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至29日,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成功举办了2017“文化+金融”春季论坛。来自深圳市各级主管单位的领导、专家顾问、战略合作伙伴、兄弟文交所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齐聚深圳文交所金色交易大厅,见证了深圳文交所“文化四板”2017年全新2.0版本业务模型和服务体系,并就“文化+金融”的可操作模式进行了探讨,共同为服务文化产业实体经济、解决文化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献计献策。
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新浪文交所频道以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对大会进行了全程直播。随后,深圳文交所负责人于德江先生还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就当前的文化产权市场大环境、深圳文交所“文化四板”业务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新浪文交所频道:目前各类文化产权交易所的资质是投资者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请您先向新浪网友介绍一下深圳文交所的历史和资质吧?
于德江:深圳文交所目前还是业界普遍认可,主管部门和社会也普遍认同的国家级文化产权交易平台。所谓的“国家级”可能不太好理解,基本的概括就是无论是贵金属,还是其他的所有交易所,都没有国家级和非国家级的说法,为什么文化产权交易所有国家级这一说呢?有一个严格的依据,就是2009年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针对文化企业、文化产业的特点,特别提出了要设立上海和深圳两个文交所,之后2009年和2010年,中宣部、文化部、中国证监会、财政部等部委正式策划,分别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策划成立了这两个文交所。这两个文交所从成立开始,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通过这些文件基本就确定了国家级这个概念。
深圳文交所作为国家级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它的初衷就是当时长春同志和中宣部的领导同志特别提出的,针对文化产业、特别是中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难、资产确权难、在资本市场存在障碍这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了深圳和上海两个国家级文化产权交易所要承担文化企业的投融资服务这方面的作用,也是文化产业的资本市场,是这样一个概念来形成的。“国家级”的定位和要求实际上使深圳文交所感觉到压力很大,这六年多以来深圳文交所一直在努力践行有关部委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进行“文化+金融”先行先试这一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探索。最近两天的文化金融论坛,实际上就是近一年以来,深圳文交所工作的一种汇报,也是向社会各界,特别是文化产业界进行的我们服务和运营模式的展示。
新浪文交所频道:深圳文交所推出的“文化四板”业务定位是促进文化企业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发展,您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文化四板”将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于德江:提出的初衷是深圳文文交所一直在探索当时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为文化企业的投融资服务,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来体现这个服务呢?当时深圳文交所主要是针对新三板提出的,提出了一个“四板”的概念,这个四板的概念就是为文化产业特别设计的一个资本市场。文化四板提出一年以来,我们也在不断的丰富、发展和完善,把文化四板作为我们的核心产品来打造。从这两天的情况来看,文化四板的概念逐渐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特别是文化企业、大中型、中小微文化创意企业的支持和理解,这是我们感觉到特别欣慰的。
“文化四板”能为文化企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我想首先第一个层面,既然叫四板,我们还是提供一个股权服务,刚才我说到,咱们现在的资本市场体现为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但是这些资本市场一般门槛比较高,对企业的规模和盈利来说是有一定门槛的,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中小微的文化创意产业,主板的资本市场可能没办法直接为他们提供服务。设立“文化四板”主要就是针对这类企业,我们的设计针对文化产业特点,符合中小微企业的迫切需求,主要是针对这两个方面。
“文化四板”的提出有两个战略上的出发点,一个是国家关于双创的战略,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转型,中国经济未来较长时间发展的战略性设计,深圳又是创业之都,去年克强总理亲自在深圳参加了双创周,更确定了深圳的创业环境。有人做过统计说双创当中80%是文化创意产业,而这些文化创意产业大多是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应该是我们深圳文交所主要的服务对象。这是我们一个出发点;再一个出发点就是关于中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战略,一个发达的经济体,中国现在是在全球占第二位的经济体,这样的一个经济体靠主板的几百家企业,靠创业板的几百家企业不能真正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不能对创新产业来提供支持,文化四板正是在这样一个多层次资本市场当中借鉴了我们国家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政策和概念,提出了专门针对文化产业的四板,所以我们的概念叫“文化四板”,这是我们的整个出发点和初衷。
新浪文交所频道:本次大会的主题就是“文化+金融”,这也是最近几年大家都在探索的一个热门问题,在您看来金融对文化有哪些作用?深圳文交所在进行“文化+金融”结合的探索时,怎样把这个全新模式平稳落地,切实促进实体产业的发展,并且避免脱实向虚?
