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学术研讨会总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9日 16:37 新浪收藏

  良渚论坛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良渚论坛·2010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学术研讨会概况

  2010年10月15—17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和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良渚论坛•2010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学术研讨会”)在余杭良渚隆重召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大遗址保护单位、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60多人参加会议。

  开幕式由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主持;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副书记戚建国,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志强分别致辞,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和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原故宫博物院院长、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作了讲话;余杭区委、区政府、良渚遗址管委会的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会议还受到《人民日报》、《中国文物报》、《浙江日报》、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浙江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张忠培先生在会上用“世界绝无仅有,中国只此一家的玉文化殿堂”盛赞良渚遗址。他表示,希望通过交流、探讨典型遗址的工作实践,将大遗址考古工作纳入到大遗址保护的体制中去,进一步认识、处理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往考古学的任务往往注重两条:一是寻找人们已失去记忆的文化,二是保存与保护固有的文化。考古学发展到今天,与现代社会的联系,远远超出了以往的认识。

  关强司长在开幕式上肯定了余杭近年来在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在谈到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时,他表示,大遗址保护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点,也是我们长期以来的工作难点。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召开的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有力地推动了大遗址保护工作的长足发展,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一是初步建立了大遗址保护管理体系,二是大遗址保护基础工作和规划编制扎实推进,三是实施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关强认为,现阶段做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好遗址本体及其景观环境,持续开展考古工作、稳步实施保护和展示工作,使遗址所特有的文化信息不断丰富,使其更为长久地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

  吴志强副局长代表浙江省文物局向与会的各位专家来到浙江表示欢迎,他说,以良渚遗址为代表的浙江诸多大遗址,内涵丰富,价值重大,是历史文化遗产体系中的重要品类。在国家文物局和专家们的关心、指导下,余杭区委、区政府和良渚遗址管委会为探索符合浙江实际的大遗址保护模式,做了大量的考古研究、成果展示和环境整治工作,全力推进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已经取得不小的成果,形成了良好局面,在文化遗产事业尤其是大遗址的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工作中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必将进一步深化大遗址保护方式、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推动大遗址保护事业的更好发展。

  戚建国副书记在致辞中说,余杭作为良渚文化的发祥地,因良渚遗址而积淀下丰厚的文化内涵,体现出独具魅力的城市精神。本次学术研讨会以良渚论坛为平台,科学探讨新时期大遗址保护与大遗址考古工作,必将对全国大遗址考古和保护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余杭将以这次论坛为契机,在与会专家学者的帮助、指导下,努力当好历史文化的薪火传人,全力打造中国大遗址保护的“良渚模式”。

  本届良渚论坛于10月17日上午完成各项议程后圆满闭幕。大会总结由丛德新、焦南峰主持。王巍所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论坛非常成功,超出了预想,并结合代表发言情况,概括了大遗址和大遗址考古的特点,阐释了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大遗址考古与保护工作的原则、思路和责任等问题。他认为,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总体上看大遗址考古要服从大遗址保护的需要。他希望各级政府能够发挥作用,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支持,协调各方利益等方面为大遗址考古与保护工作做出扎扎实实的贡献。

  二、良渚论坛·2010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学术研讨会的主要成果

  本次论坛涵盖遗址多、年代跨度长,来自全国大遗址考古第一线的专家学者们结合各自的实践经验,对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基本反映了中国大遗址考古的现状,代表了考古学界对大遗址考古的认知和体会,达到并超出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和收获。

  一是提升了“良渚论坛”的品牌效应。良渚论坛是杭州市、余杭区两级政府重点打造的学术盛会。论坛成立当年就成功举办了首届年会,围绕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企业的社会责任等命题进行高端对话。2009年6月,在这块“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发祥地,举行了中国文物界最高规格的会议——中国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并形成了对全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良渚宣言》。2009年12月,举办的中华玉文化中心第二届年会,围绕玉文化这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共同探讨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传承命题,促进中华玉文化研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良好局面的形成。今年10月,来自全国大遗址单位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良渚,再次借助“良渚论坛”这一综合性交流平台举办2010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学术研讨会,充分彰显了良渚论坛为各领域提供高端对话的平台作用,提升了良渚论坛的品牌效应,标志着良渚论坛作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金名片基本成型。

  二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本次论坛安排了主旨发言和自由讨论,分别由王巍、焦南峰[1]、杭侃[2]、林留根[3]和丛德新[4]主持,与会代表都作了发言,其中刘斌[5]所作《从良渚遗址的考古工作看大遗址的认知过程》、刘宝山[6]所作《浅谈无锡大遗址保护和考古规划》、曹炜[7]所作《秦始皇帝陵的考古与大遗址保护》的报告,因其所在的大遗址刚刚入选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而备受各界关注,成为本次论坛的亮点。论坛秘书组还将专家提交的32篇论文,汇编成《良渚论坛·2010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以供与会代表参考、查阅。

