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董军谈从媒体人到拍卖行的老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6日 14:11 新浪收藏 微博


董军:从媒体人到拍卖行的老总

  2010年9月16日至19日,艺术北京·经典艺术博览会在京举行,新浪收藏频道与新浪尚品频道全程报道,以下为永乐拍卖总经理董军与新浪网对话实录。

  主持人:董总您是做记者出身,做记者,做制片人、主持人。后来又在新闻集团任职,然后进入到了拍卖的领域,在您个人得发展过程里面,给您印象最深得是什么?为什么在不同的节点做出了不同的决定呢?

  董军:有非常特殊的个人的原因。

  当在媒体当中发展的时候,我是纯业务的人员,没有去做媒体的资本、经营这方面,这方面做得少一些。在纯粹业务这方面,发展到16、17个年头的时候,多多少少感觉有一点通不过那个透明的封闭的界限,希望有一些变化。这时候我又在学习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在我工商管理毕业的情况下,很希望能够去把自己刚刚学到的东西体现出来。这样在新闻集团也好,在永乐也好都希望得到比较大的、自由、实践的空间,希望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我觉得永乐这方面的机会是比较好的。我到这个公司来做一把手,虽然它也受到中国内地的法规、现状的限制,以及佳士得授权商标所附带的这些专业的条件的约束,但我觉得在这样的挑战之下,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在非常狭窄的一个空间当中,或者说你通过看到有这样一条路走出来才能成功,没有天生一出来就是平坦大道,我希望有这样的挑战。

  以前做媒体,在这个社会当中,每一个行业都可以理解成是在做客服,都是在做服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为社会服务。做媒体的时候,有的时候是面对一个看不见的,非常广大的群体,偶尔会把这个群体当中的一个一个的分子拿出来做有限的沟通。进入拍卖又是开始进入到了一个很局限的群体,可以掰着手指头数出来,而不是像过去做大众传媒,是非常大的群体。有限的几百人,几千人,你一个一个研究他们的个性和对你的期望值,这个行业和我原来从事的行业的一个区别。原来从泛泛开始进入专注的状态。

  主持人:您的这种严谨、专注的个性和永乐以及佳士得,他们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企业文化是非常贴合的。您有没有觉得您本人的个性更适合媒体呢?还是更适合拍卖企业?

  董军:我至少觉得我在媒体当中养成的那个习惯,在我的拍卖企业当中,很难说它是完全是正面的,但我觉得至少给这个企业带来了一些它所需要的东西。我们做传媒的人尤其是做采编、记者的,而不是做主持人,做秀的那一类的媒体人,我们是说从新闻最基础的媒体人,首先习惯是观察,观察和学习的过程,然后去分析。媒体人很少说了解是一,发表的观点是九,通常是要了解、观察了8—9,才得出来1—9,还要供受众去分析。我这样的调查报告,得出来这样的结论,我仍然不能说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供大众去审视,这是我养成的思维。

  我的企业在刚刚建立的时候,更多是作为一个新企业,作为一个一两年的企业,去学习人家250年总结出来的那一套规律,绝大部分我们是在学习的,我虽然也有会对对方有所反馈,告诉中国有那样的国情,但是谈不上告诉他们,你应该学习我积累的经验,这基本上是学习,相对国内的同行、企业来说,大部分也是有十几年历史的,或者说近年来,由于他们敢闯,敢摸石头,他们积累的经验也供我们参考。

  永乐大部分的时间是学习的,我们即使非常顽固的坚持我们的原则,那些原则不是我们积累的,而是我们学习的。我觉得我的学习、观察带有分析的思维方式,是永乐前面这5年,我上任这4年,基本上的一个精髓。接下来我需要慢慢的脱开我原来做媒体的观察、分析的方式,带有更多的行动,这个是我希望做的。

  主持人:可以很高兴看到,在秋拍的时候,永乐把自己的业务又向前迈了一步。您是如何展望今年秋拍的呢?认为秋拍的行情怎样?

  董军:我们这个行业的企业都应该在过去两三年自身业务的发展当中,找到这样的规律。比如说中国的拍卖企业,脱离不了中国经济的大环境。那么它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的状态以及政府的政策,在大的环境下所采取的这些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相关联的市场发展的状况,股市也好、楼市也好,资金的充裕程度也好,都跟这些相关联。我们不可能完全独立在这个大的背景环境之外。所以我觉得根据这样的一个情况,我认为未来这半年,中国的货币政策是比较稳定的。也没有看到其他的市场背景有特别明显的突出的变化。我认为我们这块市场应该是延续上半年所走出来的轨迹,也许会更稳定一些,不会有特别明显的那样的加速度和上升的曲线,也许没有那么陡,但是应该维持原来的规模还是非常有希望的。

  主持人:这些金融机构,带着资金,也带着他们的专业技能进入到艺术品市场领域,热洛了市场,也是市场上有很多人对这个表示忧虑,因为传统的藏家被边缘化了,传统的行业运营模式也发生了改变,您对这个有更多的忧虑呢?还是看好它的发展?

  董军:我认为这是客观存在的。你只能去适应它和接受它,只是担忧意义不大。你对这种不可知性,可能带来的市场剧烈的波动要提前做好各种各样的准备而已。当今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过去这20年,到现在以及未来10年,前50年是不是以英国、荷兰当年拍卖的前100年能对比的很难讲。

  我觉得这样一个年轻的市场,出现这样的波动,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或者说是无法回避,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就像中国的财富,所分配的方式,财富前50人,他想去保持这样的一个格局都不一定按照他自己的意识为转移。尤其是中国的产业调整的过程中,以前的精英的产业,在这里面获益的产业,未必能够在未来这几年继续获益,如果它调整不好的话,财富必然发生转移。等这样稳定下来以后,才会出现中国真正的既有实力又有品位的私人收藏家,这个也是无法避免的。只不过从拍卖行角度讲,无法认可当今在市场当中,最有实力的,翻云覆雨,在拍卖行情当中左右了价格的机构,这些机构真的是不是我们的优质机构,是我们应该尊重和不断去服务的这些客户群体。

  我们的精神应该是瞄准世界一流的,我们对此毫无疑问。更重要的是我们其他的资源和其他各方面的条件能够团结在这个理念下,继续努力。中国已经慢慢出现了这样一些,虽然我们嘴上知道有几百个做艺术品拍卖,真正占据主流市场的远远不到那些数字。这个范围已经越来越缩小了,国际上也是这样,真正到欧洲、美洲去调查他们注册的艺术品拍卖公司,肯定远远不只那两家。只不过大家已经不把他当做真正主流决定市场的拍卖企业。

  中国的几百家,甚至是几千家也好,也许他们会长期存在,但是他们所面对的市场定位,客户的群体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也许有一些拍卖企业,在未来得30年里面,不是规模而是价格比较低廉的礼品市场,那个定位具体的群体当中继续生存,但是永乐立志于做数量并不多的这样一些群体,他们所代表的首先是比较真,价值比较高,能够代表艺术发展方向最先进的艺术潮流,经营这些作品的,为品质最高,最有实力,最有品位的客户服务的有数的这些拍卖企业之一。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