于德江:“文化+金融”是深圳文交所年度论坛的主题,这个主题应该说比较大,对于“文化+金融”这个概念,很多人不太好理解。“文化+金融”概念的提出,从国际范围来说已经有30年的时间,从去年开始,“文化+金融”成为一个资本界和文化产业界的热点话题,而且有学者专门组织了文化金融50人论坛,我们深圳文交所是“文化+金融”先行先试的一个平台,论坛当然要围绕这个主题。这几年所有的探索都是围绕着“文化+”这一个主题,主要是怎么样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怎么来振兴和繁荣中国的文化产业,中国的文化产业不光是作为一个产业的支柱来考虑,同时它担负着很多使命,像中国文化走出去、培养中国文化自信等一些意识形态的课题。
从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来看是“文化+”最应该加的金融。业内人士都知道,我是文化界人士,称不上金融界的人士,作为文化界的从业人员我感觉文化离金融太远了。中国的文化企业普遍存在着跟金融的隔离,这个障碍我感觉就是在深圳这个金融市场完备的这样一个环境下,文化和金融的这种隔离还是很明显的。那么针对一般的中小微文化企业来说,自己的企业规模、运营模式等各方面跟金融距离比较远,主要看到的就是融资难,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融资补贴政策,但是实际上并不能直接到文化企业头上,同时文化企业普遍存在确权难的问题,很多文化企业体现为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当中有版权、著作权的专利、科技发明的专利、品牌商标老字号等,无形资产的确权就是在国际上也是一个难题。我们的金融机构、基金虽然看到了文化企业的增长,文化产业的未来的前景,但是在具体的服务和产品的设计上,没有针对文化企业的现实需求做特别的设计,当前的很多商业化的银行一碰到中小微企业都避之不及。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我们感觉到“文化+金融”不光是一个理论课题,在深圳文交所我们把它作为一个实践的课题,所以这一次“文化+金融”论坛我们不但做理论的探索和理论上的概括,我们深圳文交所还特别推出了四款直接针对文化企业融资,四款产品包括微企业、融资贷款、寻找政策扶持、给予补贴。对于一些无形资产评估、无形资产给予质押抵押,很多文化企业的文化艺术资产我们提供质押抵押这样的服务。
新浪文交所频道:很多人在最初了解到“文化四板”线上托管平台时,都误认为是一种电子盘模式,您来向大家解释一下“文化四板”线上托管平台和一般意义上的电子盘有哪些不同之处吧?
于德江:这次深圳文交所推出的叫线上托管平台,外面的很多人可能以为采用的是电子盘,一说到电子盘,大家都会想到邮币卡,所以会有一些误解。这次我们推出的深圳文交所线上托管平台不是电子盘,我们概括出来有十个不同。最重要的不同就是深圳文交所的线上托管平台是专门针对深圳文交所的文化四板挂牌企业来提供服务的。线上托管平台托管的产品无论是物质化的还是知识产权类别必须是我们四板挂牌企业所提供的一些标的,我们不接受任何自然人所委托的一些标的物。
刚才你说到避虚向实,所以我们深圳文交所的一个主题思想就是文化产业实体经济,这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也是我们的主题。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圳文交所的线上托管平台是为挂牌文化企业服务的,这是一个不同。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所提供的全部的标的物,必须是有托管和可以交割的,没有任何票证这方面的标的,所以在这里可以说一下,深圳文交所不做邮币卡,不做虚拟票证,一切就是针对文化企业需要的实物和知识产权类别的版权专利等标的。
新浪文交所频道:到目前为止,本次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刚好过半,在您看来,这一次全行业的清整工作对深圳文交所有哪些影响?