  三是加强了与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的交流。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方,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和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积极配合中国考古学会,认真做好论坛的组织、服务工作,既保证了会议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了与中国考古学会、国家文物局之间的交流、合作,增进了与全国科研院所、大遗址保护专家、学者之间的交往,为开展良渚遗址的保护、管理、利用和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提升了余杭、良渚的知名度。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遗址保护专家、新闻媒体以及地方代表等共计10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其中与会代表60人、媒体记者及余杭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50人。论坛期间,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切身感受了余杭优越的发展环境、坚定的大遗址保护理念,包括中国文物报、青年时报、钱江晚报在内的新闻媒体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本届论坛进行深入细致的报道。国家文物局、浙江文物信息网、浙江在线、搜狐网、中新网以及有关大遗址保护类的网站分别转载论坛和相关活动的报道。进一步提升了良渚遗址的知名度,宣扬了良渚遗址保护成果和理念,提高了余杭的美誉度。

  三、良渚论坛·2010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的几点体会

  (一)良渚遗址的重要地位和核心价值,是良渚论坛•2010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的根本所在。

  作为我国著名的考古大遗址,良渚遗址因其在中国文明起源阶段无与伦比的重要价值和保存的完整性,早在1994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预备清单,并获得如下评价:“良渚遗址重大价值的不断揭示,已经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问题的认识;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2006年,良渚遗址再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7年,在良渚遗址内发现了一座中国同时期规模最大、营建最考究、配置最高级的古城,使得良渚遗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展示价值进一步得到了确认。正是良渚遗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才使它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起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

  (二)余杭全力打造大遗址保护“良渚模式”的成功典范,是良渚论坛·2010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的核心所在。

  近年来,余杭通过创新思路、科学实践,不断健全良渚遗址管理机构和监管网络,不断完善管理法规和保护利用规划,不断加大管理力量和保护资金投入,不断增强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力度,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杭州特点、良渚特征、符合良渚大遗址保护的新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以良渚博物院为核心的美丽洲公园的建成开放,实现了遗址保护与“城市有机更新”的统一结合,迈出了建设良渚国家遗址公园前瞻性和实质性的步伐,成为良渚遗址保护的有益探索和全新实践。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在考察时当场给予了热情赞誉和高度评价:“余杭探索良渚大遗址保护的实践是成功的,只要按照这个模式推进,对于良渚遗址的保护工作就很有信心。” 2009年,召开的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探讨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交流了大遗址保护方面的经验,形成了《关于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良渚共识》,翻开了我国遗址保护的历史新篇章。2010年10月,良渚国家遗址考古公园被列入首批“国字号”考古遗址公园,成为全国大遗址考古与保护的成功范例,标志着良渚这座东方的“庞贝古城”在探索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的道路中又向前迈进了坚实一步。

  (三)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浙江省文物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专家学者的积极配合,是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所在。

  国家文物局对良渚论坛十分支持,关强司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会议,并代表国家文物局和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作了重要讲话。中国考古学会对本次论坛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全程式的指导和把关,对论坛的前期筹备给予了极大帮助。浙江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出席本次论坛,吴志强副局长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论坛举行期间,专家学者各抒己见,探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大遗址保护前提下考古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规律和具体途径,对如何做好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工作提出了极富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使得本次良渚论坛成为一个思路创新、思想碰撞的交流之地、话语平台。

  (四)通盘谋划、细致周到、通力合作的会务工作,是良渚论坛·2010大遗址考古与大遗址保护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的信心所在。

  余杭区委、区政府对良渚论坛高度重视,成立由沈旭微任组长,张俊杰、吴立炜任副组长的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区委书记朱金坤,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沈旭微多次主持召开协调会议,听取筹备进程汇报,部署落实监督各项筹备工作。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下设5个小组明确职责,细化分工,落实到人,做到思想上高度统一重视,行动中有效落实执行。

  近年来余杭通过举办大型学术性会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办公室进一步细化内容,明晰任务,落实责任,衔接督促各项工作,防止出现纰漏和失误;秘书组及时与中国考古学会进行对接联络,确定日程安排和与会代表,认真完成论坛相应材料起草、论文征集印发、论坛指南和工作文件制作;宣传组以会前、会中、会后为时间节点,与各级媒体通力合作,开展有步骤、分层次、明重点的媒体宣传推广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安全保卫组周密部署,有效防范,确保论坛期间各级领导、与会代表的安全;现场参观组群策群力,通过实地查看,落实专人参观讲解,圆满完成了良渚遗址、良渚博物院参观考察活动;会务接待组以热情、周到的服务,确保接待工作有条不紊,井然有秩,对国家文物局、各省专家、学者往返、住宿等实行专人接送服务,获得了与会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

> 相关专题: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