送。

  祁寯藻的书法深厚遒健,自成一格,有“一时之最,人共宝之”“楷书称首”的赞誉。匾上大小字都显示出浑厚有力、雄阔轩昂的气势,字里行间洋溢出得意心绪和胸怀舒展的大手笔形象。正中“榆荫堂”三字更是意味深长,以大榆树树荫比喻前辈惠及子孙的恩泽,希望子孙要继承和发扬前辈的优良品质。

  一块木质匾额,因其蕴意深邃的道德教育而尤显珍贵。

  来源:山西日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匾额祁寯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欢迎发表评论

鍙戝竷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