于德江:现在说清理整顿,实际上是清理整顿回头看,对深圳文交所来说我们有两个背景:第一背景就是国家关于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一系列战略,当中重要的工作步骤就是规范和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第二就是清理整顿回头看,清理整顿回头看在我们自己认为是必须的、是必要的,是中国当前资本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深圳文交所态度上是欢迎支持配合这一次清理整顿回头看行动。
对于清理整顿回头看,我自己认为这对深圳文交所来说是一个机会,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只有在规范市场的环境下,我们做有情怀、有理想、合规的、合法的经营才是有前景的。如果是不规范的市场我们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从这一次的论坛和今年的一系列的发布,包括这次合作伙伴的大会等等来看,我们正是在清理整顿回头看的情况下,向社会向政府向产业界向金融界展示我们的模式和探索。我们的模式在合规合法方面是有信心的,我们也看准了在清理整顿回头看大的背景下,看到了我们的机遇。将来深圳文交所在合规合法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有信心的,合规合法是深圳文交所的始终追求,这不是简单的表态,而是我们真实的想法。
新浪文交所频道:“文化四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都具有为企业投融资服务的功能,因此很多人对这两个概念会有些混淆,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概念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于德江:相同的地方,深圳“文化四板”的提出一个主要的政策背景就是国家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整个设计和战略,同时我们文化四板的提出本身叫四板,自然主要是按照国家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文件规定,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文化四板作为文化产业的四板市场,自然要符合国家关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一系列的政策,现在我们所推出的一系列的产品,也是这么来设计的。
但是文化四板又跟一般的不分产业不分界别的四板市场有一些区别,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文化产业有它独特的规律,除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所规定的一些股权发布、股权并购等一系列的规定之外,深圳文交所的文化四板我们更像是一个文化产业的孵化器,是一个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服务平台。在这些方面,我们可能借鉴更多的是国家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和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我们借助这方面的政策会更多一些。所以除了股权服务之外,我们推出了一般性的融资服务、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的交易、专利发明的展示等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那么这些服务是区域股权市场政策中不涵盖和不包括的,但同时又是文化企业特别需求的,所以文化四板既是区域性股权市场,同时它又是文化企业的投融资服务平台,这就是它根本的不同。
新浪文交所频道: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那么对于深圳文交所来说,它的初心和愿景是什么?
于德江:深圳文交所的愿景就是文交所成立之初,中央领导、中央各部委、深圳市委市政府最初的定位就是要把深圳文交所建成中国文化+金融的先行先试的基地,那么同时又是面向全国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是文化产业的要素市场。
我们的前景和愿景就是文化+金融,概括来说就是,第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郑板桥的这句话是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引用过,引用到深圳文交所当中要咬定三座青山,第一座青山就是文化产业,深圳文交所专注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它的资本市场再难我们也要咬定这座青山不放松;第二个就是咬定服务于中小微文化创意产业,现在一般金融机构一听中小微就害怕,风险大,但是深圳文交所肩负国家级平台的使命,中小微企业是我们的专注点,是我们的主战场,服务了中小微企业,我们也就配合了国家的双创战略,同时我们也就配合了深圳创业之都这样一个城市的主题定位;第三个咬定就是文化产业实体经济,我们做金融做投融资服务做资本市场,一切的归结点还在于实体经济,这是今年总书记在经济工作会议和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的主题,无论是线上线下,所有的出发点都是实体经济,这是我们主要的方向。
在会议上我也说了服务于文化产业是我们的初心,致力于服务中小微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是我们的格局,服务于指向实体经济发展是我们的情怀。我想初心、格局和情怀也是我们2017年工作的一个指针,同时也是较长时间内深圳文交所的追求。
编辑:李健航
新浪收藏文交所频道
http://collection.sina.com.cn/wjs/