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背扇:承载母亲的爱

2017年04月07日 11:18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张苗苗

  76件西南少数民族背扇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展出,这些背扇是由香港慈善家李惠贞从海外回购,捐赠给中国人民大学。

  背扇,又称“背带”,是西南地区常见的用以背负、系绑、包裹婴幼儿的“襁褓”。《论语·子路》中说:“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其中的“襁负”便是用背带把小孩兜负在背上的情景。西南少数民族妇女为兼顾家务农活,常把孩子背在背上,背扇既解放了母亲的双手,又可以使孩子在母亲身边得到亲密看护,是母体外联结亲子血脉的纽带。

  据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藏部主任、策展人陈姝婕介绍,本次展览以“形象”为宗旨,立足于展示背扇的色彩、材质、纹样、技法等看得见的形象,探求反映在背扇中的神话传说、民族历史、宗教信仰、文化特性及美的创造力等看不见的形象。

  背扇中的纹样形象,寓含深意。蝴蝶是背扇上常见的纹样之一。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苗族的“对花对凤纹背扇”,以红、绿两种颜色为底,绣线则采用粉、白两种柔和的颜色,用平绣的手法绣制出蝴蝶和花草,饱满华丽,缜密细致。苗族将蝴蝶视为创世始祖,在《苗族古歌》的叙述中,蝴蝶生于枫树心,与河中的水泡恋爱后生下十二个蛋,在鹡宇鸟的帮助下,这十二个蛋分别孵化出了姜央、雷公、龙王、象、牛、羊、鸡、蛇、蜈蚣、山猫、虎、狗等十二古祖神,其中姜央便是人类的祖先,因此蝴蝶也被苗族视为万物之母,苗语称之为“妹榜妹留”,即蝴蝶妈妈。

  背扇的常见纹样除了蝴蝶,还有蜘蛛。湖南通道侗族的“蜘蛛几何纹背带”,绣制的是侗族常见的抽象蜘蛛纹样,其形制与贵州地区不同,其上部为盖帕,下部主片更为细长,两部分由一条长绑带横向缝合连接。主片和绑带所运用的挑花针法又叫“十字绣”,是在底布经纬线上挑出许多很小的十字,构成各种图案,不用描绘设计,也不用模具做刺绣架,全凭妇女灵巧的双手和娴熟的技巧,以自己心中的构图和对美的理解徒手操作。在背扇上绣上蜘蛛形象,有祝福新生儿聪明智慧、平安吉祥之意。蜘蛛在古时是吉祥的象征,被称为“喜母”,蜘蛛在家结网是吉祥之兆,代表会有亲客上门。侗族人称蜘蛛为“萨巴隋俄”,即蜘蛛祖母,是儿童的保护神。

  背扇中的刺绣技法,展现了母亲神奇的创造力。“月亮榕树花纹盖帕”来自贵州黎平的侗族,运用了破线绣——是将一根绣线根据需要分为多股,绣出的线条富有生命力。盖帕中心为月亮,绣有花草。月亮向四角延伸出四棵枝繁花盛的榕树。贵州黎平的侗族人相信榕树长在月亮中,月亮里没有榕树便没有光亮,母亲在盖帕上绣制榕树花,祈求孩子无病无灾、平安长大。

  贵州三都水族的“蝴蝶花草纹背扇”,采用的是最为精妙的刺绣技法——马尾绣。此件背扇纹样中的白色线条是以数根马尾做芯,用白色丝线缠绕在马尾上,再将这种白丝马尾芯的绣线固定在底布上,勾勒出图案的轮廓,然后以各色丝线填充,形成一种浅浮雕的装饰效果。马尾绣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是研究水族民俗文化的珍贵资料。

  来源:北京日报(北京)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