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展非遗展区作品展示





□□张玉忠
在即将于10月20日开幕的马来西亚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国家展”非遗板块中,将展出由当代中国漆艺代表人物之一——缑建辉创作的漆艺屏风,以及京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代海光创作的京绣艺术品。漆艺与京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优秀的艺术家在承袭传统工艺之上,融入当代审美,他们的作品风格鲜明、技艺精湛,呈现出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的创新与发展。
流光溢彩的漆器艺术
缑建辉,1972年出生在中国的一个漆器制作基地——河北省廊坊市的一个村子里,该村虽只有2000多人口,但是全村有近2/3的人掌握漆器髹饰技艺,从事漆器制作。缑建辉从小就对漆艺感兴趣,1989年更是专门拜师学习雕填戗金髹饰技艺。
雕填戗金髹饰技艺,属于古老漆艺中的一种,早在西汉墓和南宋墓出土的漆器中,即可见到其早期形态。填漆与戗金是两种不同的漆工做法。填漆即填彩漆,做法是先在漆地上阴刻花纹图案,然后在花纹内填入色漆,干后经研磨,使花纹与漆面齐平。戗金,是在漆地上用刀刻或锥画出纤细的花纹,然后在阴线内打金胶,将金箔或金粉、银粉贴上去。
填漆戗金是在一器之上,把填漆与戗金两种工艺结合在一起的漆工做法。雕填戗金漆器做工考究,费时料贵,其技艺掌握在历代宫廷工匠的手里,并为当时的皇家服务。填漆戗金的制作过程对温度、湿度要求非常苛刻,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到漆器的质量,并且油漆调色、刀刻的深浅度也都会影响该件漆器是否会成为精品。完成一件完美的雕填戗金艺术品,不但需要工匠高超的技艺,而且还需要几分运气,实为难得。
华贵典雅的京绣工艺
代海光,1969年出生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的一个艺术世家中,受家庭的熏陶,他从小就喜欢书法和国画,由于拥有书法和国画的功底,他很快就成为京绣的代表人物之一。
1983年,代海光专门拜“姚家绣庄”的传人学习京绣。“姚家绣庄”曾是清初固安县专门为皇帝提供龙袍的绣庄,并且“姚家绣庄”还是京绣的代表。
京绣又称宫绣,是一门古老的传统刺绣工艺,辽代开始在北京出现,明清时期大为兴盛,其绣品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近代以来被称为“燕京八绝”之一,曾和“苏绣、湘绣、顾绣”并称为“四大绣”。不同于其他的绣品,京绣主要由男绣工完成。
京绣融合了全国各种优秀绣工技法,又将自身特点发扬光大而独树一帜。由于京绣主要服务于皇家,所以在绣品颜色和图案纹样的运用上极其讲究,它的主要色彩是黑、黄、红、蓝,因为黑为玄,黄为权,红为喜,蓝为贵。它的纹样龙凤为主,讲求“图必有意,纹必吉祥”。
在制作京绣绣品时,要先将纹样描在蜡纸上,用针按图扎出细密的小孔,再铺上一层特制的粉末,用刷子刷一遍,纹样就留在布料上,之后便可按纹样刺绣。在刺绣的针法运用上,京绣以盘金、打籽、平绣、圈金为主,绣品讲究平、光、齐、运、和、顺、细、密等特点,显示出高贵华美的宫廷韵味。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