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辰2018春拍清乾隆粉彩双耳百鹿尊

2018年06月19日 15:25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兽。古代“四灵”中龙和麒麟都有鹿的特征,可见鹿在古代吉祥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象征长寿,在古代还代表政权和帝位。不论是在儒、释、道三种文化中或是古代民间信仰中,人们对于鹿的推崇与喜爱从未减少。鹿喜群处,《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即以之喻宾朋欢聚,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之比兴。此次春拍,我们也敬候各界宾朋,共享“天赐福禄”。

  一只鹿在空旷的原野上,发出了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悦耳动听。太平盛世,仁爱的德音回响大地。

  1313 清乾隆 粉彩双耳百鹿尊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参阅 1。 上海博物馆,《胡惠春先生、王华云女士捐赠瓷器精品选》,图版67号

  2。 台北故宫博物院,《华丽彩瓷-乾隆洋彩特展》,图版51号

  3。 2008年5月13日于伦敦佳士得 Earls Cowper专拍中拍卖,拍品224号

  4。 2012年5月30日于香港佳士得拍卖,拍品3990号

  来源 据传 上海革委会退赔

  高:45cm

  RMB: 3,000,000-5,000,000

  此尊敞口,溜肩,垂腹,圈足,肩部有一双对称矾红描金螭龙耳。将器身上的纹饰展开,便是一幅以粉彩描绘松石白鹿图:在一片山石耸立、流水潺潺的大好风光之中,此尊敞口,溜肩,垂腹,圈足,肩部有一双对称矾红描金螭龙耳。将器身上的纹饰展开,便是一幅以粉彩描绘松石白鹿图:在一片山石耸立、流水潺潺的大好风光之中,一大片梅花鹿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此地松林繁茂,寿桃硕果累累,灵芝仙草点缀各处,犹如一番仙境。梅花鹿三五成群,奔跑嬉戏,饮泉进食,亲昵相依,或站或卧,鸣叫休憩。它们中有老有少,有公有母,百姿百态,尽在其中。底部正中落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字体端庄有力。

  此尊造型端庄归正,器型淳朴仿古,粉彩发色鲜艳,描绘细致入微,鹿毛针叶分毫毕现,整幅画面更是生机勃勃,气势非凡。百鹿谐音“百禄”,与图中的松树、寿桃、灵芝、仙草一起寓意加官进禄、富贵延年。

  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预祥瑞。“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白鹿的出现被视为天下太平的标志;同时,白鹿还是仙人的坐骑。汉乐府《长歌行》中就有“仙人乘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之句。佛教文化中也有释迦牟尼成佛前曾转生为九色鹿王的传说。

  清 郎世宁 弘历哨鹿图轴 绢本设色 纵二六七·五厘米 横三一九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宫廷中,吉祥双关含义的装饰图案日盛,以鹿为题材的装饰更是品样翻新,亦为十九、二十世纪流行趋势之滥觞。另外,特别重视骑射的清代皇帝历年在避暑山庄都举办‘木兰秋狝’,而主要的狩猎目标就是鹿。满清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狩猎生活中,形成了很多关于鹿的传说和习俗,从而制作了各种表现鹿题材的各种器物,仿佛瑞鹿降临,祥气凝结,备受帝后喜爱。在宫廷画家的笔触下,优美而又充满灵性的鹿形象或活跃于原野上、或攸闲于松树下,从容宽闲,和气致祥。

  清人绘 胤禛十二月景行乐图轴之十二月 局部 绢本设色 纵一八四·五厘米 横一〇三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早在《诗经•小雅》中就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来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到了清朝,历代皇帝更是崇尚木兰秋狝,其中木兰正是满语中“哨鹿”的音译。木兰秋狝不仅是狩猎娱乐,实质更是宣扬国威检阅兵马的大型军政活动。乾隆帝对于木兰秋狝大典十分重视,自乾隆六年到乾隆五十六年,秋狝多达四十次。猎鹿期间,乾隆皇帝也会带上艾启蒙、郎世宁等著名皇家西洋画师来描绘山川之中鹿群生活的景象,制成《百鹿图》,今台北故宫博物院犹存艾启蒙的《百鹿图》长卷一幅。

  清 艾启蒙 百鹿图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后来景德镇的画师正是以《百鹿图》为蓝本,经过修饰加工,将皇家大典与美好寓意融为一体,最终创造了粉彩百鹿尊。由于乾隆时期的御窑厂无论是用色用料还是烧制工艺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乾隆粉彩百鹿尊成为了清代御窑厂的登峰造极的作品之一。虽后世嘉庆至光绪年间对百鹿尊多有仿制,然无一可望其项背。

  1313 清乾隆 粉彩双耳百鹿尊

  鹿喜群处,《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即以之喻宾朋欢聚,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之比兴。此次春拍,我们也敬候四海嘉宾,共享“天赐福禄”。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